- 年份
- 2024(2474)
- 2023(3804)
- 2022(2928)
- 2021(2847)
- 2020(2369)
- 2019(5117)
- 2018(5202)
- 2017(9446)
- 2016(5319)
- 2015(6073)
- 2014(6023)
- 2013(5396)
- 2012(4889)
- 2011(4371)
- 2010(4530)
- 2009(4302)
- 2008(4393)
- 2007(4327)
- 2006(3795)
- 2005(3238)
- 学科
- 济(18428)
- 经济(18290)
- 管理(15244)
- 企(11698)
- 企业(11698)
- 业(11291)
- 方法(7482)
- 理论(7093)
- 中国(6700)
- 教育(6194)
- 业经(6095)
- 和(6046)
- 财(5198)
- 农(4680)
- 学(4620)
- 工作(4082)
- 数学(3945)
- 数学方法(3902)
- 社会(3844)
- 经济理论(3740)
- 制(3685)
- 企业经济(3664)
- 政治(3255)
- 务(3249)
- 财务(3245)
- 财务管理(3238)
- 教学(3129)
- 企业财务(3108)
- 思想(3066)
- 学校(2951)
- 机构
- 大学(71981)
- 学院(67632)
- 济(24603)
- 经济(23956)
- 管理(23650)
- 研究(21672)
- 理学(20074)
- 理学院(19823)
- 管理学(19360)
- 管理学院(19221)
- 中国(15442)
- 京(15090)
- 财(13828)
- 范(12660)
- 师范(12604)
- 科学(12008)
- 江(11011)
- 财经(10068)
- 所(9793)
- 师范大学(9778)
- 北京(9728)
- 中心(9613)
- 经(9068)
- 教育(8973)
- 研究所(8719)
- 州(8639)
- 业大(8323)
- 院(7776)
- 经济学(7680)
- 农(7655)
- 基金
- 项目(42348)
- 研究(35948)
- 科学(33630)
- 基金(29066)
- 社会(24139)
- 家(23707)
- 国家(23414)
- 社会科(21447)
- 社会科学(21434)
- 科学基金(20567)
- 教育(18802)
- 省(16928)
- 编号(15803)
- 成果(15369)
- 基金项目(15041)
- 划(13957)
- 课题(11623)
- 自然(11307)
- 资助(11228)
- 自然科(11049)
- 自然科学(11047)
- 自然科学基金(10873)
- 年(10404)
- 项目编号(10330)
- 高校(10030)
- 部(9826)
- 性(9550)
- 重点(9448)
- 大学(9327)
- 教育部(9070)
共检索到111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智 宋佳 陈朝晖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做到同提升大学文化自信,传承大学精神,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繁荣校园文艺创作,讲好"校园好故事",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大学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相结合。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孟春芳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特殊学校来说,如何让核心价值观以具体、形象、生动的方式走近学生,在语文课堂落地生根,笔者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从小处着手尝试以下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开发课程资源,小书本中发现大道理1.课本资源。目前特殊学校的语文教材大多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及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实用语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晔 王涛
高校作为人才、知识、价值和意识形态的聚集地和辐射源,其培养的青年学生所具备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修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影响着当下人们精神秩序的澄明,更关系到未来国家、社会秩序的建构与发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改善教育民生,创新宣传方式,坚持行胜于言,主动担当有为,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推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 主流意识形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蔡鹏 郑兆国
POINT>>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承担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行责任,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激励、约束、凝聚、协调、辐射等重要功能,是促进企业科学发展、队伍素质全面提升的核心力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宣贯方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渗透力。大多数企业对核心价值观的宣贯停留在肤浅的学文件、念讲稿、贴专栏层次,缺乏有深度的创意和策划,导致员工参与热情不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房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社会共同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机构,理所应当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詹丽萍 孙堂厚
党的十八大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三个倡导"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进一步深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根本理念。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强化精神支柱,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不断突出办学特色,努力夯实蓄势期远的发展基础,提升人文素质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凤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用"四个讲清楚"对当前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强调了立足民族传统、历史背景、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临沂大学地处沂蒙革命老区,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学校不断挖掘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化沂蒙红色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荣胜
切实发挥校园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注重实践养成,规范行为举止,引导大学生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机制管长远、求长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不断"认知—实践—养成—巩固"的过程,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要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发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素琴 邵汉强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属性,从文化传播视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转变传播理念、拓展传播主体、丰富传播内容、改变传播方式、创新传播载体等,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文化传播 高职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喜平
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中国高校,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先行军"。高校要通过培养人才成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要通过深化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要通过引领社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要通过传承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国民之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明
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学生价值观导向是以主流意识为重要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要手段来进行的。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导向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然而,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效果并不是十分乐观。很多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线教师都有一个直观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新洲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旗帜,是高等学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领域和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应巩固校园文化建设主渠道,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氛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 校园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千波
高校在移动互联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积极应用"微视""微课"等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媒体,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员、班主任要学会用学生愿意接受的语言和形式表达观点,在自媒体上积极宣传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当今世界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新一代受众的注意力和资讯获取通路越来越集中在手心中的手机、PAD等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祥林 吴长锦
教师是教育之本和兴教之源,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遵循规律,着眼长远,将高校师德建设全面推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围绕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道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组合发力。教育是关乎民族未来的战略工程,高校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思想高地,教师是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建文
为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使命,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高校当下及以后的重要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促进高校学术发展的精神动力。把先进的校园文化如科学精神、人文传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辐射到整个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成才提供了基本价值遵循。高校承担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