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9)
2023(9446)
2022(7186)
2021(6667)
2020(5227)
2019(11619)
2018(11721)
2017(20365)
2016(12559)
2015(14256)
2014(14779)
2013(13412)
2012(12517)
2011(11318)
2010(11756)
2009(10494)
2008(10300)
2007(9766)
2006(9116)
2005(8414)
作者
(33309)
(27563)
(27343)
(26475)
(17434)
(13202)
(12648)
(10819)
(10552)
(10102)
(9529)
(9336)
(8915)
(8804)
(8790)
(8554)
(8337)
(8206)
(8013)
(7935)
(7361)
(6943)
(6746)
(6517)
(6456)
(6226)
(6206)
(6188)
(5561)
(5516)
学科
(46558)
经济(46510)
管理(26450)
(22504)
中国(22042)
教育(21253)
地方(19758)
(18160)
(15014)
企业(15014)
业经(12573)
农业(12434)
方法(11416)
(11345)
(10677)
理论(10584)
地方经济(10021)
(9455)
数学(9364)
数学方法(9200)
发展(8820)
(8748)
(8697)
教学(8623)
环境(7620)
(7042)
银行(7037)
(7011)
金融(7010)
(6818)
机构
大学(162378)
学院(160305)
研究(62102)
(56198)
经济(54427)
管理(51379)
理学(42248)
中国(41823)
理学院(41577)
管理学(40572)
管理学院(40242)
科学(37353)
(37319)
(35039)
师范(34846)
教育(32918)
(30884)
(30745)
中心(28673)
师范大学(28368)
研究所(27829)
(27335)
(26944)
北京(24120)
(23931)
(22719)
技术(22372)
(22357)
业大(21990)
职业(20779)
基金
项目(101590)
研究(85242)
科学(81133)
基金(66514)
(56327)
国家(55638)
社会(51124)
社会科(47920)
社会科学(47907)
科学基金(46946)
教育(46241)
(45902)
编号(38960)
(37817)
成果(34687)
基金项目(34317)
课题(31447)
(26773)
自然(26353)
(25768)
自然科(25652)
自然科学(25646)
自然科学基金(25118)
重点(25083)
资助(25072)
规划(23669)
(22739)
(21878)
项目编号(21790)
发展(21667)
期刊
(74077)
经济(74077)
研究(61325)
教育(57919)
中国(51192)
(26514)
学报(22632)
科学(20790)
(20053)
技术(19477)
管理(19037)
大学(18615)
农业(17953)
职业(15589)
(15522)
金融(15522)
学学(15166)
业经(13193)
图书(12116)
(10438)
论坛(10438)
技术教育(10147)
职业技术(10147)
职业技术教育(10147)
(9929)
经济研究(9915)
问题(9734)
财经(9527)
书馆(9470)
图书馆(9470)
共检索到275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晓昌  
研究制定符合省情且具前瞻性的指标体系,是加快推进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部分省(市)依据《教育规划纲要》,制定了以教育普及度、公平度、质量度、统筹度、保障度、开放度、贡献度和满意度等"8个度"为主要评价维度的省域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落实与之相关的各项建设任务,关键在于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推动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大学功能整合,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学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川  
由国家教委提出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最近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已正式立项并开始付诸实施。这项跨世纪的宏伟教育工程,终于正式揭开了帷幕,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都热切期待着我国高等教育由此能走上一个新里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叶之红  胡建华  徐小洲  杨颉  李立国  刘永贵  康凯  王小梅  高晓杰  许焘  瞿振元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走向2030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面对全球化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汲取历史经验与智慧,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多样化、可持续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道路。鼓励创新、合作开放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海娟  张丛林  张军  严俊  徐伟  
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积极倡导人与水和谐共处、实施可持续发展水战略,将水利的发展重点放在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等方面,更普遍地应用现代高新技术使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更广泛地吸收公众参与,使水的决策更趋民主和完善。因此,绿色、生态、环保等理念将成为中国水利发展和水管理的新理念。在此基础上,从中国水资源、水问题的变化、国家现代化对水利发展的需求等方面,证明中国水利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水资源综合管理、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灾害防控等方面深入推进中国水利现代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国际高等教育最高水平、最先进状态为参照的目标体系和追求,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反映未来某阶段或现实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最强状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不是其内部独立要素的反映,而是高等教育内部及其外部诸多具有共性的特殊关系的体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素包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善治结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的信息化、高等教育的学习化社会。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智运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相对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而言,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说它是"后发"的,是说"近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在中国出现得较晚;说它是"外生"的,主要是指它不是由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渐进演化而来,而主要是在外部力量刺激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康  雷延军  
江苏南部地区(以下简称"苏南")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发轫地,是我国经济社会较发达、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加快苏南区域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对整个江苏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苏南区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牢牢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在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岩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学校的文化交流中心和师生校园生活的精神家园。在改革开放之初,为振兴高校图书馆事业,加快推动全国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发展,教育部决定成立全国高等学校图书工作委员会。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观华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财税体制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如何在新的历史定位下将新时代税收现代化的高质量建设聚焦在税收既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也是国家治理重要支柱的作用上,让税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东刚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面对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高校要持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走好“新路”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龚克  
我首先讲一个看法,教学改革要居于大学综合改革的优先地位。现在有一个说法叫中心地位,我的说法是优先地位。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该以培养人才为主,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要求,培养人才是大学工作的中心,因此培养人才也是大学改革的中心。我们不能以体制机制的改革来代替教育教学的改革。在为人才培养而开展的教学、科研服务活动中,教学是基础,因而要居于优先地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益新  
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张益新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既是过去历史演进中的主旋律,也是今后迈向新纪元、步入小康和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江苏省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如果农业不能进一步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农村经济就不可能再上新的台阶,农民也将难以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浩波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地方高等教育现代化为基础的全面、全方位的现代化。地方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区域现代化具有双重嵌入性,是从思想理念现代化到办学要素现代化的综合实现过程。当前,我国地方高等教育存在改革需求与理论支撑、地位作用与支持环境、发展速度与治理水平、结构体系与多样化需求以及质量贡献与社会期待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为此,要创新地方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机制、强化省级政府统筹能力、提升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国际化和信息化双轮驱动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玉  石中英  张应强  阎凤桥  
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聚集合力扎实助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释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重要论述,就如何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了重要指示,就如何构建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体系,如何在中国建设世界顶尖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了重要部署。为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学科评估体系。学科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有不同的分类目的和方法,但对学科实施评估已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学科评估制度已逐渐成熟、具有特色,但仍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分层定位与分类评价、多元多维与减负易行、科学发布与分析服务,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学科评估话语体系,为高等教育现代化作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