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1)
2023(4602)
2022(3633)
2021(3330)
2020(2638)
2019(5943)
2018(6047)
2017(10564)
2016(6021)
2015(6726)
2014(6946)
2013(6638)
2012(6394)
2011(5963)
2010(6480)
2009(6026)
2008(6211)
2007(5968)
2006(5633)
2005(5058)
作者
(17407)
(14429)
(14396)
(13897)
(9234)
(6962)
(6449)
(5550)
(5473)
(5463)
(5017)
(4939)
(4763)
(4646)
(4623)
(4619)
(4330)
(4095)
(4048)
(3954)
(3895)
(3583)
(3548)
(3422)
(3344)
(3344)
(3303)
(3278)
(3054)
(2886)
学科
(23998)
经济(23963)
管理(18777)
(12686)
(10864)
企业(10864)
中国(8833)
(8631)
环境(8216)
(7777)
地方(7527)
业经(7192)
理论(6938)
方法(6544)
(5921)
(5768)
(5679)
教育(5622)
农业(5614)
生态(5476)
(4907)
(4831)
(4784)
银行(4781)
(4626)
资源(4357)
(4324)
金融(4324)
数学(4049)
数学方法(3938)
机构
大学(84575)
学院(84303)
(31212)
研究(30642)
经济(30249)
管理(29831)
中国(24744)
理学(23935)
理学院(23643)
管理学(23180)
管理学院(23032)
(19557)
科学(18468)
(17595)
(16287)
中心(14943)
(14844)
(13890)
师范(13794)
研究所(13114)
北京(12896)
(12885)
(12871)
财经(12223)
(11950)
(11639)
业大(10939)
师范大学(10918)
(10877)
技术(9894)
基金
项目(50026)
研究(40553)
科学(38930)
基金(33722)
(28960)
国家(28634)
社会(24733)
科学基金(24166)
社会科(23144)
社会科学(23140)
(20518)
教育(19157)
编号(17597)
基金项目(17230)
(17021)
成果(15842)
自然(13969)
课题(13497)
自然科(13475)
自然科学(13472)
资助(13284)
自然科学基金(13212)
重点(11972)
(11518)
(11405)
(10664)
规划(10206)
(10137)
(10089)
项目编号(10048)
期刊
(45486)
经济(45486)
研究(29314)
中国(25174)
教育(18158)
(14005)
(12437)
管理(12188)
学报(11987)
科学(10897)
(9689)
金融(9689)
大学(9389)
图书(8194)
技术(8181)
学学(8102)
农业(8058)
业经(7377)
书馆(6507)
图书馆(6507)
财经(6351)
经济研究(5577)
(5567)
问题(5562)
职业(5516)
资源(5145)
(4756)
论坛(4756)
(4376)
(4295)
共检索到149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炜  廖婴露  
生态文明不仅是理念创新,更是现实任务。文章在探索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新思路,即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明确基本任务、弘扬和转化传统文化、适时跟进制度安排,并从公民参与、管理体制创新、产业生态化转型、智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四个方面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少东  蒋洪昉  薛正旗  
近年来,北京山区以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山区沟域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文从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战略出发,阐述了生态文明沟域建设的背景,即开展首都山区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是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北京山区已经具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是当前北京山区发展的迫切需求,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是沟域经济发展转型的内在需要等4个方面。同时,该文梳理了生态文明沟域建设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系统论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论等。特别是从理论高度对生态文明沟域建设进行了战略思考,提出了生态文化引领战略、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区域和...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伟  
运用两部门模型和中国2005年18部门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生态环境建设与一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结构、以及对代际积累消费关系的资源配置结构直接相关,对代际问题的不同态度也极大地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和决策,现实的经济社会投入—产出结构也制约着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骏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也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生态文明在教育内容、体系、机制等方面普遍存在不完善、不系统、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对此,高等农林院校应结合办学实际,从培养目标、内容、教育方式等进行改革创新,构建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昱姣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必须准确地把握金融生态及金融生态环境的科学内涵,运用劳动价值学说阐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学会抓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上看金融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用联系和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观点指导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昌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已势不可挡,然而在生态文明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转变传统粗放式的城镇化模式已迫在眉睫,建构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与生态发展相适应的格局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文章主要研究如何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寻找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可行举措,为未来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克斌  
生态文明本质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涉及到人类的观念、制度、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负有特殊使命。高校应制定清晰准确的生态化发展战略,从管理、教学、科研等高校的基础任务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展开。高校在实现自身生态化的前提下,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勇  高缅厚  
如果从理论源头上追溯的话,传统发展观是构成我国股市生态系统脆弱的根源。股市“物理环境”即制度安排存在的巨大缺陷,股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生产能力低下,“生产者”与“消费者”角色错位,股市生态系统中不同“消费者”之间数量关系的失衡,股市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缺失,造成了我国股市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再造健康的股市生态,我们就必须正本清源,突破传统发展观的樊篱,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认识和解决股市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谢永平  王安民  
从生态学的视角对企业组织个体和商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系统总结了组织生态理论的研究发展及其演化,并比较了国内外在该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组织生态化的研究课题中应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邦成  温林泉  陆根法  
本文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其理论来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基本问题,重点探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分析了生态补偿机制在中国的现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正洲  文君  王学才  王亦达  彭红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术团队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乃至社会科学领域逐步兴起,现在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学术团队建设业已成为我国高校建设的重点。一、高校学术团队的内涵与形成在人类文明社会里,团队作为一种组织形态,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然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晓燕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五项总要求之一,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与灵魂,如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通过调研了解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做好思想引导、示范引领、加强文化建设、激发村民主体性等方面提出积极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沈茂成  
阐述了林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重点区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保护管理,才能提高森林植被保护功能,拓展良好的生态空间;全面实施科学经营,才能培育发展优质、高效多功能和可持续经营的森林资源,打造良好和永续利用的自然生态系统;强化国有林业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国有林业在国家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体、骨干和带动作用;强化完善林业行政管理机构,才能保护林业生态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