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9)
- 2023(11633)
- 2022(9468)
- 2021(8568)
- 2020(7043)
- 2019(15890)
- 2018(15594)
- 2017(29994)
- 2016(16323)
- 2015(18531)
- 2014(18587)
- 2013(18528)
- 2012(17023)
- 2011(14991)
- 2010(15629)
- 2009(14563)
- 2008(14863)
- 2007(13717)
- 2006(12587)
- 2005(12011)
- 学科
- 济(80036)
- 经济(79937)
- 业(77663)
- 企(69735)
- 企业(69735)
- 管理(63801)
- 业经(29095)
- 农(27387)
- 方法(26714)
- 财(25783)
- 中国(25142)
- 地方(21533)
- 农业(19850)
- 务(18942)
- 财务(18888)
- 财务管理(18859)
- 数学(18626)
- 数学方法(18419)
- 企业财务(17680)
- 技术(17618)
- 制(17182)
- 和(14696)
- 策(14484)
- 理论(13921)
- 贸(13731)
- 贸易(13713)
- 划(13440)
- 易(13264)
- 发(12984)
- 银(12874)
- 机构
- 学院(238472)
- 大学(229804)
- 济(103603)
- 经济(101604)
- 管理(94592)
- 研究(79619)
- 理学(78934)
- 理学院(78129)
- 管理学(77226)
- 管理学院(76754)
- 中国(65631)
- 财(50931)
- 京(49972)
- 科学(44835)
- 所(40355)
- 江(40091)
- 农(38784)
- 财经(38233)
- 中心(36551)
- 研究所(35359)
- 经(34373)
- 北京(32584)
- 州(32277)
- 业大(30846)
- 经济学(30052)
- 范(29844)
- 师范(29607)
- 农业(29593)
- 院(28732)
- 财经大学(27528)
- 基金
- 项目(142727)
- 科学(114068)
- 研究(110527)
- 基金(101427)
- 家(85786)
- 国家(84881)
- 科学基金(74844)
- 社会(71321)
- 社会科(67703)
- 社会科学(67687)
- 省(59042)
- 基金项目(53083)
- 教育(49577)
- 划(46980)
- 自然(45620)
- 编号(44963)
- 自然科(44570)
- 自然科学(44562)
- 自然科学基金(43797)
- 资助(40944)
- 发(36867)
- 成果(36486)
- 业(33868)
- 创(32897)
- 课题(32182)
- 重点(31877)
- 部(30870)
- 发展(30646)
- 展(30130)
- 创新(29787)
- 期刊
- 济(132964)
- 经济(132964)
- 研究(77803)
- 中国(55311)
- 财(43077)
- 管理(42401)
- 农(38776)
- 科学(29503)
- 学报(28200)
- 教育(27502)
- 融(27457)
- 金融(27457)
- 技术(26563)
- 农业(26516)
- 业经(25419)
- 大学(22883)
- 学学(21383)
- 经济研究(20127)
- 财经(19561)
- 问题(17157)
- 经(17006)
- 业(15700)
- 技术经济(14509)
- 贸(13660)
- 商业(12948)
- 世界(12731)
- 现代(12713)
- 经济管理(12232)
- 财会(11842)
- 国际(11835)
共检索到393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亦进入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我国物流业积极调整变革,在保持总体运行平稳的前提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供需结构调整升级,新旧动能转换释放活力,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物流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物流能力结构性过剩依然严重,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偏高,制约创新驱动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物流基础设施短板依然明显,环保压力依然严峻。为更好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物流业竞争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物流强国,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具体来讲,就是要稳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解决物流能力结构性过剩问题;深入推进物流领域简政减税降费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克服制约物流领域新一轮创新驱动和赶超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适应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需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方健
首先阐释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服务水平、绿色化发展内涵,然后分析了影响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几大因素,最后从合理规划完善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培育规模型综合型物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优化作业方式、提高标准化水平、优化运行环境和发展绿色物流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
物流业 物流企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谢玲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加速创新,迅速融入经济发展各领域,给物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日益成为重塑物流业竞争格局的决定力量。如何深度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脉博,顺应数字经济和物流业发展规律,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从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研究了数字经济时代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祝平
农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藏粮于技”,必须要紧密依托科学技术这个“第一动力”,不仅实现农业“量”提升,更要推动“质”的飞跃。研究以农业大省河南为例,阐释了当前以科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融合能力有待提升等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真
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能满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种需求,亦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区域经济的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破解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总结了当前辽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剖析出辽宁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时代 绿色发展 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涛 章政 张丽丽
推动个人征信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增强金融包容性、促进金融体系有效运行、助力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分析中国个人征信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战略风险、运营风险、网络风险、模型风险、声誉风险以及法律和合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有效应对市场竞争;提高行业人员专业水平,改善征信机构基础设施,保障征信业务持续有效运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提高模型及其结果的透明性、可解释性和公平性;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管理,完善争议解决机制;履行合规义务,加强监管;提高管理措施整体性。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风险评估 数据安全 模型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春丽 易信 何明洋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当前,要素供给支撑不足造成经济发展质量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发展条件变化、制度供给不足造成发展效率难以持续提高、发展动力难以顺利转换。应按照"着眼投入产出、兼顾宏观微观、统筹供给需求"的思路,努力推动要素投入和产品服务质量同步提高、宏观和微观效率同步改善、供给侧动力和需求侧动力同步转换,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同时,加快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引导调控体系,为顺利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童有好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一些地方主要靠减税让利、拼资源、拼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民营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素红利"逐渐让位于"创新红利","政策红利"逐渐让位于"制度红利",发展环境的重要价值更加凸显。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的活力,而优化环境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需要平稳有序推进。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还存在营商环境总体评价较低、政策环境难以保障政策有效落实、法制环境仍存在不平等现象、融资环境难以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科技创新环境缺乏活力、人文社会环境对民营经济存在偏见、市场环境不公平、社会服务环境尚不成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经济发展。破解民营经济当前遇到的困难,就必须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提供优质公正的政策环境、形成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创造优良有序的融资环境、建设健康宽容的科技创新环境、形成开放包容的人文社会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建优良便捷的社会服务环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亚琴 何倩 卞正 张梦晓
生物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发展。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参与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价格激励机制不健全、国际化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需要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卡点堵点,以鼓励创新为引领,通过夯实产业科技基础、完善价格和支付机制、打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良好政策环境和服务支撑体系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我国生物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生物药 产业发展 价格机制 “走出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继 谢寅波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普及化阶段的门槛上,面对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应主动变革和超前谋划,以高质量发展应对未来挑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培养更多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新要求的各类人才,服务支撑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特别需要关注多样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群发展和智能发展,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以务实的改革行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多样 创新 开放 集群 智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占斌 王海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动作为,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是资源环境约束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呈现五大特征,即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转向中高端水平,增长动力由传统要素驱动转向新兴要素驱动,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转向起决定性作用,经济福祉由先好先富起来转向包容共享共富。需要重点把握发展速度和质量、创新和其他生产要素、供给侧和需求侧三对关系,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系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煜
《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涵盖了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基本政策工具和发展目标两个维度建立分析框架,通过对政策文本进行定量化研究,得出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物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互联互通和物流服务两大能力、战略实施主体,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实施保障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物流业 高质量发展 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董千里 闫柏睿
物流业高质量体现在面向市场满足需求的高质量,需要细而专地满足需求,并依托专而结网、依网而成链,稳定网链结构不仅成为竞争的基础,而且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国家产业链、全球价值链价值增值。针对物流业发展的庞杂体系及复杂问题,从中抓住最关键环节、最重要因素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进行探讨,以承载物流业发展的物流链、供应链等网链结构及其合成场元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网链间集成体、基核、联接键之间同构联系构建研究系统,以体现网链结构客观特征的对称平衡、需求互动、效率经济原理以及体现网链结构主观特征的结构创新、主动优化原理为基础,从集成场的性质、功能出发,运用国内典型的合同物流企业、全球领先物流企业和全球第三方物流研究等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要从物流链、供应链、供应链集成乃至产业链等所能提供的集成物流服务质量进行网链结构机理梳理,可充分利用集成体、基核、联接键所构成的微观网链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发挥主导网链、承载创新和稳定链接作用;强化微观网链、宏观网络及其间链接与物流业高质量的联系,运用微观网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动能与政策势能之间关系,从而奠基合成场元及网链结构在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作用;可用合成场元及网链成熟度支撑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提升其在区域、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的增值能力和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 陈胜利
文章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了2011—2019年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Spatial-Markov链刻画其空间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发展质量保持稳步提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依然偏低,且呈现“东优西劣”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差异,地区内差异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地区间差异构成空间差异最重要的来源;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发生跨阶段转移的概率较小,低水平地区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邻近地区之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崔忠付
2009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非常严峻的困难,市场需求急剧下降,业务量明显萎缩;物流企业应收账款增加,资金压力增大;投资预期急剧下降,投资增速迅速下降;由于业务和成本方面的压力,很多物流企业经营困难,面临亏损和倒闭。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2009年国家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今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文章认为,物流业能够纳入十大调整和振兴产业,首先取决于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其次取决于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相关关系;其三取决于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其四也是物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文章提出,为振兴我国物流产业,我国...
关键词:
中国 物流业 任务 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