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
2023(981)
2022(784)
2021(768)
2020(559)
2019(1317)
2018(1398)
2017(2878)
2016(1516)
2015(1544)
2014(1617)
2013(1558)
2012(1459)
2011(1356)
2010(1416)
2009(1362)
2008(1332)
2007(1328)
2006(1160)
2005(1072)
作者
(3882)
(3519)
(3382)
(3212)
(1999)
(1620)
(1518)
(1317)
(1269)
(1214)
(1189)
(1138)
(1078)
(1075)
(1001)
(968)
(952)
(945)
(936)
(898)
(874)
(863)
(856)
(837)
(817)
(770)
(761)
(735)
(700)
(654)
学科
(8905)
(6313)
经济(6302)
农业(5044)
(4948)
(2898)
农村(2830)
(2830)
管理(2822)
(2602)
税收(2469)
(2466)
土地(2347)
(2340)
业经(2127)
问题(1745)
农业经济(1692)
(1578)
中国(1541)
体制(1405)
(1403)
(1385)
企业(1385)
(1332)
地方(1311)
及其(1278)
方针(1254)
政策(1243)
(1233)
银行(1232)
机构
学院(20712)
大学(18960)
(9774)
经济(9610)
(8681)
管理(7565)
研究(7148)
理学(6465)
理学院(6420)
农业(6397)
管理学(6357)
管理学院(6323)
中国(6228)
(4903)
业大(4374)
科学(3907)
农业大学(3653)
中心(3560)
(3556)
(3500)
财经(3498)
(3450)
(3326)
(3227)
(3212)
研究所(3061)
经济学(2906)
(2881)
经济管理(2787)
发展(2653)
基金
项目(13075)
研究(10782)
科学(10225)
基金(9405)
(7937)
国家(7851)
社会(7316)
社会科(6791)
社会科学(6791)
科学基金(6654)
(5823)
(5444)
基金项目(4922)
编号(4886)
成果(4121)
教育(4090)
(3998)
(3845)
自然(3351)
(3324)
资助(3312)
自然科(3256)
自然科学(3255)
(3211)
自然科学基金(3183)
国家社会(3171)
(3033)
(2998)
课题(2997)
(2951)
期刊
(14313)
经济(14313)
(11219)
农业(7203)
研究(6879)
中国(5020)
业经(4321)
农业经济(3621)
农村(3525)
(3525)
(3178)
金融(3178)
(3139)
学报(3029)
科学(2887)
大学(2618)
学学(2587)
(2486)
农村经济(2389)
问题(2155)
经济问题(1843)
(1801)
管理(1794)
(1688)
经济研究(1662)
税务(1584)
财经(1548)
社会(1532)
世界(1520)
(1515)
共检索到33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丁平  李瑾  
我国现有1.2亿hm2的耕地,其中可灌溉耕地面积为5600万hm2,可灌溉耕地生产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分别占全部总产量的75%和90%,农业灌溉的发展对于较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我国的灌溉用水管理体制存在着产权模糊,政府管理成本高,投资渠道单一,价格形成机制不顺,浪费严重等缺陷,针对于此,提出了加快灌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灌溉领域的公私合作,完善水价形成和水费征管机制,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协会等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宝成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教育制度,使农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就业制度,给农民平等的就业权利;建立统一的现代公共服务制度,使农民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统一城乡税负,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户籍身份制度,给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德强  王建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依靠外贸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从而开始转向以内生消费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轨道。促进消费的前提是居民要有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而具备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基础则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宝峰  
探讨大中型灌区的灌溉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以河南省昭平台灌区为例,采用实证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现行管理体制的不足,提出了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灌溉管理体制模式,并对采用这种管理体制模式时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伟艳  方天堃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走向市场化进程中为克服新的矛盾和问题,由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出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它综合地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诸多优越性,为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改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科技含量低的现状,促进专业化分工、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破解农民增收难等深层次矛盾,提供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也是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忠信  
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巩固和发展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大好形势,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把握全局,着眼长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组织实施基本农田保护、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和配套服务保障等三大体系建设,促使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小华  
从农民增收与农村金融体制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通过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维  
几年来,北京市房山区对山区生态林建设和管理实行"养山就业、规范补偿、以工代补、管建结合"的方针,通过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实现由"重造轻管"向"造管并重"转变、由"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转变,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推进山区林业建设,促进山区经济整体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栾健  韩一军  金书秦  
挖掘村集体在农地流转市场中的中介服务潜能对促进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从村集体中介服务职能视角出发,构建村集体中介服务对农地流转市场和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12省(自治区)931份流转户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从农地流转数量看,采用村集体中介服务对流转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该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表现为仅促进了转入规模的扩大;(2)从农地流转质量看,对于流转双方,采用村集体中介服务均有效促进了流转期限的增加和书面契约的实现,即村集体中介服务职能的发挥能够有效引导农地实现规范化、长期化流转;(3)从增收效应看,采用村集体中介服务有效促进了流转双方的收入提升,且对转入户收入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在未来的农地流转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村集体的中介服务职能、让村集体做好农地流转的“裁判员”,从而实现农地高效流转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松   周建尔  
建立农村信用体系,规范社会信用行为, 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是减少城乡差别,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栾健  韩一军  金书秦  
挖掘村集体在农地流转市场中的中介服务潜能对促进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从村集体中介服务职能视角出发,构建村集体中介服务对农地流转市场和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12省(自治区)931份流转户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从农地流转数量看,采用村集体中介服务对流转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该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表现为仅促进了转入规模的扩大;(2)从农地流转质量看,对于流转双方,采用村集体中介服务均有效促进了流转期限的增加和书面契约的实现,即村集体中介服务职能的发挥能够有效引导农地实现规范化、长期化流转;(3)从增收效应看,采用村集体中介服务有效促进了流转双方的收入提升,且对转入户收入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在未来的农地流转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村集体的中介服务职能、让村集体做好农地流转的“裁判员”,从而实现农地高效流转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武凤平  张亮亮  佟丹丹  
本文在分析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河北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促进机制。结果显示,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可从农村农产品流通、农村资本流通以及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这三种渠道实现;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渠道对农民增收的正向推动作用最为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索国勇  
甘肃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人工种植区,药材产区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与农民脱贫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中药材产业及种植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眼于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如何充分利用中药材生物资源优势、发挥甘肃省中药材生产区和集散地的特点,加快把中药产业培养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实现中药资源优势向中药产业化转向,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并为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和建立农民增收保障机制方面提出了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