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7)
2023(6969)
2022(5688)
2021(5665)
2020(4595)
2019(10622)
2018(10577)
2017(18738)
2016(10638)
2015(12747)
2014(12463)
2013(12126)
2012(11807)
2011(10918)
2010(11058)
2009(9982)
2008(10174)
2007(9359)
2006(8423)
2005(7485)
作者
(29698)
(25036)
(24891)
(24025)
(16122)
(11992)
(11270)
(9774)
(9688)
(9065)
(8752)
(8481)
(8170)
(8114)
(8091)
(7697)
(7546)
(7309)
(7170)
(7108)
(6671)
(6184)
(6146)
(5728)
(5628)
(5606)
(5601)
(5528)
(5220)
(5142)
学科
(42879)
经济(42840)
管理(25663)
(19961)
中国(17860)
方法(16851)
数学(14826)
(14671)
企业(14671)
数学方法(14626)
(12587)
(10637)
贸易(10629)
(10471)
(9099)
(8683)
教育(8679)
理论(8525)
业经(8438)
(8264)
农业(7720)
(7490)
银行(7475)
(7472)
金融(7472)
地方(7458)
教学(7367)
(7298)
(6802)
关系(6537)
机构
大学(150525)
学院(148026)
(63553)
经济(62272)
研究(58851)
管理(47770)
中国(46199)
理学(39351)
理学院(38824)
管理学(38036)
管理学院(37766)
(34558)
科学(33768)
(30046)
(29206)
研究所(26977)
中心(26000)
(24501)
北京(23007)
(22984)
财经(22332)
(21838)
师范(21631)
(21477)
经济学(21005)
(20600)
业大(19476)
农业(19025)
经济学院(18767)
(18128)
基金
项目(91953)
研究(71542)
科学(70845)
基金(64542)
(56847)
国家(56351)
科学基金(46185)
社会(44092)
社会科(41547)
社会科学(41538)
教育(35259)
(33661)
基金项目(32448)
(29478)
编号(29105)
资助(27904)
自然(27070)
自然科(26442)
自然科学(26434)
自然科学基金(25978)
成果(25962)
课题(22473)
(22001)
重点(21698)
中国(20731)
(20054)
国家社会(18999)
教育部(18973)
(18619)
(18552)
期刊
(75213)
经济(75213)
研究(50705)
中国(42536)
教育(29553)
学报(24508)
(23726)
(21882)
科学(21875)
管理(20082)
大学(19183)
学学(17349)
农业(16747)
技术(15390)
(14688)
金融(14688)
经济研究(12500)
财经(12347)
(11116)
(10911)
国际(10251)
世界(9982)
(9971)
问题(9898)
业经(9552)
图书(9397)
职业(9230)
(8251)
论坛(8251)
书馆(7258)
共检索到248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勤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有力保障和必要支撑。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益权  申晓丽  易招娣  
法律诊所式教学以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为目标,是对传统法律教学模式的完善。针对我国目前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推进法律诊所式教学,弥补传统法律教学的不足,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社会公益心,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及职业道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董娟  赵威  
认为法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从"法律人才"转变为"法治人才"是法律硕士教育对法治建设现实需求的积极回应。阐述了法治人才的内涵,即指德才兼备,驾驭中国特色法治体系,具备国际法治视野,掌握具体法治知识和技能,从事法治系统各个环节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论述了培养法治人才的必要性,指出了人才培养路径,认为法律硕士生的培养单位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强化法律职业伦理的培育,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以及加强法治思维的培养,同时设置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俊  姚继晴  李佳林  
随着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贯彻实施,培养政府会计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作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为政府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本文从课程思政与政府会计教育在培养会计复合型人才的融合诉求出发,在塑造价值体系、拓展课程内容、提升能力层次三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在政府会计人才培养中起到的突出作用;并进一步从建设能力、思政资源、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四个角度探索拓展政府会计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方式,以期为政府会计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纳  
高职教育是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兼具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而劳模正两者的集大成者。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与专业在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中特色性运用了劳模育人机制,将劳模与课程、实践基地和师资培养相结合,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洁  董昭辰  
本文在分析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以及近年在京长期与常驻外籍人员发展变化的情况,建议政府、企业与高校等主体同向发力,实现外籍人才择优、按需、有序增长与增量优化,发挥外籍人才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贾宇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被执行,从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到普通的老百姓,都应该树立对法治的信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对法学教育进行统筹安排的重大改革,代表了国家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法学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关起门来在实验室里面就能培养出人才来,卓越法律人才必须由学校和实务部门共同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利明  
法学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自2011年底,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启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来,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如何更好地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顺利实现预期目标,仍然有一些问题有待探讨。一、两类卓越法律人才的共同培养目标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相丽  
法学专业始终应当以培养法律职业能力为核心,做到学以致用。要着力构建"实训体验"模式、"法律诊所"模式、"实务研修"模式,探索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教学模式。构建应用型法律实践课程体系,同时实施能力为导向的实践考核方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丽君  陈凤强  李赫  张计龙  
本文探讨北美地区依托图书情报学院(LIS)培养法律信息人才的理论和实践,汲取有益经验,以期构建我国具有学科包容性和全球竞争力的LIS课程体系,回应信息社会的挑战。文章汇集美国图书馆协会认证的北美63所设置LIS学院硕士项目的相关iSchool课程体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告》LIS项目排名等信息和数据,梳理、解析及评述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美法律信息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毕业生职业发展等特点,并就我国相应LIS课程改革提出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后强  章晓明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实施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和系列卓越计划,是教育部2013年明确强调的工作要点。其中,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近年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快速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法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龚向前  李寿平  
论述了"法律+科技"复合型人才供给的紧迫性,借鉴域外一流大学的经验,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培养"法律+科技"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做法,同时提出了完善"法律+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路,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科技"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就需实现从"科技+法律"向"法律+科技"的转变,整合社会资源,系统地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麒  王继军  
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要求法学教育应当以法律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和导向,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观念,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完整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当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即表现为学生实践能力不强,这主要是由于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目标定位和功能认识不足,课程体系不尽合理、完善,教学过程流于表面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遐桢  
以通识课程为载体的通识教育对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法律职业道德和思维能力,锻炼其健康体魄有重要价值,因此法律卓越人才培养必须给予通识课程应有的重视。而通识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传统通识必修课中的大学英语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应增设创新能力培养类通识必修课,特色类通识必修课不宜过多,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调整;各高校应建立通识选修课课程群,并指导学生选修通识课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南铨  
我国现行的高职法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社会的需求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高职法律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和我国法律服务体系还很不协调,不能满足社会法律需求,更不能适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要求。所以如何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变,使高职法律专业的学生能够符合市场需求、适应我国法律服务体系发展要求,是目前高职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