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
2023(115)
2022(79)
2021(76)
2020(62)
2019(144)
2018(117)
2017(206)
2016(130)
2015(203)
2014(210)
2013(175)
2012(168)
2011(144)
2010(154)
2009(120)
2008(113)
2007(95)
2006(79)
2005(73)
作者
(286)
(222)
(222)
(199)
(162)
(136)
(130)
(109)
(96)
(81)
(79)
(73)
(71)
(71)
(69)
(66)
(65)
(64)
(62)
(61)
(61)
(60)
(57)
(57)
(56)
(54)
(53)
(53)
(53)
(53)
学科
教育(823)
思想(336)
政治(333)
思想政治(328)
政治教育(328)
治教(328)
德育(324)
文化(283)
理论(249)
中国(241)
教学(206)
研究(161)
(153)
高等(132)
教育学(112)
学法(109)
教学法(109)
地方(106)
专题(100)
专题研究(100)
(95)
经济(95)
学理(92)
学理论(92)
(91)
(87)
发展(86)
改革(84)
高等教育(83)
事业(82)
机构
大学(1784)
学院(1604)
教育(925)
师范(750)
(750)
研究(621)
师范大学(613)
教育学(410)
科学(379)
(360)
职业(342)
教育学院(295)
(289)
技术(283)
民族(274)
(267)
中心(262)
北京(256)
研究所(250)
(238)
职业技术(233)
中国(229)
管理(216)
学学(214)
技术学院(210)
教育科(202)
教育科学(202)
研究中心(189)
(187)
理学(174)
基金
研究(1093)
项目(997)
教育(852)
科学(801)
成果(741)
编号(677)
社会(614)
社会科(563)
社会科学(563)
课题(552)
(502)
基金(475)
文化(473)
项目编号(468)
(467)
(452)
(450)
(448)
阶段(447)
规划(405)
阶段性(405)
(397)
(389)
国家(377)
(347)
年度(327)
研究成果(307)
(303)
(301)
民族(300)
期刊
教育(1749)
研究(1129)
中国(687)
民族(333)
民族教育(300)
职业(280)
(273)
经济(273)
高等(263)
高等教育(235)
学报(229)
大学(225)
技术(188)
技术教育(174)
职业技术(174)
职业技术教育(174)
成人(172)
成人教育(172)
科学(146)
(143)
(139)
学学(139)
论坛(139)
比较(125)
图书(124)
(121)
发展(118)
(118)
教研(118)
高教(118)
共检索到2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娃  
蒙古民族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伟大民族,有自己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日益频繁的民族交往,外来文化对蒙古民族文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保持、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已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从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几点体会入手,归纳了如何在新形势下把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引向深入的几点粗浅看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茵茵  
<正>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培育现代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素养、道德修养和文化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现代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浪潮中保留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让它们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焕发生机,成为现代教育各界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德   马圆圆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教育空间实践教育目标;教育空间是载体,通过教育技术的嵌入支持教育主体发展。然而,当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场域重构面临学校教育空间去教育化现象、技术生态系统发展受限、教育主体技术素养与自觉传承意识薄弱等问题,需通过加强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师生自觉传承的责任意识、优化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空间建设等途径应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燕华  
文章首先介绍了文化产业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最后阐述了借助文化产业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方法,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势必会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小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是构筑"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教育承担着弘扬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广义上来讲,教育是一种自觉、主动传承人类思想文化的社会机制,这种传承是有选择的,是对各种文化进行审视、编排之后,选择那些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竞男  张鹏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从传统文化中找到符合时代发展的积极因素,改革传统文化课程及评价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春华秋实,万紫千红,中华职业教育之花香飘万里、九州芬芳;百花齐放,群芳争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彩纷呈、绽放异彩。2016年5月7日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表演赛"在天津大礼堂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观摩了表演赛,多位著名的艺术家担任了此次表演赛的评委。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玮  张娟  
"文化自信"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践行"文化自信"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文化自信的内容,为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如何在"文化自信"的语境下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重大机遇。孔子"信而好古""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终身教育"的教育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要使之与当今时代、国情现状有机结合,运用现代的推广模式,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鞠忠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和  
教育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知识传播创新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1.全面系统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贯穿到基础教育、高等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伟江  
中国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有着伴之而生的历史,在建设和谐文化中更负有重任。高校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并致力于培养可引导和谐文化建设的教员和学生。作为一名高校教员,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是关键所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妙辉  
中华传统文化对滋养民族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有责任主动配合、大力支持教学部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文章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雪静  任焕茹  
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领域的推行必将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教育硬仗,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添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培养传统文化师承者,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坚持文化氛围熏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汲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职逐渐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惯性和文化引力,使传统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花景新  
从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引擎和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需求三个方面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为例,从顶层设计、载体建设、机制建设和品牌创建四个方面,探索构建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路径,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更好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丰娴静  
新时期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充分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创新的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也能够自觉自愿的接受并领会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以期希望可以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