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1)
2023(10441)
2022(7929)
2021(7079)
2020(5273)
2019(11743)
2018(11612)
2017(21977)
2016(11906)
2015(13212)
2014(13457)
2013(13028)
2012(12086)
2011(11101)
2010(11356)
2009(10374)
2008(10208)
2007(9318)
2006(8878)
2005(8409)
作者
(34985)
(29196)
(29119)
(27565)
(18656)
(13839)
(13092)
(11338)
(11321)
(10401)
(10054)
(9730)
(9473)
(9443)
(9173)
(8950)
(8652)
(8434)
(8355)
(8281)
(7569)
(7294)
(7245)
(6679)
(6648)
(6635)
(6588)
(6565)
(5937)
(5785)
学科
(56993)
经济(56937)
(30993)
管理(29650)
中国(22680)
(21815)
企业(21815)
地方(20756)
(20480)
业经(16270)
农业(14021)
(12925)
方法(12850)
(11485)
(10916)
银行(10903)
地方经济(10880)
(10779)
金融(10777)
(10679)
数学(10304)
发展(10212)
数学方法(10204)
(10179)
(9984)
(9532)
(8969)
贸易(8955)
环境(8954)
产业(8763)
机构
学院(170719)
大学(166330)
(71420)
经济(69756)
研究(66115)
管理(59538)
中国(50536)
理学(49142)
理学院(48533)
管理学(47707)
管理学院(47394)
科学(39085)
(37209)
(33726)
(33497)
(30789)
研究所(30184)
中心(29539)
(29043)
(25550)
师范(25296)
财经(24906)
北京(24180)
(24174)
业大(23702)
(23334)
农业(23278)
(22447)
(22095)
经济学(21585)
基金
项目(107132)
科学(84273)
研究(83407)
基金(73903)
(64044)
国家(63371)
科学基金(53518)
社会(53267)
社会科(50364)
社会科学(50355)
(44333)
基金项目(38009)
教育(37395)
(36387)
编号(35122)
自然(30786)
(30698)
自然科(30015)
自然科学(30010)
成果(29442)
自然科学基金(29435)
资助(28879)
课题(26223)
发展(25256)
重点(24833)
(24802)
(22654)
(22582)
国家社会(21904)
(21617)
期刊
(94282)
经济(94282)
研究(57424)
中国(44673)
(32022)
教育(25491)
学报(24649)
管理(24400)
科学(24216)
(24065)
农业(21583)
(21081)
金融(21081)
大学(19329)
学学(17974)
业经(17934)
技术(16108)
经济研究(14813)
问题(12549)
财经(12163)
(10627)
(10601)
(8949)
世界(8705)
商业(8684)
(8569)
现代(8554)
(8486)
论坛(8486)
图书(8455)
共检索到284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晶  关涛  郎宏文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为此,必须把深化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使中央与地方政府职权、职能制度化,严格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范围;改革利益固化的城乡管理体制,变革以行政级别配置资源的传统做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晶  关涛  郎宏文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新型城镇化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从体制、制度、政策多维度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更需要在实践中尝试,树立科学的城镇化发展思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兴华  詹国辉  
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然而传统城镇化却是不可持续的,势必要求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而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又频频凸显出诸多潜在生态问题。因而本文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城镇生态化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转型、城镇环境生态综合化治理、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路径,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生态化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于瑞红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具体路径包括: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丽华  张卫国  
本文基于西欧国家、美国、日韩、拉美国家4种城镇化模式的经验及教训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际经验对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选择。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应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城市布局,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推进制度改革以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景木南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需要创新城镇化发展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质量,使新型城镇化成为新时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前,要客观看待城镇化发展存在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仪青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新"着手,全面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从政府调控与市场主导并重的城镇化、以市场为主导的低密度蔓延式的城镇化和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等方面,提出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并总结分析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遵循市场的理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改变增长方式,进行产业内涵和产城联动建设;进行制度探索,提供保障措施,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分区域组团式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翠红  易承志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城镇化的质量。城市是组成中国城镇网络体系的关键节点,也是新型城镇化所强调的城镇发展内涵、质量和以人为本的引领者和示范者。然而,传统以效率为中心的外延型城市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城市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引领和示范能力。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求提升城市的引领和示范能力,这就要求解决城市面临的问题,而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推进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而当前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推进还遇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约,为此,需要大力促进城市文化的创新、城镇化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城市转型行为的主动调适,以有效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并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贯彻落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传开  张凡  宁越敏  
基于山东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分形方法、引力模型、空间探索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突出特征。研究发现:12010年山东省53.5%的城镇人口集聚于县和县级市,具有明显的县域城镇化特征,同时农民身份转换滞后于其产业转移,半城镇化现象显著;2城镇体系呈位序规模分布,中小规模城市发育较好,大城市发育不足;3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联系不断加强,网络化趋势明显,但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薄弱;4城镇化空间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形成了以济南、青岛、烟台和威海为核心的三大热点分布区及以鲁西、鲁南地区为主的冷点分布区。最后就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满财  黄慧微  张文秀  
新型城镇化是传统城镇化的新取向与新思维,对其动力机制与实施路径进行明确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引。传统发展理念下,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巨大困境,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内容是经济效益、产业创新、城乡协调及群众生活质量等。建设与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重视规划、统筹发展,在产业创新的前提下建立起城镇化推动经济进步的动力机制和实践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翠仙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人口市民化积极性不高、城镇化建设中面临质量和效率矛盾、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上"欠账"较多、城镇化建设规模和结构不均衡等。我国要通过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进程,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发挥绿色经济的带动作用,构建起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机制以及坚持市场主导、完善公平竞争机制等措施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德军  
根据新型城镇化理论,本文对山东省17个地市140个县(市、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分别进行经验测算和聚类分析,并对其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形成的动力和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山东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中心城市发育不完善、现代功能不强,小城镇总量扩张过速、但个体发育不足,粗放型城镇化导致可持续发展矛盾愈加突出等问题,指出山东要形成"两心一体"、"双翼齐飞"、"四级体系"城镇化格局,必须按照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体,统筹兼顾,加快推动城镇现代化、城镇集群化、城镇生态化、农村城镇化,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云霞  南灵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分析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城镇化居民生活水平低、城乡差距大等问题;(2)土地整治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3)新型城镇化涉及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要牢牢抓住《决定》的改革方向,循序渐进,全方位协调推进。总之,西安市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将新型城镇化与土地整治项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威  
一、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城镇化建设对资金需求巨大,在不断扩大金融资源的同时,一定时点上的金融资源却总是有限的。因此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应有所侧重,寻找最优切入点。其路径选择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对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金融支持,包括金融机构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信贷资金、引导农业生产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仁准  
分析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政府角色错位、内在驱动力不足、人的城镇化严重不足、布局亟待优化调整等问题;然后指出推进城镇化需要关注产业经济发展、城镇文化建设与制度创新等三个发展维度;最后提出我国社会的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包括培育与发展民营经济、创新政府职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