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3)
2023(5219)
2022(3575)
2021(3287)
2020(2512)
2019(5789)
2018(6321)
2017(11573)
2016(6492)
2015(7048)
2014(7307)
2013(6609)
2012(5564)
2011(4955)
2010(5147)
2009(4828)
2008(4830)
2007(4194)
2006(4196)
2005(4021)
作者
(16788)
(14151)
(14014)
(13654)
(9005)
(6589)
(6477)
(5647)
(5337)
(4987)
(4883)
(4727)
(4720)
(4691)
(4541)
(4396)
(4151)
(4077)
(4022)
(3886)
(3759)
(3469)
(3410)
(3256)
(3241)
(3192)
(3179)
(3133)
(2862)
(2762)
学科
(25044)
经济(25004)
管理(14703)
(14225)
(11149)
企业(11149)
中国(11086)
(10243)
(9661)
业经(8321)
(7544)
地方(6706)
(6327)
农业(6309)
体制(6091)
(6068)
发展(5383)
(5370)
方法(5103)
(5083)
银行(5077)
(4909)
(4747)
金融(4746)
教育(4215)
理论(4197)
制度(4095)
(4095)
产业(4087)
(4024)
机构
学院(81986)
大学(81822)
(34518)
经济(33699)
研究(33031)
管理(28093)
中国(25106)
理学(22905)
理学院(22641)
管理学(22203)
管理学院(22042)
科学(18567)
(18452)
(18386)
(16563)
(14890)
(14753)
研究所(14721)
中心(14336)
财经(12868)
(12699)
师范(12589)
(12050)
北京(11904)
(11687)
(11253)
(11004)
农业(10965)
业大(10892)
经济学(10814)
基金
项目(50783)
研究(40511)
科学(40054)
基金(35317)
(30739)
国家(30428)
社会(25958)
科学基金(25723)
社会科(24428)
社会科学(24422)
(20248)
教育(18802)
基金项目(17967)
编号(17357)
(16670)
成果(15201)
自然(14406)
自然科(14062)
自然科学(14058)
自然科学基金(13801)
资助(13232)
课题(12888)
(12139)
重点(11805)
国家社会(11093)
(11076)
(10757)
(10674)
(10600)
(10532)
期刊
(46705)
经济(46705)
研究(30997)
中国(24774)
教育(15959)
(15753)
(14258)
管理(12072)
学报(11672)
科学(11132)
(10484)
金融(10484)
农业(9940)
大学(9522)
学学(8586)
业经(8053)
技术(7699)
经济研究(7372)
财经(6633)
问题(6326)
(5827)
(4896)
改革(4687)
(4687)
职业(4670)
农村(4405)
(4405)
现代(4338)
世界(4052)
(4034)
共检索到142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广  
我国的城镇化不仅长期滞后,而且质量和效率严重偏低,当前亟须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摒弃以土地扩张为核心、"见房不见人"的旧式城镇化模式,走一条以资源节约、效率优先、"见房见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农民工的市民化)、消费问题(农民工难以市民化使得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难以释放)和投入问题,而不是以房地产为中心、加快投资的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进城是无数农民的梦想,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所在。人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权益保障和产业支撑是其最重要的两个支点。如果农民进了城,却是难就业、难落户、难上学,这样的城镇化只是"夹生饭"。正因如此,中央反复强调,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过快过慢都不行,重要的是质量。城镇化不是城镇化率数字上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智华  
科学推进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事关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之成败。全面分析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相关要素,有助于更好地谋划和布置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三驾马车"——土地、户籍和财政,三者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其中土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和平台,户籍是城镇管理的重要依据及纽带,财政是推动和维系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与保障。各地如何因地制宜,创造性地驾驭好"三驾马车",形成新一轮中国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俊生  
城镇化的提出已有多年,在今年逐渐形成高潮。此次中央城镇化会议的一个最大收获,就是改变了原来只将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手段的偏向,而是将其纳入到了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部署之中。而发展城镇化的关键,是实现人的城镇化,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能够分享国民经济增长的红利,以此来打破长期存在于我国的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这也就是徐绍史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志强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问题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关键和主要抓手应当是积极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可以开启巨大发展空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以及农村宅基地制度等方面改革取得突破,新型城镇化将开启前所未有的消费空间、投资空间和创新空间。就消费空间来说,未来城镇人口总量和消费规模均将大幅提高,特别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付敏杰  张平  
相对于以"土地扩张为载体、以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为依托、强调速度胜过质量和明显存在福利分割"的传统城镇化模式,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和福利共享。财税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要点是:(1)提高居民和自然人对税收的直接贡献份额,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和企业的依赖,消除税收中的企业中心主义;(2)编制城镇资产负债表,打破公共资源分割,促进城镇公共资源的统一、跨期配置,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3)改革税收筹资功能过强、社会功能过弱的情况,使财税制度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挥应有的作用;(4)打破社会福利分割,推动财政支出逐步从补贴供给方走向补贴需求方,推动社会福利共享...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詹圣泽  侯武社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真正分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的成果。为此,城镇化建设必须和发展好"三农"问题结合起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切实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改革直至取消户籍制度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木伟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所在,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在我国,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60%以上来自农村,高职院校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就业质量提高,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品位、层次和承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高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明君  
核心提示城市更新是一个永续的过程,成功的城市更新特别注重城市遗产的价值。本文认为,城市更新要平衡政府、投资人、民众三者利益,并且要彰显设计力量。目前,新型城镇化战略下我国城市更新已经进入有机更新阶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褚宏启  贾继娥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求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特别是要求破解新形成的城市内部新教育二元结构。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央政府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异地中考和异地高考改革、确保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机会均等;需要推进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农村转移人口的民主参与和共同治理,以民主化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针对政府的绩效管理和教育问责制度,督促政府切实履行上述职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段平利  
乡镇机构改革的方向和出路是我国减免农业税后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制度创新是乡镇机构改革的关键。本文从我国乡镇机构改革中制度创新的必然性入手,简述了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在乡镇机构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由“官本”政府向“民本”政府转变,实现组织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农民创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管理制度创新;政府由管理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实现乡镇机构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实现社保制度创新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雪潋  郭跃  
本文通过对"镇级市"历史追溯,主要论述"镇级市"改革是中国走出城市化发展困境、实现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更有望通过在户籍、土地、社会管理、教育、产业结构、城市治理等一系列制度上的进一步改革成为当前实施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辉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推动力,也是促进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囿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在多年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到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时刻。具体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破解以下几个方面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越过中期,当务之急是要将原有粗放的城镇化模式转变为能承载生态文明转型的"智慧式城镇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之后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从数字化城管升级到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有机组合、明确智慧城市创新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最后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安排提出了指导意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倪鹏飞  
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到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目标宏伟,鼓舞人心;尊重规律,实事求是;措施得力,力度空前。《建议》凝聚了全党的智慧,也吸收了前期学术研究的成果,让学者们倍感欣慰。新型城镇化是"十三五"的重点,《建议》专门就"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行论述,总书记重点就"关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进行说明。学后体会: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国人民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