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3)
- 2023(14342)
- 2022(12399)
- 2021(11648)
- 2020(9642)
- 2019(22074)
- 2018(21969)
- 2017(43223)
- 2016(23120)
- 2015(26147)
- 2014(25926)
- 2013(25885)
- 2012(23601)
- 2011(21345)
- 2010(21420)
- 2009(19679)
- 2008(19190)
- 2007(17148)
- 2006(15175)
- 2005(13258)
- 学科
- 济(97737)
- 经济(97538)
- 业(72162)
- 管理(62740)
- 农(50865)
- 企(48972)
- 企业(48972)
- 方法(45088)
- 数学(38877)
- 数学方法(38549)
- 农业(33802)
- 中国(27679)
- 业经(26521)
- 财(23790)
- 地方(20397)
- 制(19812)
- 学(17978)
- 银(15976)
- 贸(15966)
- 贸易(15954)
- 银行(15943)
- 理论(15582)
- 易(15481)
- 行(15138)
- 融(14568)
- 金融(14566)
- 技术(14436)
- 和(14415)
- 务(14330)
- 发(14270)
- 机构
- 学院(324965)
- 大学(324477)
- 管理(134151)
- 济(132466)
- 经济(129650)
- 理学(116601)
- 理学院(115429)
- 管理学(113609)
- 管理学院(113024)
- 研究(104088)
- 中国(83417)
- 京(67856)
- 农(66454)
- 科学(63060)
- 财(61493)
- 业大(52433)
- 所(50578)
- 农业(50551)
- 中心(49823)
- 财经(48775)
- 江(47795)
- 研究所(45763)
- 经(44606)
- 北京(42594)
- 范(41908)
- 师范(41599)
- 经济学(38927)
- 州(38595)
- 院(36921)
- 经济管理(36689)
- 基金
- 项目(223558)
- 科学(176855)
- 研究(167325)
- 基金(163561)
- 家(140423)
- 国家(139134)
- 科学基金(120995)
- 社会(108001)
- 社会科(101377)
- 社会科学(101349)
- 基金项目(87466)
- 省(87029)
- 自然(76856)
- 教育(75178)
- 自然科(75052)
- 自然科学(75039)
- 自然科学基金(73732)
- 划(71921)
- 编号(69601)
- 资助(66552)
- 成果(55836)
- 部(50129)
- 重点(48597)
- 发(47312)
- 课题(46071)
- 创(46016)
- 国家社会(44078)
- 教育部(43195)
- 人文(43023)
- 创新(42790)
- 期刊
- 济(147846)
- 经济(147846)
- 研究(97326)
- 农(68668)
- 中国(65371)
- 学报(50128)
- 科学(46616)
- 农业(46586)
- 财(44429)
- 管理(44131)
- 大学(39662)
- 学学(37416)
- 融(35690)
- 金融(35690)
- 教育(34107)
- 业经(29031)
- 技术(26548)
- 财经(23349)
- 业(21061)
- 经济研究(20984)
- 问题(20203)
- 经(19644)
- 版(17025)
- 理论(17010)
- 图书(16820)
- 技术经济(15774)
- 实践(15715)
- 践(15715)
- 科技(15355)
- 农业经济(15171)
共检索到480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作为一项新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制度的运行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注意到这些问题,将可能影响新农保制度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对河南省五个新农保试点地区的抽样调查显示,搞好政策宣传工作、制定合理的缴费标准、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提高公共投入的效率、加强监督管理、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步伐是解决问题、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试点情况 制度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世祥 梁宝敏 曾绍周
2009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我国开展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提出了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指导意见》明确了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指出了建立个人账户、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伟
作为一项新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论是制度设计本身还是制度的运行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新农保制度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对河南省五个新农保试点地区的抽样调查显示,搞好政策宣传工作、制定合理的缴费标准、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提高公共投入的效率、加强监督管理、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步伐,是解决问题、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试点情况 制度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经学院课题组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结合广西实际,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昌民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都把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并对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和务农农民的社会保险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从认识、制度、政策、管理、技术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创新和突破。如何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本刊采访了劳动保障部有关领导和专家,也邀请了正在进行推进这项工作的地方领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庆君 陈娜娜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有益探索,也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一重大惠民政策中,农村基层群众和干部对政策的认知和意愿在该项改革推行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辽宁义县新农保试点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试点中还存在部分农户对新农保制度的相关知识了解非常有限,农户总体上缴费能力和预期缴费水平较低、部分农户缴费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在试点工作中还需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适度增加缴费标准和补贴标准、加强基金的监督和管理,以增强新农保政策推行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投保意愿 调查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庆君 苏明政
新农保改变了过去老农保仅由个人缴费的筹资方式,而采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论文结合辽宁省新农保试点的实践,从农民的投保能力、政府的基金筹集能力、投保收益等方面,对新农保的基金筹集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农保 基金筹集 补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耿永志
该文在对新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环境、制度的统一性、资金来源和保障层次、统筹层次以及制度外部衔接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分析后,提出了"新农保"应坚持政府负担为主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惠农、坚持农民自愿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坚持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坚持城乡统筹相衔接等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良
2009年9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江苏省按照"两个率先"的战略布置,早在在2008年12月17日出台了《江苏省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与实施提供了"江苏经验",同时江苏也面临着一些全国共性课题。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江苏经验 共性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梅
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建立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成为国家和社会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首先分析2009年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缺点,然后指出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总结的问题成因提出解决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丽 罗锋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试点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试点县市却普遍出现了老年农民投保积极,年轻农民不愿参保的保险逆向选择问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现行新农保试点模式具有对老年农民和高档次缴费人员更为有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引致新农保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制度设计原因。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年增长率、增加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均能有效提高年轻一代参保农民的相对纯受益水平。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对高标准缴费农民更为有利,部分试点地区推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绿林 朱铁林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科学管理和安全运营是保证农村参保居民老有所养的关键所在。文章根据当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基本情况,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钦春
我国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到2011年7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覆盖全国60%的农村地区,共有493个国家级贫困县纳入试点,覆盖率达8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洁 战梦霞
为落实国务院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使农保基金的缴纳和领取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得以实施,文章在对旧农保的缴费和领取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新农保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保基金缴纳和领取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缴费及其调整、领取及其调整的相关指标体系,以落实和完善缴费和领取水平及方式,促进新农保的推广和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缴费 领取 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乐平
老有所养、农民社会保险权、中国农民的特殊性、统筹城乡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分别构成新农保立法的伦理基础、权利基础、社会基础、政策基础和经济基础。新农保立法具有相应的根本法律依据和一般法律依据,保障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构成了新农保的立法原则。立法可以提升农民对新农保的良好预期,可以明确新农保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为新农保提供基本的法定标准和法律制度框架,可以妥善安排好不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可以为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 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