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6)
2023(3989)
2022(2989)
2021(3043)
2020(2159)
2019(5160)
2018(5252)
2017(7702)
2016(5490)
2015(6444)
2014(6639)
2013(5714)
2012(5290)
2011(4979)
2010(5340)
2009(4396)
2008(4207)
2007(4310)
2006(3965)
2005(3374)
作者
(12094)
(9907)
(9885)
(9596)
(6252)
(4750)
(4689)
(4048)
(3823)
(3675)
(3443)
(3340)
(3240)
(3170)
(3143)
(3127)
(3077)
(2947)
(2910)
(2821)
(2817)
(2555)
(2542)
(2429)
(2363)
(2333)
(2296)
(2157)
(2103)
(2045)
学科
教育(19562)
中国(11910)
(10176)
经济(10171)
管理(8190)
理论(6596)
教学(6501)
(5186)
(5150)
(4638)
发展(4534)
地方(4521)
(4412)
(4228)
思想(3835)
学校(3782)
政治(3760)
思想政治(3568)
政治教育(3568)
治教(3568)
(3538)
德育(3517)
研究(3495)
高等(3396)
改革(3335)
业经(3267)
农业(3266)
学法(3106)
教学法(3106)
技术(2960)
机构
大学(62693)
学院(58713)
教育(27194)
研究(25878)
(20419)
师范(20351)
师范大学(16810)
(16175)
科学(14212)
管理(13847)
职业(13772)
(13450)
中国(13041)
经济(12701)
技术(12568)
(12262)
(12224)
北京(11402)
中心(10970)
研究所(10896)
理学(10666)
教育学(10425)
理学院(10389)
管理学(9981)
(9868)
管理学院(9827)
(9504)
职业技术(9455)
技术学院(8320)
(8172)
基金
研究(35216)
项目(33490)
科学(26956)
教育(25397)
成果(18599)
编号(18416)
社会(18031)
基金(17986)
课题(17136)
社会科(16525)
社会科学(16522)
(15558)
(15319)
(14994)
(14398)
国家(14051)
规划(11697)
(10868)
科学基金(10865)
项目编号(10580)
研究成果(10309)
(9840)
年度(9710)
重点(9444)
(9227)
(9112)
(9000)
(8980)
阶段(8956)
(8920)
期刊
教育(49402)
研究(30576)
中国(29051)
(20377)
经济(20377)
职业(12709)
技术(10920)
技术教育(8287)
职业技术(8287)
职业技术教育(8287)
(6976)
大学(6526)
学报(6505)
高等(6504)
图书(6329)
(6265)
(6093)
论坛(6093)
高等教育(5732)
管理(5549)
科学(5400)
成人(5273)
成人教育(5273)
书馆(5032)
图书馆(5032)
农业(4993)
(4919)
发展(4197)
(4197)
职教(4128)
共检索到114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文礼  龙显芝  
新冠疫情扩大了全球教育鸿沟,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全球教育投资。2022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推进教育4.0建设:投资学习的未来,实现以人为本的复苏》报告,强调为教育4.0战略带来显著经济和社会回报的三个关键机会领域:新的评价机制、新的学习技术和赋能教育工作者。为了推进教育4.0建设,企业领导者、投资者、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行动起来。中国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关键机会领域的关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投资教育4.0战略,创新教师教育模式,赋能教育工作者。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本期特稿《中国企业进入人力资源效能管理时代》,是彭剑锋副会长的力作。只有像他这样站在理论研究和企业管理前沿的教授型企业家,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提出如此高屋建瓴的命题。我们必须明确,这个命题的行为主体是企业,是企业经营进入人力资源效能管理时代,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进入效能管理时代。这就是说,进入这个时代的企业,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利润率的增长主要靠提高人力资源的效能。因此,人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如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是学校教育长期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必须防止德育概念的泛化 ,凸现德育目标的超越性 ,彰显道德教育的实践特征 ,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并充分发挥“乐”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瑞敏  
我们企业一以贯之着"以人为本"。在1980年代创业的时候,中国企业的管理还非常粗放,没有什么管理,都是在学习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但是,我们当时也在做管理基础的工作,在管理比较粗放的情况下,就搞了一个自主管理班组。尽管1980年代的生产条件非常差,但我们觉得,无论如何也应该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当时我们的班组是冰箱门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中华  李志军  
SA8000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其宗旨是为了保护劳工基本权益。 SA8000标准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是一套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性标准,目标是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以人为本唤起我们对教育学改造必要性的思考。人在哪里?谁的教育学?工具理性为何畅行?超越的声音怎样在低旋?人文课程的地位焉在?人是什么?这些问题引导我们思考改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双全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非是与以社会为本相对立的个人本位,以人为本不能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而要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教育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育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绳振  朱立军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是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建设和谐校园的机制,提高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力,实现学校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推进新时期师德建设,必须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教师的成长为出发点,优化制度环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李建民,于学军,周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殿廷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大战略,要准确理解中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工作方针。剖析了当前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乡村振兴不应以房(住房)为本,不要以路为本,更不能以"景"为本。从乡村振兴的"目的"和"手段"角度提出乡村振兴要以人为本,即以"乡居人"为本,依靠农民企业家推进三产融合,特别关爱其中的弱势群体;兼顾"乡籍人"利益,发挥"乡愁人"作用,通过"乡游人"促进乡村的繁荣和兴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2016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创业"一词共出现61次,更明确指出要发挥"双创"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李克强总理两年来在多个场合强调"双创"对新经济模式形成的推动价值。"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加仁  
文摘公共图书馆读者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内涵主要表现在"人人平等的思想理念、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和保障读者利益的工作机制"等三个方面。作者从图书馆读者服务时间的延续化、服务机制的公益化、服务内容的社会化和服务环境的人性化等方面阐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