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
2023(226)
2022(212)
2021(165)
2020(115)
2019(278)
2018(279)
2017(380)
2016(261)
2015(298)
2014(279)
2013(271)
2012(244)
2011(191)
2010(186)
2009(180)
2008(146)
2007(146)
2006(129)
2005(86)
作者
(534)
(430)
(419)
(411)
(340)
(202)
(179)
(178)
(163)
(163)
(143)
(141)
(141)
(139)
(139)
(137)
(136)
(136)
(135)
(130)
(116)
(114)
(113)
(109)
(105)
(101)
(97)
(94)
(94)
(94)
学科
管理(842)
(720)
(674)
企业(674)
中国(650)
技术(576)
教育(524)
(452)
经济(450)
技术管理(413)
学校(242)
理论(234)
教学(222)
业经(178)
人事(158)
人事管理(158)
(148)
(145)
高等(144)
发展(139)
(138)
(136)
(135)
研究(134)
学法(130)
教学法(130)
工作(127)
(124)
改革(117)
方法(117)
机构
大学(2866)
学院(2805)
管理(1018)
教育(949)
(918)
研究(917)
经济(893)
理学(880)
理学院(868)
管理学(863)
管理学院(854)
职业(624)
(623)
师范(622)
(620)
中国(584)
技术(571)
(564)
师范大学(504)
科学(478)
(449)
职业技术(428)
中心(426)
北京(415)
(385)
技术学院(374)
(361)
(349)
教育学(339)
财经(322)
基金
项目(1946)
研究(1871)
科学(1705)
基金(1287)
教育(1180)
社会(1137)
社会科(1082)
社会科学(1082)
(1053)
国家(1038)
(922)
科学基金(918)
(840)
编号(830)
课题(762)
成果(743)
基金项目(660)
(658)
(646)
规划(633)
创新(574)
重点(529)
(503)
(493)
项目编号(490)
教育部(488)
自然(478)
(477)
自然科(472)
自然科学(472)
期刊
教育(1811)
中国(1266)
研究(1138)
(960)
经济(960)
职业(577)
技术(523)
管理(495)
技术教育(385)
职业技术(385)
职业技术教育(385)
(331)
高等(326)
科技(282)
高等教育(281)
大学(274)
(257)
论坛(257)
科学(255)
学报(247)
成人(214)
成人教育(214)
(200)
(188)
学学(187)
职教(175)
(165)
金融(165)
财经(158)
教研(157)
共检索到4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凤武  
介绍了黑龙江科技学院教育创新的做法和在五个方面取得的可喜进步,阐述了提升办学层次的必要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元  王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开办院校少,办学层次低,招生规模小,既难以满足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又难以满足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学历与能力提升的现实需要。2014年国家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标志着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提升高等特殊教育办学层次,既是扩大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和培养高素质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的现实路径,又是维护残疾人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国家人力资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军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也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多方参与办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的"经纬度"也不断延展和深化。但是,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多方办学主体职责不明确、运行机制不够健全、校企合作"纬度"亟待延伸等问题。因此,要尽快完善多主体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办学运行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推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茂云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和实践20多年来,施行多个办学主体并举的制度。然而,长期以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始终满足不了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比较不同办学主体的优劣势,有助于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和社会形成共识,优化资源和政策供给,提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成效。基于SWOT战略分析法,结合本科院校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对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等三个办学主体,以及本科职业院校中的民办职业院校和公办职业院校进行分层次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办学主体中,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具有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综合优势,升格"双高计划"院校是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理想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赞声  陈干全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如何在各层级政府落实这一新战略,实施治理创新将是关键之举。文章把国家治理体系划分为顶层设计式国家治理、中观管理式地方治理和底层互动式基层治理三个层面,对各个层面治理优势和局限做出具体分析和思考,重点对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给出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健  蒋纪蓓  
高校高层次教师是指高校少数在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技术、能够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教师群体。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2011计划"的实施和中国梦的提出,国家和社会要求高校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显然,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重任将主要由高层次教师来承担。因此,研究和设计适应高层次教师的年薪制是激励他们创新能力发挥、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关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赞声  陈干全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如何在各层级政府落实这一新战略,实施治理创新将是关键之举。文章把国家治理体系划分为顶层设计式国家治理、中观管理式地方治理和底层互动式基层治理三个层面,对各个层面治理优势和局限做出具体分析和思考,重点对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给出若干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阙明坤  
近两年,一股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热潮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涌动。在辽宁,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组织开展10个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专业的试点;在江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江苏大学等普通本科院校联合培养4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在贵州,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所高职院校试点举办4个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专业……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当下,这些有益尝试无疑具有"破冰"意义。职业教育层次随经济发展上移是国际共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由新技术革命、产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等菊  扈中平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存的教育目的的反思 ,对教育史上层次教育目的思想的借鉴 ,认为建构包括人才规格培养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在内的较近的教育目的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最高教育目的是必要的。最高的目的是一般的、普遍的 ,指导较近的目的 ;较近的目的是特殊的、具体的 ,是为实现最高的目的而服务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忠国  李玉春  刘丹青  
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如何准确定位、如何加快内涵和外延建设,如何进行专科向本科转轨等一系列问题。理清这些问题,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位概念——高职本科,这是一个亟待探索与创新的教育层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俞立中  
21世纪初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4月21日至24日,"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在京开班。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他强调,启动名校长领航班,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家办学的重要举措。——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5-4-28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艺  许治  朱桂龙  
协同创新在我国不仅是一个学术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然而现有研究对协同创新的理解与把握较少关注我国协同创新现状,局限于从中观层次(组织机构)探讨协同创新。从我国协同创新现实情境出发,在充分理解我国政府推动协同创新意图的基础上,从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次分析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功能,发现不同层次的活动主体在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相应的协同互动模式;各层次活动主体采取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及机制,从而实现了不同层次协同创新绩效。最后,基于协同创新"前因后果"的思路,从多层次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玲  陶厚永  宋浩  
员工创新能力决定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企业管理者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平台型领导者个人魅力在影响下属行为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员工主动创新行为。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构建平台型领导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跨层次影响模型。对24个团队211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平台型领导对团队学习涌现、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主动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在平台型领导与主动创新行为之间发挥跨层次中介作用;团队学习涌现在平台型领导与主动创新行为之间发挥跨层次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开平台型领导影响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黑箱”,并为企业管理者激励员工日常创新活动提供借鉴和指导。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秀芳  周海梦  
一、从创办“世界一流”的战略高度,建设研究生导师队伍为了争取尽快跻身于世界生命科学的前沿,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必需建设一支一流的导师队伍,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以带动我校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因此,我们系始终把建设富有创新性的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