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
- 2023(1292)
- 2022(1046)
- 2021(1013)
- 2020(729)
- 2019(1749)
- 2018(1642)
- 2017(3530)
- 2016(1735)
- 2015(1706)
- 2014(1646)
- 2013(1523)
- 2012(1301)
- 2011(1155)
- 2010(1209)
- 2009(982)
- 2008(946)
- 2007(800)
- 2006(749)
- 2005(634)
- 学科
- 济(5809)
- 经济(5805)
- 管理(5103)
- 业(4732)
- 企(4208)
- 企业(4208)
- 财(2845)
- 方法(2733)
- 数学(2516)
- 技术(2486)
- 数学方法(2434)
- 财政(2217)
- 制(2035)
- 技术管理(1976)
- 中国(1845)
- 体(1700)
- 政(1686)
- 教育(1610)
- 体制(1561)
- 农(1395)
- 教学(1357)
- 理论(1285)
- 业经(1251)
- 策(1079)
- 地方(1070)
- 政治(1062)
- 思想(995)
- 度(973)
- 制度(972)
- 银(954)
- 机构
- 学院(20505)
- 大学(20342)
- 济(9019)
- 经济(8852)
- 管理(8019)
- 理学(7152)
- 理学院(7081)
- 管理学(6904)
- 管理学院(6872)
- 研究(6856)
- 中国(5104)
- 财(5062)
- 京(4067)
- 科学(3897)
- 财经(3385)
- 经(3141)
- 中心(3131)
- 所(3108)
- 经济学(2969)
- 江(2889)
- 研究所(2820)
- 范(2667)
- 师范(2640)
- 经济学院(2624)
- 财经大学(2610)
- 院(2533)
- 北京(2532)
- 业大(2496)
- 农(2420)
- 州(2395)
共检索到30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卫
思政课要"因材施教",使理想信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和心灵。"教学相长"模式既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又调动学生"反哺"老师的主动性。慕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不仅是教育手段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本着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多年来,清华大学始终把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研究,与时俱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作为中心工作抓好落实。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务中
问题教学法是以阐述、解析疑难问题和解开学生疑惑为基本方式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思政课教师从统编教材中提炼核心问题和重要问题,将问题分门别类、区别对待,经过深入研究、充分准备,鼓励和引导学生提炼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针对性 思政课 启发性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勇兵 綦玉帅 王伟
教学实效性是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与前提,提升教学实效性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宏观社会环境、校园微观环境、教学主客体、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其中有些因素具有一定的刚性,有些因素则可以做出一定的调整。各高职院校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从教师与学生相统一、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统一等方面不断探索与拓展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英
随着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改革也提上了学校发展的日程。进入21世纪,学校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难以跟随时代潮流,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已经势在必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思政课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我国高校思政课已经开设了几十年,如今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教育体系,但依然还是要根据社会的要求进行一定的革新。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必须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与针对性的认识,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筠榕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分析了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针对性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 有效性 针对性 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茹
“大思政课”视域下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是应对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思政课”重要论断,为解决新时代如何讲好思政课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大思政课”视域下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加强教学主体的职业素养、激发教学客体的内生动力、发掘思政课程的教学资源,有效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发挥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欣 党安静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网络多媒体学习环境,变革传统思政课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活动各要素等方式来增强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帮助高职实现育人目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更加精心地组织课堂,充分发挥学习管理系统的作用,同时,在选择与制作教学视频的时候,要注意教学视频应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教学要素 教学实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这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玉玲 文学禹
全媒体样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和主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视提升教学实效性,强化育人效果。文章从提高媒介素养、夯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就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提升教学实效性进行阐述,以期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关键词:
全媒体 高校思政课教师 教学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翔莲 吴东华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植文选
对影响高职学生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要提高高职学生思政课教学的实效,需要深化对课程特质的认识,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加强学科教材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资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
高职生 思政课 实效 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亚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方向。大学生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研和社会服务,了解国情民情,拓展视野,增长才干,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本活教材。用好这一活教材,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实现自我教育等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作用在认识上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障碍性因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言意文
基于高职思政课的性质和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实践证明,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推行针对性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开展针对性教学中,教师应区分不同专业选用教育素材,运用正确理念化解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变化,主动学习。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思政课 针对性 教学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海岗 陈志波
文章分析了将地方民族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如增强大学生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意识、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的需要。提出民族文化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应把握的原则:切合总体、分清主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最后总结了民族文化资源转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途径:将民族文化资源引进教材,转换为教学内容;将民族文化资源引入研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热情;将民族文化资源引进实践,强化学生社会实践环节。
关键词:
民族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志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教学方法单一、缺少社会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实践育人创新研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成为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