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0)
2023(7407)
2022(6168)
2021(5630)
2020(4437)
2019(9696)
2018(9197)
2017(16246)
2016(8842)
2015(9986)
2014(9281)
2013(8664)
2012(8024)
2011(6857)
2010(7225)
2009(6233)
2008(6075)
2007(5737)
2006(4855)
2005(4192)
作者
(22930)
(19035)
(18884)
(18117)
(11870)
(9105)
(8558)
(7306)
(6984)
(6751)
(6335)
(6321)
(5995)
(5963)
(5924)
(5830)
(5578)
(5513)
(5489)
(5440)
(4629)
(4622)
(4423)
(4407)
(4394)
(4371)
(4197)
(4195)
(3831)
(3731)
学科
管理(31675)
(29054)
(27566)
经济(27545)
(26342)
企业(26342)
(15772)
技术(14632)
技术管理(11446)
中国(11258)
方法(11036)
财政(10421)
教学(10125)
理论(9208)
数学(8871)
(8711)
数学方法(8536)
业经(7956)
(7806)
(7556)
教育(6912)
地方(6826)
(6494)
学法(6223)
教学法(6223)
(5900)
(5643)
(5294)
(5204)
银行(5195)
机构
学院(114647)
大学(113147)
管理(44651)
(44117)
经济(43130)
理学(38563)
理学院(38159)
管理学(37340)
管理学院(37115)
研究(35767)
中国(27129)
(25996)
(23248)
科学(21368)
(18739)
财经(17630)
中心(16985)
(16677)
(16020)
(15933)
师范(15846)
技术(14994)
北京(14809)
研究所(14744)
(14592)
业大(14213)
(13761)
(13664)
经济学(13424)
财经大学(12870)
基金
项目(76827)
科学(61495)
研究(60311)
基金(53458)
(45871)
国家(45468)
科学基金(40578)
社会(37657)
社会科(35771)
社会科学(35764)
(32706)
教育(30260)
基金项目(27567)
(26228)
自然(24812)
自然科(24381)
自然科学(24376)
编号(24259)
自然科学基金(23965)
(22742)
资助(20549)
成果(20234)
创新(20074)
课题(18683)
重点(17635)
(16400)
(16298)
国家社会(15700)
(15560)
项目编号(15466)
期刊
(49350)
经济(49350)
研究(38977)
中国(33640)
教育(27507)
(22391)
管理(21277)
技术(14874)
学报(14488)
科学(13921)
大学(12075)
(11957)
学学(10838)
(9116)
金融(9116)
财经(9037)
经济研究(8806)
农业(8285)
科技(8284)
职业(8205)
(7893)
业经(7433)
(7190)
技术经济(7049)
统计(6483)
(6322)
论坛(6322)
(6237)
财政(6237)
图书(5459)
共检索到183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德勋  
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能否取得实效性,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路径。一、教学方法仍是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所谓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列宁在《哲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文  
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综合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我们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忠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民主与法制、纪律、社会生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初步的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改革和构建问题,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编者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具有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必须要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松林  
当前的教学论研究面临三大瓶颈:一是强调回到原点的教学论研究没有形成基于原点的研究问题域;二是试图改变教学论无"学"的尴尬境地,但对于教学条件下的若干机制性问题的探讨又非常欠缺;三是极力倡导教学论的原创性研究,但总体上仍然未能摆脱逻辑演绎的研究范式。推进教学论研究的突破口在于:回到原点,着力研究"学科"、"知识"、"能力"、"学习"、"发展"几个方面的原点问题;以学习与发展为主题,聚焦于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在机制问题;以教学事实为基础,注重对实践经验的归纳概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召云  蒋晓明  匡利民  
思想政治理论课空间教学以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世界大学城"为载体。空间思政课教学包括空间课堂教学、空间交流互动、空间批改作业及考试三项主要内容。空间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是指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钱国英  
以合作性学习为特征的研究式教学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方法的教学设计,实现从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导学为主转变、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关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成长转变、学习评价从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万里学院通过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正中  
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应当首先以创业教育为突破,以构建创业型职业教育为先导,建设社会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创业型经济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应当首先以创业教育为突破,以构建创业型职业教育为先导,建设社会创业教育支持体系,主导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时代的大学生社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传华  
民办高校智库基本定位应为服务面向的地方性、研究内容的应用性和建设原则的公益性。目前,民办高校智库建设存在智库主体意识薄弱、校政供求对接机制缺失、缺乏公平竞争的生态环境三大瓶颈。民办高校智库建设创新的突破口可调整为借助内外"旋转门",整合研究力量;构建协同平台,实现供需有效对接;立足区域优势,提升软实力;完善评价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云儿  
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任务。正如陈宝生部长所指出的,高校要提升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作为大学最日常、最微观、也是最持续的活动,在我国已形成了一些明显的模式化特征,最为突出的是,把知识传授作为目标,以讲授法作为主导方法,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文荣  
"双基地"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最佳途径,可以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的一种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在开展"双基地"实践教学时也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卫兵  
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设立专项资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等措施来抓好技术创新这项工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国泉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随着“大思政”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学步入改革创新轨道,如何适应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是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课题。对此,高校和思政课教师应当大力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和方法,使产业、教学、科研能够有效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当中,倾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孙燕  
大学教学治理是大学内部治理的核心和关键,弊端日益明显的传统班级授课制现已成为大学教学治理的瓶颈。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学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要求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丰富的教学资源、新生代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的生源危机和生师比的优化则为大学教学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提供了保障、前提、机遇和条件。以打破同质教学、固定时空组合和相近年龄编班为特征的个别化、开放性、多元化的教学制度将成为大学教学的新形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维明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从行业高校多年的实践来看,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有效汇聚校内外创新资源和要素,已经成为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加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认真思考高校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与实现协同创新的互动关系,对农林高校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成效有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