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5)
- 2023(8543)
- 2022(7235)
- 2021(6479)
- 2020(5446)
- 2019(11856)
- 2018(11747)
- 2017(22177)
- 2016(11664)
- 2015(12902)
- 2014(12635)
- 2013(12189)
- 2012(11182)
- 2011(10459)
- 2010(10849)
- 2009(10291)
- 2008(9607)
- 2007(8644)
- 2006(8073)
- 2005(7318)
- 学科
- 济(70045)
- 经济(69996)
- 管理(35005)
- 业(31012)
- 企(26785)
- 企业(26785)
- 方法(20899)
- 地方(18947)
- 数学(17684)
- 数学方法(17530)
- 中国(15623)
- 业经(13859)
- 农(13290)
- 地方经济(13245)
- 学(11491)
- 财(11348)
- 制(10237)
- 贸(9962)
- 贸易(9953)
- 易(9546)
- 农业(9085)
- 策(8806)
- 环境(8629)
- 理论(8445)
- 和(8397)
- 融(8194)
- 金融(8193)
- 银(8069)
- 银行(8062)
- 体(8054)
- 机构
- 学院(168308)
- 大学(165434)
- 济(78880)
- 经济(77365)
- 管理(62693)
- 研究(59707)
- 理学(53572)
- 理学院(52950)
- 管理学(52090)
- 管理学院(51758)
- 中国(44523)
- 财(34740)
- 京(33616)
- 科学(32904)
- 所(29376)
- 财经(27133)
- 研究所(26278)
- 中心(25758)
- 江(25593)
- 经济学(24820)
- 经(24436)
- 范(22430)
- 师范(22285)
- 经济学院(21844)
- 院(21504)
- 农(21486)
- 北京(21164)
- 州(20495)
- 财经大学(19833)
- 业大(19648)
- 基金
- 项目(104533)
- 科学(83095)
- 研究(79796)
- 基金(75476)
- 家(64286)
- 国家(63756)
- 科学基金(55066)
- 社会(52903)
- 社会科(50193)
- 社会科学(50181)
- 省(41259)
- 基金项目(38793)
- 教育(36752)
- 划(33667)
- 自然(32879)
- 编号(32705)
- 自然科(32122)
- 自然科学(32114)
- 自然科学基金(31531)
- 资助(30561)
- 成果(26826)
- 发(24372)
- 重点(23848)
- 课题(23220)
- 部(22825)
- 国家社会(21852)
- 创(21824)
- 发展(20417)
- 创新(20316)
- 教育部(20313)
共检索到265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加怡
(一)5月3日至4日,备受关注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成功举行。中美两国元首对本轮对话高度重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莅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美国总统奥巴马发来书面致辞。对话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两国元首特别代表,中国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特别代表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共同主持了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双方重申继续落实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达成的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共识,推进2012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成果,落实前三轮经济对话成果。双方宣布将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宏观经济合作,促进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强国际规则和全球经济治理,推动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共同主持了框架下的战略对话,双方就重大双边、地区和全球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回顾了四轮对话在深化战略互信、推进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兴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创建了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新框架,其主要特点是双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以及协调内容超越了传统经济协调范畴。新框架的建立不仅反映了中美两国经济的全球影响越来越大、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而且也是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进一步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客观需要。中美通过联合经济委员会(JEC)、商务与贸易联合委员会(JCCT)等平台开展的单项经贸协调的历史与实践,为新框架下开展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具战略性的协调奠定了基础。尽管新框架对于稳定和发展中美经济乃至战略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并不能完全防止两国局部利益的冲突,而且中方在新框架下面临的压力也更为巨大。为此,中方应在参与协调...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战略 经济 国际协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定余 董少锋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贸摩擦问题也日益增多。中美两国试图从战略的高度,通过战略经济对话,进一步深化两国经贸关系。文章基于已经成功举办的三次战略经济对话成果,分析了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并尝试着为深化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
战略经济对话 贸易摩擦 中美经贸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丁一凡
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由来2006年8月份,美国总统布什给胡锦涛主席通电话时提出想开展双方对话,胡主席同意了双方的战略经济对话。由此,战略经济对话成了中美间最高级别的代表对话。中方派出吴仪副总理,美方派出财政部部长保尔森,双方分别代表胡锦涛和布什,带领两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东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启动,是对当前中美经济和贸易所面临诸多问题的反应,是协调中美经贸关系的长效机制。在中美关系的是是非非中,经济和贸易上的分歧与矛盾已经成为影响中美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新的对话机制则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解决中美经济和贸易所面临的问题,共同利益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基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启动以来进行了三轮对话,对话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分歧和矛盾。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在2008年6月举行,备受关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盼盼
当前,新型贸易体系正在形成。中国与美国在新型贸易体系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成果为中美两国在新型贸易体系下的合作传达了积极信号,两国在贸易—投资—服务三个新型贸易体系的关键领域都取得了重要共识。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应积极探索在新型贸易规则领域的利益共同点,并形成良性合作方式,更好地促进新型贸易体系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熊爱宗 刘爱兰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中美两国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进行的高级别对话。自2009年至今,对话已成功举行了六轮,对中美两国关系和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话中两国的承诺以及两国后续执行完成情况仍存在可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相对来说,中国做出了比较大的让步,而且基本完成了相应承诺;而美国的承诺和完成的承诺都较少。中国应充分利用美国政治两极分化的弱点和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有利变化,争取经济对话和舆论的主导权,提高经济对话的针对性。
关键词: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经济对话 成果评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幼文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调整中美两国关系的一种新机制,不仅在双边经济关系上,而且在全球政治格局上都有重大意义。这一对话已经举行两次,其中体现了什么信号,其发展的走向是什么,共识与分歧是什么,中国如何更好地借助对话平台实现国家的战略利益,是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关于对话的各项报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玉华 王玉华
2006年9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保尔森在密切会谈后共同宣布,根据胡锦涛主席与布什总统在2006年8月的电话中达成的重要共识,正式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旨在从中美关系的战略高度讨论和解决双边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燕生 张岸元
2006年12月和2007年5月两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引起各方深入思考。美对华经济政策基调取决于双边政治关系走向。目前,维持对华政策现状,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政策选择。在经济领域,美国倾向于接受"顺差在中国、利益在美国"、"美在华跨国公司是最大获益者"等我方极力主张的双赢观点;对于高额逆差、人民币持续升值局面的容忍度也有所提高。故此,战略对话及我方适当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卢晨阳 吕晓莉
2006年9月,在美国总统布什的提议下,中美建立了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旨在讨论两国共同感兴趣和关切的双边和全球战略经济问题。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具有级别高、战略性强、兼具专业性与综合性、指导性强等特点。至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已经举行了三次,取得了很大成效和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战略经济对话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潘家华 蒋尉
能源、环保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成为新一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主要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究竟如何携手承担他们各自应承担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减缓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引发的气候变化,以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经济评论》记者蒋尉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潘家华研究员,我们认为,该专访能够反映出一名中国学者关于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观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勇
一、中美经济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当前中美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形成了一种十分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如果我们把中国"入世"以来的中美经贸关系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