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6)
2023(7982)
2022(6756)
2021(6150)
2020(5056)
2019(11664)
2018(11669)
2017(24498)
2016(12928)
2015(14599)
2014(14902)
2013(15131)
2012(14597)
2011(13629)
2010(14166)
2009(13593)
2008(13183)
2007(12134)
2006(11387)
2005(10722)
作者
(37076)
(31084)
(30667)
(29700)
(19907)
(14392)
(14149)
(11764)
(11674)
(11202)
(10686)
(10097)
(10070)
(9919)
(9848)
(9621)
(9117)
(9023)
(9003)
(8571)
(8176)
(7520)
(7513)
(7244)
(7201)
(7083)
(6703)
(6670)
(6185)
(5961)
学科
(78590)
经济(78537)
管理(36252)
(32764)
方法(25747)
(23992)
企业(23992)
数学(23613)
数学方法(23435)
中国(20465)
地方(18980)
(17902)
(15394)
(14534)
(13784)
贸易(13772)
业经(13590)
(13395)
地方经济(13121)
(12289)
银行(12282)
(11910)
农业(11606)
(11506)
(11352)
金融(11352)
(10959)
(10430)
税收(10039)
(9972)
机构
学院(197317)
大学(196093)
(101963)
经济(100010)
管理(72912)
研究(71999)
理学(60621)
理学院(60007)
管理学(59316)
管理学院(58930)
中国(58880)
(49563)
(40660)
财经(37471)
科学(36562)
(36217)
(33804)
经济学(33467)
中心(31789)
研究所(31722)
(30876)
经济学院(29864)
财经大学(27410)
北京(26920)
(25357)
(24987)
(24326)
(24311)
师范(24187)
业大(21268)
基金
项目(110259)
科学(87157)
研究(86251)
基金(80201)
(67101)
国家(66552)
社会(57356)
科学基金(56594)
社会科(54518)
社会科学(54507)
(41075)
基金项目(40240)
教育(38826)
编号(35131)
资助(34927)
(34353)
自然(32084)
自然科(31251)
自然科学(31242)
成果(30762)
自然科学基金(30683)
(26035)
(26021)
课题(24982)
重点(24501)
国家社会(23910)
(23196)
教育部(22971)
人文(22517)
发展(22421)
期刊
(125648)
经济(125648)
研究(73584)
中国(39153)
(36198)
管理(29616)
(29293)
金融(29293)
(23787)
经济研究(22333)
科学(21369)
学报(20624)
财经(19925)
业经(18148)
教育(17703)
技术(17436)
(17325)
大学(16813)
问题(16661)
学学(15894)
农业(15618)
(15155)
国际(13707)
技术经济(12051)
统计(11160)
世界(10854)
理论(10836)
经济问题(10418)
商业(10396)
经济管理(10163)
共检索到327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作培  
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货币政策南通市委党校姜作培一、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它的主旨是通过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调节投资和消费,使社会总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建平  
我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史建平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取得明显成效,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物价涨幅明显回落,经济增长进入合理区间,经济软着陆的目标基本实现。据此,社会上对放松银根的呼声又渐趋高涨,货币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作培  
收入分配以及由其形成的分配结构、分配形式,既在总量上和物质内容上受制于生产,同时又反作用于生产,对企业生产规模、效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收入分配政策的角度,研究讨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作培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政府对其开发、利用的状况,对推进一国经济的增长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源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角度,探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一经济增长方式是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变化势必受经济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作培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产业政策选择姜作培一产业政策是国家规划、干预和诱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某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优化配置,建立高效益的均衡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产业政策包含的内容很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作培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区域经济政策选择姜作培一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的旨在促进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控制地区间差距过分扩大,以协调区域关系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区域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金全  张龙  张鑫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理应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本文首先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度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一步运用SV-TVP-FAVAR模型量化分析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一定阶段波动性,但整体呈现出上升态势,其走势符合我国经济既定事实;不同阶段不同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存在冲击滞后异质性和冲击极值波动性;不同评价指标下,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调控效果存在差异,价格型货币政策为"多指标"评价体系下的最优政策选择。因此,货币当局应该合理利用不同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构建"价主量辅"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引导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高鸿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搞清楚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十分必要。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增长不是推动GDP增长的因素,但是不能否定其在反经济危机中的巨大作用;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CPI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制定货币供应量政策时,既要考虑到推动GDP增长的目的,也要受到CPI上涨的制约,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要研究均衡的利率,实际利率要向均衡利率靠近,并且要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以达到最大的资本积累量,保证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和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均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尽快改变片面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快上升。在“九五”期间,要重点推选三项经济政策:一是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使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8~9%;二是调整投资重点,增加内涵型和质量型投资;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产业结构水平来促进结构协调。同时,要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层次,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加强市场机制对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调节作用,推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并提高宏观调控机制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控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邹彦林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依据邹彦林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历了长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在建国初期,面临的是十分严重的经济短缺,为快速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必须大规模推进工业化进程。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而言,工业化就是高效率,就是对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和利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涛  
“两个转变”的决策,既重视制度前提,又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充分肯定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顺了“两个转变”相互作用的关系,极具科学性与战略眼光。从改革制度缺陷入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定能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 一、制度缺陷、技术滞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原因 1.制度缺陷是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因 我国在建国之礼,曾面临如何在缺少外援和贸易条件下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历史选择。以当时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出发,中国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带动整个经济建设,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实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为筹集发展重工业的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倪建彬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另一方面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值此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中央及时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为我们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明了方向。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已无庸讳言,笔者认为目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