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3)
2023(7647)
2022(6471)
2021(5984)
2020(5095)
2019(11331)
2018(11602)
2017(22547)
2016(12553)
2015(14333)
2014(14690)
2013(14329)
2012(13364)
2011(12248)
2010(12559)
2009(12119)
2008(11886)
2007(11092)
2006(10042)
2005(9379)
作者
(36365)
(30134)
(30131)
(28830)
(19035)
(14224)
(13765)
(11580)
(11359)
(10934)
(10298)
(9987)
(9851)
(9688)
(9552)
(9283)
(8937)
(8864)
(8835)
(8594)
(7880)
(7403)
(7370)
(6923)
(6844)
(6835)
(6793)
(6733)
(6115)
(5961)
学科
(46005)
经济(45914)
管理(40583)
(35266)
(28731)
企业(28731)
(17641)
方法(17316)
中国(17116)
(16285)
数学(14905)
数学方法(14785)
(14546)
(12649)
(11513)
银行(11495)
业经(11178)
(11058)
(9753)
金融(9746)
体制(9624)
(9274)
(9259)
贸易(9252)
(9069)
(9006)
财务(8975)
财务管理(8948)
农业(8565)
企业财务(8446)
机构
大学(183217)
学院(182528)
(76097)
经济(74305)
管理(66272)
研究(62488)
理学(55526)
理学院(54945)
管理学(54127)
管理学院(53795)
中国(49887)
(42536)
(39440)
科学(34805)
财经(31806)
(31524)
(29171)
(28545)
(28414)
中心(28157)
研究所(27798)
北京(25310)
业大(24184)
经济学(23913)
财经大学(23324)
(22890)
(22791)
(22699)
师范(22628)
农业(22166)
基金
项目(110725)
科学(86573)
研究(85395)
基金(79053)
(67847)
国家(67261)
科学基金(56632)
社会(54118)
社会科(51151)
社会科学(51142)
(43155)
基金项目(41001)
教育(39971)
(36306)
编号(35895)
自然(33791)
自然科(32921)
自然科学(32911)
自然科学基金(32312)
资助(32189)
成果(31659)
(26629)
课题(25980)
(25763)
重点(25034)
(23744)
(22969)
(22924)
教育部(22247)
国家社会(22228)
期刊
(91218)
经济(91218)
研究(60485)
中国(42367)
(33946)
(26965)
管理(26957)
学报(26574)
科学(24004)
教育(23453)
(21344)
金融(21344)
大学(20965)
学学(19612)
农业(17667)
财经(16588)
技术(15829)
业经(15188)
经济研究(14721)
(14261)
问题(12642)
(10574)
理论(9759)
国际(8899)
实践(8689)
(8689)
商业(8527)
现代(8403)
(8338)
改革(8144)
共检索到291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洪  
我国今天的经济发展甚至超出了当初改革起步时最乐观的预见。这是自1978年开始的和延续不断的体制变迁的结果。其基本方向和实质内容是市场化。已有的经济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市场取向的体制变迁能够引起经济发展。新古典经济学可以证明,在绝大多数产品和要素交易的领域中,用市场定价替代计划定价可以带来更多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新制度经济学则告诉我们,用单位交易费用较低的制度安排替代单位交易费用较高的制度安排,可以在激励、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等方面获得更高的效率。改革就是一种引起财富增长的变动。然而,体制变迁是有代价的。不仅偏离传统体制去寻找和试验新的体制安排包含着巨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翟雪玲  
作为鲜活农产品,蔬菜流通体制对于流通效率、流通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蔬菜流通体制经过了多次改革。本文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蔬菜流通体制变迁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历次蔬菜流通体制变迁的背景、改革的内容。总体上看,我国蔬菜流通体制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的改革,蔬菜流通质量和流通效率显著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胜泽  
一、财政体制变迁的阶段划分多数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到高度分权,再到中央集中与地方适度分权的演变过程。将财政体制的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统收统支"阶段(1950~1979年)、"财政包干"阶段(1980~1993年)、"分税制"阶段(1994年至今)。其中"统收统支"阶段,财政体制的本质特征是"统",地方政府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政府主体,没有相对独立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权限。叶振鹏(1992)将"统收统支"阶段的财政体制细分为六个阶段: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高度集中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云凤  闫志利  
1949年以来,我国中职教育经历了从免费到收费、从补贴到近于回归免费等政策变迁历程,政府投资层级逐渐下移,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投资体制。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中职教育投资表现出政府投入总量不足、比例偏低以及不同区域间投入不平衡等现象,以及社会投入规模较小、个人投资热情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中职教育投资体制,需要提升政府投入级别,扩大政府投入总量,积极鼓励和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中职教育,并适度减免中职教育学习者的投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部门货币需求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货币需求的重要主体。文章回顾了体制变迁中我国居民部门货币需求的变化及特点,并构建了居民部门货币需求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居民部门的长期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但金融市场波动、居民收入差距变化以及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都会对居民部门短期货币需求的波动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学敏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斌贤  
本文通过梳理1950-1998年间有关官方文献,从历史的角度叙述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迁,并分析了我国高校学术权力结构目前的状况、特征与未来走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日  
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和选拔出各级优秀领导人才,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作为一个政治文明古国,历来重视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文章从西周世袭世禄制入手,重新审视两千年来、尤其是建国后我国官员选拔与管理体制的变迁,反思其利弊,明鉴其得失,对我国当前的干部人事制度逐步走向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将大有裨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体制转换、结构变迁与就业》一书已于近期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此书写作过程中,陈秋华等作者曾请我通读书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在通读后,我感到此书是一部颇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专著,着眼全局,立意宏大,把体制、结构的变革与研究就业问题融于一炉。关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秦强  
越南在"革新开放"后一直在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预算分配体制,在财政联邦主义的影响下,其预算分配体制改革主要围绕着划分和协调中央与地方间的事权和财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等展开。预算分配体制也经历了从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走向集权的过程,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奕宏  
建国以来,由于政府目标、财政资源分配、技术进步、制度选择集合等方面因素的变化,内在地决定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从改革开放前的中央集权型"统收统支"体制到改革开放后的行政性分权型"财政包干"体制,再到目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性分权型"分税制"体制的变迁。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实际上反映着集权分权的"螺旋式上升"循环变化过程。从制度上来说,这一变迁过程具有五大特征:体制变迁选择渐进性改革策略,体制变迁采取强制变迁方式,体制变迁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的过程,中央与地方具有明显的经济理性,体制的法制化程度不高。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由行政向宪政转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建国  
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其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经济改革的成败。令人担忧的是国有企业改革目前面临严重困境,而且形势愈加严峻。其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而这显然又是和融资体制问题紧密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庞晓波  赵振全  
一、体制变动的经济效应概述 体制变动效应与一般的政策效应是两回事。一般的政策效应虽然也有扩张性与紧缩性之分,但它是以既定的体制或体制不变为前提。而体制变动效应来自于体制,通过经济主体的选择行为和经济运行过程的变化实现。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进程中,体制变动是全方位的。就主要方面讲,价格制度要转变,产权制度要转变,市场组织要转变,企业制度要转变,政府职能要转变。任何层次上的转变都表现为传统计划方式的废弃和市场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思源  朱强  李琳琳  沈琪霞  
粮食政策即为解决粮食数量与粮食价格的一种施政方针,其计划措施的得失,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巨大,且现在世界粮食的总产量虽然充足,不过在区域分配上却极为不均,若一国粮食政策错误造成国内粮食短缺,又无法及时由国际市场得到所需的粮食,则会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粮食流通政策与制度经历了反复的波折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有很多失误的地方值得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