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38)
2023(16241)
2022(13360)
2021(12394)
2020(10471)
2019(23833)
2018(23892)
2017(47015)
2016(25888)
2015(29344)
2014(29605)
2013(29281)
2012(27194)
2011(24486)
2010(25167)
2009(23957)
2008(24331)
2007(22611)
2006(20336)
2005(18610)
作者
(74795)
(62498)
(62356)
(59572)
(39951)
(29809)
(28543)
(24257)
(23556)
(22910)
(21205)
(20764)
(20093)
(19989)
(19476)
(19265)
(19060)
(18363)
(18326)
(18133)
(15707)
(15632)
(15291)
(14373)
(14282)
(14153)
(14150)
(13923)
(12693)
(12679)
学科
(110601)
经济(110462)
(99179)
管理(83456)
(80135)
企业(80135)
(49126)
方法(45953)
数学(36833)
数学方法(36464)
(34720)
业经(33932)
中国(32729)
农业(32344)
(26492)
(22606)
财务(22559)
财务管理(22508)
(21781)
贸易(21769)
地方(21335)
企业财务(21242)
(21200)
(20983)
技术(19801)
(19099)
银行(19064)
理论(18868)
(18832)
(18317)
机构
学院(379516)
大学(372284)
(161844)
经济(158415)
管理(147659)
理学(125124)
研究(124499)
理学院(123877)
管理学(122055)
管理学院(121349)
中国(100748)
(79130)
(78399)
科学(72260)
(71897)
(63807)
(61805)
财经(60849)
中心(58918)
研究所(56654)
业大(55268)
农业(55212)
(54847)
北京(49644)
(48707)
经济学(48665)
(47314)
师范(46887)
经济学院(44109)
财经大学(44105)
基金
项目(233577)
科学(184015)
研究(177554)
基金(167641)
(143178)
国家(141762)
科学基金(122246)
社会(112802)
社会科(106573)
社会科学(106544)
(93226)
基金项目(88167)
教育(80969)
(76230)
自然(75912)
编号(75413)
自然科(74070)
自然科学(74051)
自然科学基金(72760)
资助(68137)
成果(62003)
(52202)
(51997)
重点(51711)
课题(51185)
(50234)
创新(46343)
(46288)
(46173)
国家社会(45833)
期刊
(193088)
经济(193088)
研究(116390)
中国(79309)
(71256)
(64212)
管理(56476)
学报(52367)
科学(50930)
农业(47473)
(43302)
金融(43302)
大学(40828)
教育(40048)
学学(38447)
业经(36553)
技术(35066)
财经(30545)
经济研究(29240)
问题(26421)
(26344)
(25451)
技术经济(21045)
(20375)
商业(18926)
世界(18839)
现代(18525)
(18421)
理论(18222)
统计(17365)
共检索到591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军  谢飞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由此,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有效解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儒婷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核心任务,对于推动城镇化高质量的运行进而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障碍机制分析及战略意义的全面阐述,认为应从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来合理有序的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琳琳  
在我国,城镇化不仅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承载着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在我国2012年城镇人口达到7.1亿的情况下,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应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着力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用于解决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司翼  高飞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了需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二元体制障碍外,还需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成本和社会成本问题,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勇  
[目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是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主要是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发展经济学中的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是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借鉴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始终坚持把理论与实践、宏观分析与微观调研、批判与建构相结合,既注重共性与普遍性,又突出西部区域个性与特殊性。[结果]农业人口转移主要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2个部分,二者都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农业人口转移的方式主要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和农业人口从种植业向非种植业转移两种。西部地区农业人口转移应坚持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三农"现代化"四化"并重发展,一方面,要推动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转移农业剩余人口;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重视农业和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改变单向度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思维。[结论]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安排与创新,主要解决"转的进、稳得住、有保障、可持续"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勇  
[目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是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主要是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发展经济学中的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是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借鉴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始终坚持把理论与实践、宏观分析与微观调研、批判与建构相结合,既注重共性与普遍性,又突出西部区域个性与特殊性。[结果]农业人口转移主要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2个部分,二者都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农业人口转移的方式主要是农业人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红  王吉恒  
为提高城镇化质量,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我国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然而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成本困境,导致市民化进展缓慢,因此,如何消除这些困境就成为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分析,阐明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机会成本的丧失,过高的住房成本,社保费用成本承担不足,就业培训和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成本在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引发分担矛盾以及地方政府缺乏承担市民化成本的财力和动力等诸多成本困境。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够顺利实现,筹集市民化所需资金,化解各成本分摊主体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以流入地为主承担培训和教育成本,增加中央财政对流入地的转移支付,鼓励地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谯薇  云霞  宋金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融入城市,在职业、身份、价值观等方面向城市居民靠拢、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界定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论述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必要性,总结了美国和日本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完善就业培训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相关法规和搭建融合平台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园  
随着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已持续不断地涌入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着缺乏"顶层设计",法律制度不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体制不健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导致城乡两种身份在利益上的严重不平等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去考虑: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供硬性的制度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市民化的经费投入,努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卫  何雨  王树华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大举措。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以"农民非农化"+"农民工市民化"为基本路径的"两步转移"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制造了同城不同权的公民权利壁垒,导致了虚假城镇化率,限制了内需的扩大,影响了城市活力。从根源上看,在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创新依然嵌入于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利益与制度格局。为此,作者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一是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建立合理的财政分摊机制,强化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投入;三是强化输入地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红  王新军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是我国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原则,能否充分调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各方的积极参与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功推进的关键。以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机制理论为基础,从激励手段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强化制度、行为保持制度、行为归化制度五个角度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进行探讨,尝试构建有利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的激励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求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来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快速、有序推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玲杰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现阶段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文章在剖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新形势、新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度性障碍、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市民化进程滞后和调控策略选择等突出难题,提出了以坚持民生为本、突出就业导向、善用底线思维、加快制度创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等为核心内容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策略,进而从创新城市融入机制、创新协调推进机制、创新支持保障机制等入手,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沫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市民化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仍面临着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地方政府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和激励效应不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不足和城市融入水平较低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市民化过程中仍存在地方政府市民化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权益改革不协同、农村人力资本增长速度滞后于城市产业升级速度、城乡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冲突四个方面的主要矛盾。为有效解决当前市民化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主要矛盾,需要坚持“目标确立、分类施策、逐步推进、城乡联动”的基本思路,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供给,提高地方政府财力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权益流转与退出机制,重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技能培训,增加城市的包容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剑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贵州省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城镇化率分别提高到50%、43%,每年要引导60万以上农村人口进城,2020年力争实现30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的目标,并要求研究制定建立"人地钱"三挂钩机制,进一步增加人口流入地财政转移支付,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贵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丙辰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认真贯彻党中央城镇化工作部署,努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当前城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三农工作的重头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