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8)
2023(9798)
2022(8066)
2021(7222)
2020(5799)
2019(12944)
2018(12415)
2017(23170)
2016(12427)
2015(13966)
2014(13928)
2013(13940)
2012(13333)
2011(12249)
2010(12912)
2009(12340)
2008(11514)
2007(10553)
2006(9881)
2005(9520)
作者
(36473)
(29881)
(29738)
(28284)
(19244)
(14431)
(13627)
(11721)
(11421)
(10936)
(10376)
(10249)
(9831)
(9707)
(9511)
(9468)
(8822)
(8796)
(8664)
(8553)
(7933)
(7350)
(7310)
(6995)
(6950)
(6917)
(6821)
(6789)
(6259)
(5994)
学科
(55938)
经济(55877)
(34053)
管理(32359)
中国(27060)
(26390)
金融(26390)
(25983)
企业(25983)
(24721)
银行(24710)
(24123)
地方(22650)
(17663)
(15295)
业经(15173)
(14056)
方法(13554)
农业(12572)
数学(11278)
中国金融(11139)
地方经济(11133)
数学方法(11089)
(10868)
(9598)
(9452)
贸易(9432)
(9390)
(9040)
环境(8720)
机构
学院(173142)
大学(169541)
(72150)
经济(70294)
研究(65803)
管理(59576)
中国(58037)
理学(48196)
理学院(47582)
管理学(46759)
管理学院(46428)
科学(37784)
(37601)
(37452)
(33514)
中心(32308)
(30621)
研究所(29600)
(29234)
(27964)
财经(27113)
(25430)
师范(25164)
北京(24953)
(24245)
(23658)
(23542)
(23411)
银行(22645)
经济学(22210)
基金
项目(103801)
科学(80967)
研究(80671)
基金(71338)
(61018)
国家(60367)
科学基金(51175)
社会(50693)
社会科(48093)
社会科学(48084)
(43392)
基金项目(36521)
教育(36195)
(35411)
编号(33585)
自然(29961)
资助(29546)
(29311)
自然科(29215)
自然科学(29209)
成果(29076)
自然科学基金(28645)
课题(25498)
发展(24067)
重点(23946)
(23649)
(21867)
(21710)
(21183)
(20953)
期刊
(93818)
经济(93818)
研究(62370)
中国(48281)
(37389)
金融(37389)
(29551)
(28535)
教育(25696)
管理(25138)
学报(23970)
科学(22514)
农业(19108)
大学(18653)
学学(17123)
业经(16337)
技术(16181)
经济研究(14424)
财经(13636)
问题(11818)
(11718)
图书(9872)
(9762)
(9126)
(9022)
(8851)
论坛(8851)
国际(8823)
理论(8701)
世界(8256)
共检索到307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浩  
常州产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业区与城区过度分离、城区公共服务业集聚过多、城市各区服务业功能过于类同、小城镇承接城镇化人口过低、人的城镇化速度过慢于土地城镇化等问题。对此,应推进产业园与城市功能融合、城市与产业区功能融合、推进开发区与小城镇功能融合,向外疏解过载的城市功能、引导城镇化人口分流,增强城镇的产城功能、做好产业接续,以实现产城融合永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钟顺昌  李坚  简光华  
本文把一个区域中最具有城镇化因子的产业园区、城市新区和老城区作为讨论对象,以产城融合的视角来审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明确提出产城融合是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并指出基于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区、城市新区和老城区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并认为加快利于产城融合发展的制度创新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保障和内生动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彭青  赵培红  
"产城融合""产教结合"相关概念及结合方式早已为管理者、城市规划人员、学者等所了解,其对城市、产业和教育的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亦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否并如何让"城镇""产业""教育"三者融合发展成为一道新的命题。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对产业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三大产业不断向现代化、新型化迈进。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发挥着为城市提升内涵、为产业提供人才的作用,教育园区就是这三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海燕  
城镇化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显著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存在诸多弊端,譬如:体制不健全、产业机构调配不合理、资源过度浪费等问题,严重阻碍中国城乡建设进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建设开始注重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以产业为发展动力,城市为发展载体。经验表明,产业与城市有效结合的发展模式,符合新时代中国城乡建设的发展要求和特点,有利于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烽  
产城融合发展是国家级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大部分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投资乏力、发展动能不足、收支失衡、人口与产业聚集能力较弱、债务风险偏高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新区产业发展与新区建设相分离,缺乏良好的产城融合。为实现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加强新区间的协同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寻求产业错位发展;加快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破解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统筹推进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推动新区新旧动能转换;深化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补齐民生短板,统筹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强化新区城市品质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促进产城融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荣增  王淑华  
城市新区开发与建设是我国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态势,但很多新区面临着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城市社会服务设施和基本功能薄弱、新区入住率偏低、产业竞争力弱、新老城区功能衔接不够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新区产业高级化战略、社会服务强化策略以及新区有机成长的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爱萍  
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伴生出大量产业新城是产城融合问题提出的起点,新城产城融合的动力来自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互动,并实现动力循环。新城产城融合大致可划分为产城绝对分离、产城相对分离、产城无序融合、产城有序融合4个阶段。新城产城融合的本质是城市发展向人本导向转变,向人自身要动力的价值取向变化;产城融合有利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也有利于催生高效益经济动能,避免产生城市系统性风险。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产城融合的制度障碍;以产立城,夯实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底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率;补齐社会短板,提高新城承载力等路径,提高新城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波  张林栗  
通过回顾国内外产城融合的相关文献,运用耦合系统模型,对南昌经开区、南昌小蓝开发区和南昌高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发展度进行测定,以南昌高新区2006-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为样本,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拟建的龚杏产业城经济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发现,高新技术型园区产城融合的关联度和发展度优于综合型园区。因此,拟建的龚杏产业城将以高新技术型园区为发展方向,在促进产业集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产城融合的新型园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国联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和谐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温州金融业依托温州良好的经济基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随着改革的深化,温州金融业也面临着行业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融资渠道单一、信贷资金过度聚集等问题。本文在充分肯定温州金融业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深刻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前瞻性地提出了实现温州金融业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焕蕊  
产城融合是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城市的一种全新模式。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规划引导上缺乏衔接,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协调等因素致使产城脱节的矛盾突出。因此,推进产城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仍然是城市发展需要审视的重要战略问题。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便捷等特点,在缓解产城融合中行业信息不对称、资金供需矛盾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文章基于生产函数模型并引入希克斯效率项对互联网支持产城融合发展的经济作用、关联机理、实践内容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支持产城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有机系统,归属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符琳蓉  任以胜  陆林  张海洲  
"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以城兴"成为21世纪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对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耦合—协调度从互动程度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测度南通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状况,运用动态发展度和剪刀差方法解析"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南通市"港—产—城"整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持续上升,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2)"港—产—城"整体系统融合互动程度呈现出由较低到高的波动发展态势,融合发展水平经历由失调衰退到高度融合的发展历程,融合发展状况实现改善;(3)"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经历多种演化发展阶段,各阶段存在不同效果的交互胁迫作用;复合系统的剪刀差呈下降、上升交替出现的"W型"和"斜S型",发展趋势差异在缩小与扩大中反复循环,需要加强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使其接近融合发展的目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戚晓曜  
深圳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通过产城融合解决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冲突问题。本文阐述了“内城外产”和“内产外城”两种产城融合基本模式,分析了深圳产城融过程合中出现的产城融合微观化、城市功能高配化、城市中心密集化等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邻里中心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做好高新区新扩园区产城融合、将坂田街道划归龙华区管辖、稳妥推进工业区城市更新等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晓妹  何辉  
实践证明,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现实中,我国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共促共荣机制的发挥。本文从财税视角出发,研究如何通过完善财税政策,引导和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形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良性局面。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野驰  祝滨滨  
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具有较强的互动关联性。新型城镇化是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载体,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两者融合能够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城无产"和"有产无城"都割裂了两者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彼此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全方位的产业发展体系和践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亮  王振  陈钟宇  
产城融合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流模式和产业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如何推动产业区由单纯的经济空间向综合性新城空间转变,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是我国产业区转型升级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基于此,该文以上海市的虹桥商务区为例展开研究,一方面深刻地揭示了虹桥商务区的核心特征;另一方面归纳梳理了虹桥商务区在产城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就如何推进虹桥商务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也为我国其他产业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