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1)
- 2023(7118)
- 2022(5835)
- 2021(5315)
- 2020(4315)
- 2019(9534)
- 2018(9614)
- 2017(17669)
- 2016(9868)
- 2015(11097)
- 2014(11078)
- 2013(10759)
- 2012(9831)
- 2011(8962)
- 2010(9270)
- 2009(8664)
- 2008(8735)
- 2007(8380)
- 2006(7448)
- 2005(6639)
- 学科
- 管理(35548)
- 济(34429)
- 经济(34363)
- 业(26569)
- 企(23046)
- 企业(23046)
- 制(12800)
- 财(12472)
- 中国(11600)
- 农(11586)
- 环境(11301)
- 业经(10352)
- 方法(10196)
- 地方(8895)
- 体(8800)
- 数学(7893)
- 划(7808)
- 数学方法(7799)
- 学(7751)
- 体制(7455)
- 银(7212)
- 银行(7204)
- 农业(7114)
- 务(7038)
- 和(7026)
- 财务(7010)
- 财务管理(6989)
- 行(6897)
- 融(6855)
- 金融(6852)
- 机构
- 学院(135525)
- 大学(133278)
- 济(52711)
- 经济(51379)
- 管理(49571)
- 研究(46431)
- 理学(41133)
- 理学院(40674)
- 管理学(40027)
- 管理学院(39775)
- 中国(35959)
- 财(29661)
- 京(28699)
- 科学(27162)
- 江(22958)
- 所(22506)
- 中心(21886)
- 财经(21513)
- 农(20388)
- 研究所(19864)
- 经(19244)
- 业大(18353)
- 北京(18133)
- 范(18100)
- 州(17947)
- 师范(17941)
- 院(17539)
- 省(16722)
- 经济学(15985)
- 财经大学(15690)
- 基金
- 项目(88071)
- 研究(69361)
- 科学(69357)
- 基金(61539)
- 家(52746)
- 国家(52270)
- 科学基金(45030)
- 社会(43766)
- 社会科(41293)
- 社会科学(41283)
- 省(36327)
- 基金项目(32452)
- 教育(32159)
- 划(29584)
- 编号(29022)
- 自然(26750)
- 自然科(25957)
- 自然科学(25951)
- 自然科学基金(25461)
- 成果(24881)
- 资助(23705)
- 制(22913)
- 课题(21518)
- 重点(20505)
- 部(19322)
- 发(19213)
- 创(18828)
- 国家社会(17963)
- 性(17814)
- 年(17673)
共检索到220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华梅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引领和行动指南,是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导。全面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为指导,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科学构建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
山西 生态文明建设 机制构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泰岳
随着国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力度加大,以及多年来各地在信用信息归集、应用场景开发等方面的不断探索,社会信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型发展,文章以山西为例,分析了社会信用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山西社会信用体系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软基础设施建设、抓住机遇开展示范创建、培育信用企业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营商环境 征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静 王元钊
山西省娄烦县米峪镇在抗战时期所形成的优秀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弘扬党的革命精神、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能够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山西篇章提供坚实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关键词:
米峪镇 红色文化资源 文化强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家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这就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一、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已有一定基础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上升到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新章 王兰英 姜艺 贾莉 秦媛 何霄嘉 姚娜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绿色经济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制定和实施促进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以绿色经济为主驱动力的新阶段。在国际上大力推崇绿色经济的同时,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进入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的前沿创造了条件,标志着"中国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全面形成。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当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大国的双重身份所带来的"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权立枝
山西作为一个能源大省和绿色转型重省,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外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运用税收调节手段,改善山西的生态环境,促进山西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税收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明星
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的构建需注重多维并进、协同发力,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地不断优化与完善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法制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社会保障等多个保障维度,为少数民族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制度注入新的引擎动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利花 蔡英谦 刘向华
[目的]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构建以补偿标准为核心的长效耕地生态补偿机制,使耕地生态补偿真正进入可操作阶段。[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界定耕地生态补偿及其补偿机制的内涵,分析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原则、补偿主体和对象的确定、补偿标准的核算方法、补偿方式、补偿资金管理及来源、补偿机制的运作及保障措施。[结果]创新性地构建了省际和省内两个层次相结合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探讨了省内农民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弹性区间的确定方法:补偿理论值、补偿现实值,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身的财政支付能力,在该区间范围内调整补偿标准,使得补偿更为灵活,既能体现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又能反映农民的意愿。[结论]省际和省内相结合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耕地生态补偿,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助推农业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毅
近日,在新一轮环保督察启动前夕,中办、国办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确立了环保督察的基本制度框架、固化督察的程序和规范、界定督察的权限和责任。《规定》的出台,充分展现了中央推进环保督察的坚定决心,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提升到新的水平,将为依法推动环保督察向纵深发展发挥重要保障作用。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也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第一轮督察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并对20个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维
几年来,北京市房山区对山区生态林建设和管理实行"养山就业、规范补偿、以工代补、管建结合"的方针,通过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实现由"重造轻管"向"造管并重"转变、由"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转变,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推进山区林业建设,促进山区经济整体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行城乡一体化,着重解决城乡发展的政策均等、机会均等、要素均等问题。阳泉市作为探索山西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唯一一个试点市,近年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初步实践中采取了措施、取得了经验,可以为全省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乡发展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华伟 吴广泽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本文从研究财政体制机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作用出发,总结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财政体制机制成效,针对其存在问题,在合理明确事权与支出责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补偿资金激励约束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为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机制保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财政 体制机制 生态补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柯 郭晓梦 高洁
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但一些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着注重眼前忽视长远、注重上马项目忽视环境污染、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问题,导致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被打破,生态文明受到破坏。对此,必须以生态文明为本位,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污染监管力度,走有选择的、符合生态文明承接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玉庆
在继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们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针对当前环境形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建霞 周咏梅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下,财政预算管理特别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应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与公众关注焦点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实践中应通过建立生态绩效预算,开展生态预算绩效评价,逐步建立生态资金环境管理约束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促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生态绩效管理的协同机制,确保绩效管理具有刚性约束。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环境损害、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