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
- 2023(671)
- 2022(420)
- 2021(431)
- 2020(310)
- 2019(730)
- 2018(689)
- 2017(1197)
- 2016(718)
- 2015(727)
- 2014(718)
- 2013(729)
- 2012(812)
- 2011(758)
- 2010(773)
- 2009(676)
- 2008(696)
- 2007(731)
- 2006(621)
- 2005(494)
- 学科
- 济(2340)
- 经济(2339)
- 中国(1604)
- 地方(1369)
- 管理(1268)
- 教育(1052)
- 研究(967)
- 农(932)
- 工作(882)
- 理论(792)
- 学(755)
- 业(741)
- 业经(693)
- 教学(687)
- 地方经济(668)
- 发(644)
- 农业(636)
- 和(635)
- 图书(530)
- 书馆(517)
- 图书馆(517)
- 发展(485)
- 技术(483)
- 展(482)
- 企(456)
- 企业(456)
- 学校(448)
- 建设(430)
- 环境(429)
- 学法(423)
- 机构
- 大学(8974)
- 学院(7769)
- 研究(3689)
- 管理(2652)
- 中国(2486)
- 济(2438)
- 经济(2347)
- 京(2330)
- 科学(2172)
- 理学(2024)
- 理学院(1983)
- 教育(1982)
- 管理学(1936)
- 管理学院(1912)
- 范(1891)
- 师范(1873)
- 江(1647)
- 中心(1613)
- 所(1594)
- 师范大学(1574)
- 北京(1530)
- 院(1508)
- 研究所(1413)
- 图书(1402)
- 书馆(1363)
- 图书馆(1363)
- 财(1345)
- 技术(1252)
- 省(1229)
- 农(1219)
共检索到16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永红 刘伟庆 欧阳平凯
产学研结合是学科基地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学科基地是学科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南京工业大学积极推进产学研互动,打造出"三个层次"、"三种模式"的规模化、多元化学科基地,增强了学科实力,在取得重大学术成果的同时,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
产学研 学科基地 学科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煜昊 寇清杰
依托多学科知识,构建更为健全的学科体系。吸收多学科知识,拓展更为完善的德育内容。融合多学科知识,创新更为科学的德育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秋儿
大学科研服务是指大学从自身的职能出发,以可应用的知识产品为内容进行的生产、应用等直接服务社会的资源整合活动过程的总称。它不同于以人才培养为内容的服务,有其内在发展的规律和逻辑,大学科研服务组织是大学科研服务经历了服务理念化阶段、产学研合作阶段之后,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发展到组织化阶段的产物。它是在大学科研服务活动过程中,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景泰 胡卫东
大学科技园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在建设大学科技园方面进行了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大学科技园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呈现出良好的壮大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大学科技园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大学科技园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祖德
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大学从深层次上看更是一种人文观念、科学精神和学术制度的融合,这种特殊的融合使大学几百年来一直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其中以大学的学科性尤为显著。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同学科的集合,才能集中体现大学的人文观念、科学精神和学术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裴钢
当今世界的重大科学问题、国家或社会的重大需求,往往是复杂的、覆盖面广,超越了单一学科或是单一研究实践领域的范围,尤其是作为全球发展核心议题的应对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寻找解决途径。目前,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新热点。大学作为创新理念的发源地、科学探索的先行者,理应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洪 李超玲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有关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后尝试对大学科技园进行了概念的厘清和本质的界定;并从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以及文化创新能力角度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最后,文章对大学科技园的未来进行了简单描绘。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知识创新网络 发展战略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薇
情报活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孕育了内涵丰厚、影响深远的情报思想,《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情报思想,开启了中国情报学研究的先河,迄今仍被国内外情报界奉为经典。1956年,周恩来、聂荣臻、张爱萍等先辈们将科技情报工作的功能定位为"耳目、尖兵、参谋"。之后,航空科技情报研究所、中科院情报研究所以及其他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海民 徐海娇
当前,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学术研究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学科发展日臻成熟,问题聚焦本土创生、关注现实,学术队伍不断优化、协同创新,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教育理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一)坚守学科立场重构教育学的学科立场,要求教育研究恪守独特的价值取向、厘定研究的问题域、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以此培育教育学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秀华 杨永光 倪翠玲 区雨齐 雷博
总结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2020年医学科技创新实践做法及面临的挑战。医院通过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技创新,引育高层次人才、加强梯队建设,加强平台建设、增强创新保障,以及深化科研合作、加强学术交流,在医学科技创新发展上取得良好进展,但仍存在低水平重复研究、高层次人才不足、缺乏国家级科研平台及学术影响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提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靶向培育高层次人才、培育国家级科研平台、提升学术影响力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医院医学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长军 张建明
为了更好地规划发展调整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提出了基于沿海,服务沿海,发展沿海的学科专业优化策略,创建沿海地区特色的品牌专业。由于沿海特色,能加强高职院校的生存力与竞争力,所以研究沿海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对沿海经济发展特别是沿海农业、渔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江苏沿海地区 高职 专业 优化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寿其
高等教育的历史表明,一所大学创新知识的生产能力、转化能力及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的大小,根本上取决于这所大学学科水平的高低。国内外一流大学之所以一流,首先是因为它们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并通过高水平的学科,引领学科前沿,集聚高水平的教授与创新团队,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和浓厚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宁
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家电产业集团。在国家有关政策引导下,荣事达围绕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开发进行双创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荣事达双创模式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成为全国双创典范。荣事达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中心,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示范基地。2017年,荣事达双创中心入选国务院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成为安徽省唯一、全国智能家居行业唯一的连续获得五项国家级荣誉的双创中心。
关键词:
管理创新 大企业双创 基础性创新 荣事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占华 康若祎 潘宏志 刘国瑜 陈金彦 罗英姿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推进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要求。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支撑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助推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有效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践中,还存在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协同推进的认识有待提高、制度框架尚未形成、管理举措未能落实等问题。南京农业大学通过研究与实践,采取了促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推进的五个主要举措,促进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机结合,以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助推了学校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关键词:
学科建设 研究生教育 协同推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崇实
近几年,厦门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创新发展、服务发展、持续发展,抓住发展机遇,明确发展方向,发挥区位和学科优势,促进协调发展,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