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2)
2023(6777)
2022(5278)
2021(4713)
2020(4059)
2019(8682)
2018(8495)
2017(16460)
2016(8586)
2015(9427)
2014(9266)
2013(9417)
2012(8345)
2011(7045)
2010(7399)
2009(7159)
2008(7478)
2007(6871)
2006(6092)
2005(5807)
作者
(23879)
(20198)
(19935)
(18668)
(12965)
(9400)
(8918)
(7666)
(7472)
(7270)
(6773)
(6683)
(6678)
(6285)
(6221)
(5989)
(5926)
(5753)
(5636)
(5590)
(4959)
(4863)
(4840)
(4606)
(4580)
(4463)
(4437)
(4336)
(3987)
(3847)
学科
(67510)
(65454)
企业(65454)
管理(47527)
(45158)
经济(45102)
业经(23866)
(19886)
方法(18042)
(17808)
(16816)
财务(16813)
财务管理(16804)
企业财务(15894)
技术(15347)
农业(13983)
(11870)
企业经济(11737)
(11052)
数学(10912)
数学方法(10879)
经营(10580)
(10480)
技术管理(10316)
(10298)
中国(9858)
理论(9388)
(9160)
体制(8428)
决策(8407)
机构
学院(130226)
大学(122264)
(60279)
经济(59388)
管理(58952)
理学(50168)
理学院(49813)
管理学(49494)
管理学院(49244)
研究(36902)
中国(32092)
(29496)
(25045)
财经(22491)
(21301)
(20998)
(20350)
科学(19581)
商学(18156)
商学院(18009)
(17682)
经济学(17175)
中心(16993)
业大(16700)
经济管理(16416)
农业(16213)
(16208)
财经大学(16206)
北京(15609)
经济学院(15578)
基金
项目(79442)
科学(65552)
研究(62374)
基金(58717)
(48859)
国家(48304)
科学基金(44520)
社会(41853)
社会科(39813)
社会科学(39802)
(33021)
基金项目(31131)
自然(27166)
自然科(26593)
自然科学(26585)
教育(26454)
(26435)
自然科学基金(26212)
(25227)
编号(24624)
资助(22515)
(21490)
创新(18973)
成果(18420)
(18231)
(17977)
国家社会(17456)
(17431)
重点(16987)
(16251)
期刊
(73968)
经济(73968)
研究(38742)
管理(28804)
(27982)
中国(27135)
(20921)
科学(15175)
业经(15093)
农业(14565)
技术(14516)
(12177)
金融(12177)
财经(11774)
学报(11720)
经济研究(11192)
(10327)
技术经济(10289)
(10273)
大学(10197)
学学(9989)
财会(9571)
问题(9030)
教育(8291)
现代(8291)
科技(8158)
商业(7639)
会计(7630)
经济管理(7619)
世界(7605)
共检索到203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柯思  
一、当前企业科技进步的现状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是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共同任务。几年来,在改革的推动下,90%以上企业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科技进步环境,增强了企业科技进步的动力和意识。据有关单位抽样分析,有79.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实行经济责任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为发挥企业科技进步的主动性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有79.3%的企业比上年度增加了技术开发经费;有94.2%的厂长认为,从发展的观点看,企业必须拥有自已的技术开发机构;有92.3%的企业准备加强现有的技术开发机构。但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中投入的增长速度快于产出的增长,整个经济仍未摆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小宁  
大中型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不应单靠计划的办法,必须引入市场观念,竞争机制。本文提出九点断想,以期抛砖引玉。1、在企业内建立技术开发基地。企业内的技术开发基地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雏型。基地应根据本企业特点和在经济框架中的位置,确定发展方向。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使之实用化,开发出生产设备,积累工艺经验,制订产品标准,培训操作人员。一旦条件成熟,立即使成为企业更新换代的源泉。大专院校、研究所的技术开发→中试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辛金志  
本文以企业科技进步为视角点,认为目前企业科技落后,制约了产品质量提高,只能是价高质次;制约了新产品开发,只能是“复制古董;”制约了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只能是量大值低。文章分析了目前企业科技落后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的策略,并指出:企业科技进步不走在前头,企业活力就无从谈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亦政  
对促进纺织行业大中型企业科技进步的探讨俞亦政中国纺织总会科技发展部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纺织基本建设和生产上飞速发展,主要纺织品生产能力进入世界的前列,其中纱、布、蚕丝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化学纤维产量居世界第四位;其次,基本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卞桂斌  
国营大中型企业在十年改革开放中,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做了很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就总体而言,国民经济建设尚未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国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主要矛盾是产品品种、质量还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品种、质量不适应,产品成本高,又是企业素质低下的表现,而素质低,其中最核心的是技术落后,技术落后既包括硬件落后,也包括软件落后。我们搞经济建设不能脱离这个技术基础的现实。当今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成就。现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质武  
推进技术进步与深化体制改革,是振兴我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事。也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两项重大任务。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强调:“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由此可见,这两大任务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大中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00多个大中企业,尽管它们在数量上只占全国工业企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戚宁森  屈顺和  刘峰兰  
纵观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竞争的焦点日益集中到科学技术上,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谁重视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的主动权;离开了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只能停滞在低层次上徘徊。我们根据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中存在的一些难点,试就税收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搞活大中型企业做初步探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我们现在解决国企“脱困”问题面对偏紧的经济大环境,虽然国企“脱困”工作有相当难度,但也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从近期来看,宜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力度,集中力量解决好国企面临的人、财、物等问题。从远期看,应逐步解决国企的市场定位,实现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使国企从整体上摆脱困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小惠  阎长乐  娄雪松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路黄小惠,阎长乐,娄雪松本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国有大中型企业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在外部环境逐步改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国刚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如何认识股份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股份制并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方面。对此,笔者难以认同。 认识股份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地位,首先要认识国有制。国有制名义上是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制中的“国家”并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指“政府”,因此,“国家所有”实质是政府所有,国有企业实质为政府所有的企业。政府所有,不免造成几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问题发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培新  
随着治理整顿的结束,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以搞活大中型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中心环节的第二阶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历了三次转折:①首先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缓解了“洋跃进”所带来的困难,改善了市场供应,为改革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②紧接着开始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迅速发展了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城乡个体户、私人企业也相继兴起,形成多种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一、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分析上海现有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793个,职工156.67万人,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7.8%和职工数的41.8%。1990年,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585.1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5.3%;利税总额134.79亿元,占全市工业利税总额的66.7%;实交利税117.75亿元,占全市工业实交利税的74%;年末固定资产原值563.1亿元,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71.5%。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路宝锐  张希儒  高景良  
(一)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表现是: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亏损增加;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固定资产老化现象严重;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负担加重;企业留利降低,发展后劲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宏观调控政策失当、外部环境不利等因素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养琰  
深层原因之一:财产约束机制弱化 多年来,人们都在苦苦地思索着:我国的国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营企业活力不大和效益不高的原因究竟何在呢?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从表象上看,可以说上许多条,诸如:经营管理不善;技术设备落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原材料紧缺;资金不足;税、券、费、摊派过重;市场疲软;分配不公;企业的短期行为;职工素质不高和主人翁地位不强、积极性不大;领导班子不和;如此等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迎泽  
一、国营大中型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一) 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共同要求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应走国际化的道路。自60年代下半期,企业国际化已不冉是西方发达国家特有的现象,而渐成为遍及世界的一股潮流。进入80年代后,尽管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