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1)
- 2023(12827)
- 2022(10988)
- 2021(10409)
- 2020(8457)
- 2019(19601)
- 2018(19615)
- 2017(37412)
- 2016(20769)
- 2015(23342)
- 2014(23608)
- 2013(22950)
- 2012(21032)
- 2011(18976)
- 2010(18907)
- 2009(16989)
- 2008(16495)
- 2007(14572)
- 2006(12822)
- 2005(10754)
- 学科
- 济(77582)
- 经济(77484)
- 管理(58830)
- 业(51097)
- 企(42787)
- 企业(42787)
- 方法(33541)
- 数学(28438)
- 数学方法(28116)
- 中国(24550)
- 农(21804)
- 财(19276)
- 地方(19102)
- 学(18599)
- 业经(17855)
- 制(15729)
- 理论(14863)
- 农业(14021)
- 和(13451)
- 环境(13449)
- 教育(12695)
- 体(12053)
- 技术(11776)
- 贸(11719)
- 贸易(11712)
- 务(11670)
- 财务(11592)
- 财务管理(11568)
- 银(11466)
- 银行(11420)
- 机构
- 大学(284251)
- 学院(282889)
- 管理(112213)
- 济(103967)
- 经济(101221)
- 理学(96854)
- 研究(96354)
- 理学院(95712)
- 管理学(94018)
- 管理学院(93505)
- 中国(69701)
- 京(62191)
- 科学(61897)
- 财(48561)
- 所(47869)
- 农(46756)
- 业大(43855)
- 研究所(43752)
- 中心(43340)
- 江(41977)
- 范(39634)
- 师范(39237)
- 北京(39181)
- 财经(38291)
- 农业(36487)
- 院(36287)
- 经(34815)
- 州(34301)
- 技术(32311)
- 师范大学(31694)
- 基金
- 项目(199043)
- 科学(155213)
- 研究(146943)
- 基金(141539)
- 家(123680)
- 国家(122594)
- 科学基金(104725)
- 社会(89876)
- 社会科(84801)
- 社会科学(84777)
- 省(78710)
- 基金项目(75979)
- 自然(68437)
- 教育(67727)
- 自然科(66786)
- 自然科学(66769)
- 划(66467)
- 自然科学基金(65521)
- 编号(61300)
- 资助(57055)
- 成果(50462)
- 重点(44285)
- 课题(43056)
- 部(42915)
- 发(42060)
- 创(40955)
- 创新(38157)
- 科研(37581)
- 项目编号(37461)
- 大学(36680)
共检索到415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鹰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城市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治理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高度,为我们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来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张绘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任务的实现。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增强执行力。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应转变以往一提国家任务就是财政资金支持、就是加大项目建设的传统思维方式,按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以推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翊亮 郭文波
协同治理模式与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逻辑一致性,梳理信用体系建设在政府部门间协同治理,政府与市场主体、政府与社会组织、中央与地方协同治理等模式下的实践探索,可以得出结论,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应强化牵头部门推进协同治理的主导地位,加强制度供给与制度创新,加强信息共享与信息共用,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等。
关键词:
协同治理 信用体系建设 信息共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鹏超 李杰
章程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题中应有之意,是高职院校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章程制定(修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本千篇一律、修订不够及时、不能够很好地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在执行上仍有欠缺。解决的办法是:章程的制定与修订要突出政治方向、因校制宜、规范科学,并在执行中完善章程。高职院校以章程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建设路径是:形成制度体系,推动学校规范平稳运行;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学校科学民主运行;凝练核心价值理念,推动学校特色优质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章程建设 治理体系 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在治理理念下,要转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健全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创新高等教育评估机制,实现管办评分离,从而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特色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转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少南
高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深刻理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把握完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基本原则,顺势而为、强化特色、开拓创新,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实现治理效能的转化。
关键词:
高校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辉
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以农转非新移民构成的城市拆迁安置社区是外在宏观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拆迁安置社区的治理格局,实质就是社区内治理主体运行机制的交互表现。通过重庆的实证研究发现,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作为城市拆迁安置社区治理体系的核心主体,在社区运行机理中分别承担了代理人、合伙人和代言人的角色,社区内"三驾马车"基于利益彼此协调以达到权力的相互强化,从而维持社区内权力结构的平衡状态。城市拆迁安置社区要实现治理的精细化,应以协调与合作为原则,重塑社区治理主体的角色与功能,构建"小联合,大网络"的协作机制,通过治理结构的优化和制度创新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促进城市拆迁安置社区的良善治理。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拆迁安置社区 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玲
我于1988年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近三十年执业生涯见证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风风雨雨。2013年当选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实现了参政议政和专业服务的良性发展,专业立足,诚信为本,全方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下面是几点感受和心得。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决定着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四年的省人大常委任上,了解和熟悉了国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玲
我于1988年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近三十年执业生涯见证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风风雨雨。2013年当选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实现了参政议政和专业服务的良性发展,专业立足,诚信为本,全方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下面是几点感受和心得。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决定着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四年的省人大常委任上,了解和熟悉了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丽君
社区建设是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力,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宗旨。本文以甘肃兰州为例,探讨其社区建设的经验和不足,指出明确两个关系即明确城市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关系、明确政府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能定位;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横向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网络是推进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区建设 社区服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璐瑶 葛顺奇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新近发布的《2017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小幅下降2%,为1.75万亿美元,其中流入新兴经济体的FDI更是下滑14%,跌至6460亿美元。同时,外国直接投资出现回流至欧美发达国家的明显趋势。尽管这个降幅较此前预计的10-15%乐观,但是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的不确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璐瑶 葛顺奇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新近发布的《2017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小幅下降2%,为1.75万亿美元,其中流入新兴经济体的FDI更是下滑14%,跌至6460亿美元。同时,外国直接投资出现回流至欧美发达国家的明显趋势。尽管这个降幅较此前预计的10-15%乐观,但是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的不确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沛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有力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大幅提升。进入新型城镇化"下半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有效应对城镇化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我国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任务。对城市"生命体征"进行细致"把脉"可以发现,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提升、疫情和极端气候冲击加深、人口快速流动、部分城市落户门槛较高、社会多元化等对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带来多方面挑战。针对新型城镇化"下半场"的新要求,应充分发挥制度和技术优势,着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能力、共建共治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行稳致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鸿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时代的加速到来,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并深刻改变我国城市社会的治理体系。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并着重强调"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可以变得更聪明。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