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
2023(617)
2022(411)
2021(337)
2020(236)
2019(518)
2018(466)
2017(560)
2016(290)
2015(291)
2014(316)
2013(354)
2012(327)
2011(363)
2010(357)
2009(326)
2008(259)
2007(242)
2006(265)
2005(166)
作者
(943)
(866)
(811)
(778)
(570)
(407)
(357)
(333)
(320)
(315)
(291)
(290)
(261)
(260)
(248)
(246)
(245)
(237)
(214)
(212)
(209)
(208)
(205)
(199)
(196)
(195)
(194)
(191)
(181)
(180)
学科
(3668)
农业(2671)
(2405)
经济(2403)
(1543)
业经(1542)
农业经济(1463)
(1114)
发展(1034)
(1033)
建设(941)
经济建设(882)
地方(822)
中国(772)
人口(651)
(647)
劳动(647)
农业劳动(641)
动力(623)
劳动力(623)
农业人口(621)
(613)
农村(611)
农民(555)
土地(555)
工作(528)
(512)
收入(509)
(495)
农民工(452)
机构
学院(5382)
大学(4714)
(2082)
经济(2020)
研究(1919)
(1902)
管理(1898)
理学(1626)
理学院(1612)
管理学(1575)
管理学院(1568)
中国(1410)
农业(1296)
科学(1069)
业大(964)
中心(950)
(931)
(892)
(857)
(843)
(834)
(804)
(799)
师范(796)
发展(785)
(784)
农业大学(765)
研究所(758)
社会(728)
(677)
基金
项目(3711)
研究(3247)
科学(2932)
基金(2525)
社会(2277)
社会科(2096)
社会科学(2096)
(2083)
国家(2050)
科学基金(1766)
(1667)
(1647)
编号(1502)
基金项目(1306)
(1300)
教育(1194)
(1158)
成果(1124)
(1102)
(1039)
课题(1004)
国家社会(946)
发展(903)
(895)
(892)
(888)
(853)
(796)
农村(787)
社科(784)
期刊
(3739)
经济(3739)
(3170)
农业(2241)
中国(1714)
业经(1480)
农业经济(1299)
研究(1295)
科学(957)
学报(876)
农村(806)
(806)
大学(789)
学学(780)
(634)
社会(629)
(613)
农村经济(587)
社会科(587)
社会科学(587)
(543)
问题(469)
教育(467)
(429)
金融(429)
业大(420)
经济问题(415)
农业大学(412)
管理(371)
资源(329)
共检索到8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玮  
统筹城乡是中国发展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从中国当前的实际看,统筹城乡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此必须建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农业生产发展激励机制、农村建设投入机制、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以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要加强城乡要素流动,但要素流动不应成为对农业削弱、对农村的蚕食、对农民的剥夺。城乡要素流动要坚决保护好耕地,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贯成  
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促进要素在市场原则下的自由流动,以及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家庭财富,土地制度的改革成为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土地问题现代农业发展与农地经营规模狭小矛盾的普遍性。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意味着现代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更意味着要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但由于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难以实现,农村社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晨  吴克宁  刘新卫  
党的十八大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就土地整治工作而言,即要进一步巩固以土地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发展平台,不断强化农业现代化基础、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整治内涵、外延的深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玲华  
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因此,要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统筹城乡的基本任务,采取综合有效措施,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晓冰  
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决策的基本要求是城乡互通、城乡协作、城乡协调、城乡融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具有特点不尽相同的阶段性,困难点在农村社会,根本在于体制和机制,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本文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城乡劳动就业与人口布局等问题作一些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三大部署为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要通过整合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快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加强城乡旅游合作以及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来推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池芳春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同步发展主要是人口与乡村建设用地指标的同步城镇化。乡村建设用地指标的城镇化,可通过地票等交易平台,帮助进城农民筹措定居资金,以弥补高房价拉动的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红  
实践证明,农村土地流转能促进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促进农民更新观念和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在总结成都市温江区通过建立健全规模经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农民承包地实测确权颁证工作及加大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政策扶持力度等举措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流转纠纷、流转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绍史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就提出"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搞好土地建设。"1999年新修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陆百甫  
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培育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和有力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正确运用财政政策,良性地运用预算、税收、转移支付、国债发行等财政手段,对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经济社会协调运行,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利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诗柱  杨洁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 ,说明我国的“三农”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矛盾综合体。破解它需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形势特点和中央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确立城乡一体、“三农”优先的指导思想 ,统筹推进系统化、深层次、综合性的体制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谷有利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年龄、体力、吃苦耐劳等方面仍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单一、经济意识淡薄、适应岗位转换能力差的缺陷,已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城乡流动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城乡统筹视野重构农民工培训机制,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彭京华  
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对统筹制度保障机制提出了政策性措施与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红宇  
城乡统筹,要求以政府行为为主导,通过统筹方式处理好新时期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工农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善于观察、认真分析,调整政策思路。从此角度出发,本文对城乡统筹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首先,城乡统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初级阶段重点应该是支持产业的发展,主要注重效率,经济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后,城乡统筹的重点则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其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除了要关注劳动力流动现象外,更要关注产业转移问题,实现劳动力大范围流动向产业大区域、大规模转移过渡,使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这是重要的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