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4)
- 2023(5839)
- 2022(4827)
- 2021(4676)
- 2020(3946)
- 2019(9014)
- 2018(9124)
- 2017(16899)
- 2016(9800)
- 2015(10598)
- 2014(10822)
- 2013(10519)
- 2012(9717)
- 2011(8872)
- 2010(9236)
- 2009(8499)
- 2008(8667)
- 2007(7507)
- 2006(6949)
- 2005(6646)
- 学科
- 济(38623)
- 经济(38566)
- 管理(25226)
- 业(24026)
- 企(20084)
- 企业(20084)
- 方法(13979)
- 制(13526)
- 财(12730)
- 数学(12210)
- 中国(12101)
- 数学方法(12034)
- 学(11353)
- 农(10676)
- 体(9759)
- 银(8646)
- 银行(8634)
- 体制(8524)
- 业经(8359)
- 行(8322)
- 土地(8231)
- 地方(7863)
- 融(7834)
- 金融(7834)
- 结构(6607)
- 务(6598)
- 财务(6585)
- 财务管理(6566)
- 农业(6551)
- 企业财务(6384)
- 机构
- 大学(133308)
- 学院(130779)
- 济(54055)
- 经济(52847)
- 研究(50240)
- 管理(46538)
- 中国(39643)
- 理学(38915)
- 理学院(38375)
- 管理学(37638)
- 管理学院(37354)
- 科学(30223)
- 财(30177)
- 京(29543)
- 所(26019)
- 农(25141)
- 研究所(23338)
- 中心(23096)
- 江(22959)
- 财经(22201)
- 经(20147)
- 业大(19612)
- 农业(19426)
- 北京(18815)
- 范(18735)
- 师范(18493)
- 院(18463)
- 省(18175)
- 经济学(17388)
- 州(17272)
- 基金
- 项目(83353)
- 科学(65787)
- 基金(61068)
- 研究(60037)
- 家(54277)
- 国家(53826)
- 科学基金(45395)
- 社会(38610)
- 社会科(36620)
- 社会科学(36610)
- 省(31757)
- 基金项目(31415)
- 自然(29329)
- 教育(28686)
- 自然科(28631)
- 自然科学(28620)
- 自然科学基金(28152)
- 划(27477)
- 资助(25394)
- 编号(23124)
- 成果(20454)
- 重点(19442)
- 部(19367)
- 性(17813)
- 发(17572)
- 课题(17534)
- 创(16846)
- 国家社会(16450)
- 教育部(16438)
- 创新(15923)
共检索到217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发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土地资源既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也是市场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之一。通过哪些土地供给政策措施,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克强 郑旭 张冰松 刘红梅 冯广京 胡国俊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出发,明确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分类,通过总结浙江、深圳和上海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分析当前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提出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1)政策供给的不足;(2)土地供应的政府垄断地位;(3)城乡二元发展体制限制农村土地作为资产和资本的属性;(4)土地市场供给机制的不完善。研究结论:(1)加大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供给力度;(2)打破政府垄断供应局面,实现土地供应主体多元化;(3)建立健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璠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资源约束,国内农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农产品出现了"三量齐增",部分农产品短缺、部分过剩,大多数农产品质量难以过关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结构、降成本、提品质、促改革、强安全、补短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
农业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元 王梓宸
当前,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地区竞争能力下降,传统产业衰退趋势明显,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难题。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工业基础良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潜力巨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大力支持,"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优势。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力度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支持创新驱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传友 向姣姣
文章在阐释、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含义、理论渊源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如下建议:(1)调整改革思路,从过去突出强调需求侧改革转变到供需平衡性改革上来;(2)优化供给侧劳动力要素配置;(3)优化供给侧土地和资本要素配置;(4)加大供给侧创新力度;(5)从政府层面增加制度性供给。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陆 王晓艳
该文认为,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对标国际一流城市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上海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亟待提高,经济结构调整亟需加快,政府管理方式迫切需要转变。该文提出,上海地方政府必须深刻认识上海在执行中央"三去一降一补"方针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建议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上海经济转型升级和增长动能的新旧转换,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和科创中心两大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上海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为中国经济的整体提质增效作出新贡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杜志雄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跟不上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根基面临严重侵蚀,农产品价格和农业产业组织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日趋突出,农业在生态和社会上不可持续的问题迅速加剧,以及农业创新要素进入和创新能力成长的难度较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走出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等同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政府工作部署裁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轻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速战速决等误区。科学选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即促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的转型;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培育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引导涉农平台经济有序发展并发挥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领航作用;全面深化涉农产权和要素市场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璠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资源约束,国内农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农产品出现了"三量齐增",部分农产品短缺、部分过剩,大多数农产品质量难以过关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结构、降成本、提品质、促改革、强安全、补短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
农业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思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杜志雄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跟不上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根基面临严重侵蚀,农产品价格和农业产业组织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日趋突出,农业在生态和社会上不可持续的问题迅速加剧,以及农业创新要素进入和创新能力成长的难度较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走出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等同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政府工作部署裁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轻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速战速决等误区。科学选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即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元 王梓宸
当前,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地区竞争能力下降,传统产业衰退趋势明显,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难题。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工业基础良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潜力巨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大力支持,"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优势。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力度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支持创新驱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风田
2016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解决农业在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本文结合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有关“三农”工作的指示,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心由“量”向“质”转移、产业链重塑、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风田
2016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解决农业在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本文结合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有关"三农"工作的指示,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心由"量"向"质"转移、产业链重塑、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邓娜 董志勇 陈丹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挑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治理良方。我国已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外开放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对外开放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市场是牵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但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规划作用和调节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并不断成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同样都是改革的目标,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转变观念,如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等;要关注消费变化,以准确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重在预调、微调、结构性调,有重点地因地精准"滴灌";要特别鼓励创新、创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宏观调控 创新 创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市场是牵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但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规划作用和调节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并不断成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同样都是改革的目标,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转变观念,如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等;要关注消费变化,以准确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重在预调、微调、结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宏观调控 创新 创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