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1)
- 2023(8719)
- 2022(7283)
- 2021(6409)
- 2020(5057)
- 2019(11341)
- 2018(11289)
- 2017(20933)
- 2016(11363)
- 2015(12784)
- 2014(12985)
- 2013(13050)
- 2012(12865)
- 2011(12137)
- 2010(12825)
- 2009(11935)
- 2008(11671)
- 2007(10580)
- 2006(10188)
- 2005(9872)
- 学科
- 济(73661)
- 经济(73597)
- 管理(28650)
- 业(26126)
- 地方(25063)
- 中国(21833)
- 企(18547)
- 企业(18547)
- 农(17151)
- 方法(16954)
- 地方经济(15614)
- 业经(15447)
- 数学(14329)
- 数学方法(14205)
- 学(13319)
- 农业(12089)
- 制(11902)
- 融(11703)
- 金融(11703)
- 发(11679)
- 银(11511)
- 银行(11501)
- 行(11300)
- 财(10115)
- 环境(10037)
- 贸(9229)
- 贸易(9212)
- 易(8722)
- 发展(8587)
- 展(8552)
- 机构
- 学院(170459)
- 大学(168996)
- 济(81534)
- 经济(79831)
- 研究(70398)
- 管理(57827)
- 中国(54843)
- 理学(46745)
- 理学院(46113)
- 管理学(45454)
- 管理学院(45119)
- 科学(39743)
- 京(37612)
- 财(37252)
- 所(36776)
- 研究所(32477)
- 中心(31108)
- 江(29966)
- 农(28172)
- 财经(27243)
- 经济学(25885)
- 北京(25212)
- 范(25197)
- 院(25025)
- 师范(24979)
- 经(24380)
- 省(24107)
- 州(23873)
- 经济学院(22757)
- 科学院(21376)
- 基金
- 项目(98363)
- 科学(76713)
- 研究(75859)
- 基金(68193)
- 家(58643)
- 国家(58084)
- 社会(49230)
- 科学基金(48512)
- 社会科(46689)
- 社会科学(46682)
- 省(39837)
- 基金项目(34411)
- 教育(33661)
- 划(32572)
- 编号(30502)
- 发(28891)
- 资助(28332)
- 自然(27377)
- 自然科(26663)
- 成果(26660)
- 自然科学(26658)
- 自然科学基金(26153)
- 发展(24123)
- 展(23721)
- 课题(23445)
- 重点(22937)
- 部(21103)
- 国家社会(20382)
- 创(19800)
- 性(19327)
共检索到305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新前
本文认为,资源和环境制约已成为四川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障碍,四川应推进循环经济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当前,四川应在产业结构调整、矿产资源开发、高消耗高污染工业生产、城市污染治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土地利用管理、农村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依靠观念、体制、管理和技术创新,推进循环经济迅速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谯薇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倡导人与环境和谐并存,因此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其次概述了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情况;最后依据四川省现状,阐述了四川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并借鉴国内外已有成功经验,提出了推进四川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绿色GDP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蜀文
文章对1995年以来四川经济发展形势的总体判断是: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微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确保四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并进入良性循环,今后经济工作的决策取向应当为:1.切实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农业增产增收;2.加强企业管理,狠抓产品结构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3.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勇
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全面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法对四川省农业资源的情况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四川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3种发展模式。挖掘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循环经济技术水平薄弱、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成本较高、农村劳动力匮乏等瓶颈问题。并提出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努力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治污理念等加快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四川省及其他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钊,余大富
一、建设四川生态大省的有利条件四川在全国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条件、特殊的社会文化历史,孕育了四川特殊的生态特点,使其拥有建成我国生态大省的良好基础和条件。1.生物种类多,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有一定基础四川自然条件复杂,垂直自然带发育,因此植物群落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过杰
四川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战略思考过杰本文较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近年来四川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及其与沿海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四川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对策思路。文章认为,“九五”期间是四川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在稳定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建华
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路径,是金融支持的重要方面。本文从金融角度调查丰城市循环经济,归纳其金融支持方略,审视金融支持障碍,研讨金融支持对策,以求为金融支持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金融支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晓强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的一年里,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金融运行的形势和规律,转变工作理念,推动金融工作上新台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爽英 唐小我
介绍了用SPSS进行基于因子分析的聚类实证研究依据;进而探讨基于因子分析的四川省各地级市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实证研究过程和结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耀辉 刘强 熊鹰 何鹏 杜兴端 李晓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农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现实路径。四川作为全国农业大省,面源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尤为突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四川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基于四川省省情筛选了17个测评因子,采用BPEIR概念模型,结合德尔菲法(Delphi)及主层次分析法(AHP)评价21个市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及障碍度。结果显示,根据四川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将21个市州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发展指数>1. 2)包括甘孜州、资阳市、成都市、宜宾市;第二梯队(1<发展指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罗孝银
四川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重建20多年来,始终追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在提高经济信息质量、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四川省中介服务领域的中坚力量,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席贤
加快四川经济发展的策略胡席贤今年以及第九个五年计划,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转轨,增长方式的变型,对外开放的扩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企业组织结构的重组,对我们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发展的机遇。一、加强省级宏观调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婷 徐少华
在四川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中,无论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总量都处于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但目前发展出现若干制约因素,影响着全省经济的协调稳定。本文首先分析制约因素,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新思路,旨在有力推进四川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四川省 县域经济 发展 新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辛文 唐琳 周明芝
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 ,加之区位优势突出 ,因而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后的 2 0年间 ,四川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 ,四川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突出的问题和困难。由四川省著名经济学家辛文教授牵头完成的这个研究报告 ,对四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四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西部省区中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现将该报告发表于此 ,供国家有关部门和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县域经济发展对四川省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使县域经济在新形势下取得较快发展 ,宜采取以下对策 :( 1)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 2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构建县域经济的基本框架 ;( 3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 4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 5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6)努力使县城成为县域经济的中心 ;( 7)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