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2)
- 2023(9753)
- 2022(7960)
- 2021(7055)
- 2020(5555)
- 2019(12280)
- 2018(11690)
- 2017(22175)
- 2016(11664)
- 2015(12779)
- 2014(12767)
- 2013(12608)
- 2012(12016)
- 2011(11076)
- 2010(11543)
- 2009(10841)
- 2008(9826)
- 2007(8756)
- 2006(8112)
- 2005(7857)
- 学科
- 济(56642)
- 经济(56601)
- 业(30908)
- 管理(29995)
- 融(26016)
- 金融(26015)
- 中国(25745)
- 地方(24013)
- 银(23719)
- 银行(23710)
- 行(23204)
- 企(22958)
- 企业(22958)
- 农(16286)
- 业经(14306)
- 方法(14133)
- 地方经济(13069)
- 制(12965)
- 数学(12211)
- 数学方法(12125)
- 财(12045)
- 农业(11860)
- 中国金融(11127)
- 发(10944)
- 环境(9674)
- 贸(9664)
- 贸易(9648)
- 易(9255)
- 学(8827)
- 技术(8376)
- 机构
- 学院(161939)
- 大学(157572)
- 济(71080)
- 经济(69482)
- 研究(62222)
- 管理(57369)
- 中国(54267)
- 理学(47449)
- 理学院(46823)
- 管理学(46157)
- 管理学院(45842)
- 科学(35875)
- 京(34525)
- 财(33631)
- 所(31463)
- 中心(29857)
- 研究所(28138)
- 江(26415)
- 农(25977)
- 财经(25142)
- 范(23470)
- 师范(23251)
- 院(22684)
- 经(22633)
- 北京(22541)
- 州(22315)
- 经济学(22222)
- 银(20936)
- 业大(20300)
- 银行(20154)
- 基金
- 项目(102811)
- 科学(81615)
- 研究(79701)
- 基金(72035)
- 家(61808)
- 国家(61228)
- 科学基金(52455)
- 社会(51446)
- 社会科(48986)
- 社会科学(48979)
- 省(42660)
- 基金项目(37455)
- 划(35051)
- 教育(34902)
- 编号(32914)
- 自然(30442)
- 发(30034)
- 自然科(29712)
- 自然科学(29708)
- 自然科学基金(29137)
- 资助(28642)
- 成果(26886)
- 发展(24863)
- 展(24436)
- 课题(24283)
- 重点(24085)
- 创(22434)
- 部(21509)
- 国家社会(21238)
- 创新(21080)
共检索到275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德旭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实现区域内各参与方收益共享和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必然要求与此相适应的金融跨区服务,进而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也就是要求实现金融协同发展。因此,区域金融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力年 滕福星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抓住初级协同和高级协同这两个关键环节,坚持资源耦合、区域开放、目标一致、结构匹配等推进原则,促使各个经济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互惠共赢,加速系统结构状态的优化,是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关键环节 推进原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蓉
建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理念。注重高校创业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促进创新创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地方高校要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区域经济结构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江朋 邱添 张璞
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要素和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29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并分为东北、东南、西北、中部和南部5个区域,建立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同度模型计算区域复合系统的有序度和协同度,结果显示:东南协同状况最好,其次是中部和南部,东北和西北呈非协同状态,发展水平最低。进而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引入空间因素探究各因素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支持、资本市场回报、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和高新市场竞争力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有正反馈效应,而开放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区域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协同度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媛媛 袁奋强 刘东皇 陈利馥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起着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也可以促进科技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从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机理分析入手,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苏南五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效应进行测度,并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趋势外推法模型对其2015-2020年"科技创新-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最后借鉴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北京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提出了苏南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升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 区域发展 金融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刘骅
随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范式逐步向需求、市场、产业和竞争为导向转变,科技金融已不仅仅被视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工具,而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牛鼻子"。本文在对科技金融概念与特性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两个维度三个方面构建科技金融区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利用引力熵模型,通过对"科技金融区域发展指数"和"经济距离"内涵的界定,建立一个基于空间区域视角下的"科技金融引力"模型;同时,运用该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科技金融"引力值"进行测度,为该区域科技金融非均衡发展现象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也为我国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媛媛 袁奋强 刘东皇 陈利馥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起着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也可以促进科技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从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机理分析入手,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苏南五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效应进行测度,并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趋势外推法模型对其2015-2020年"科技创新-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最后借鉴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北京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提出了苏南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升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 区域发展 金融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谌玲
基于河南省1993~2012年的样本数据,借助SVAR模型考察了物流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深度和广度的内生协同机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广度的提升对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长期具有正的效应,但是金融发展深度还没有达到有效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而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长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短期会产生抑制效应。因此,为了使区域金融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加强金融创新、设计符合金融与物流协同发展的物流金融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物流发展水平 金融发展深度 金融发展广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林 方登科
金融支持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推进力,是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大突破口。文章以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视角,分析金融支持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践与主要经验,探讨金融在支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四川省 金融支持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康书生 杨镈宇
推动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对三地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灰色关联—多层次分析法对京津冀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京津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最高,京冀最低;京津冀区域整体与河北省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最高,与北京的协同程度最低,反映出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总体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应从国家顶层设计的整体视角和京津冀三地的个体视角提出推动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媛媛 袁奋强 刘东皇 陈利馥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起着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也可以促进科技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从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机理分析入手,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苏南五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效应进行测度,并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趋势外推法模型对其2015-2020年"科技创新-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最后借鉴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北京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提出了苏南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升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 区域发展 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祝佳
基于不同金融产业视角,以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四阶三角剖分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创新驱动与金融支持的区域协同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互动效应,但中国创新驱动与金融支持的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较低,且不同金融产业支持与创新驱动的协同程度存在差异。此外,创新驱动与金融支持的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还会受到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但并不显著。因此,为了促进金融支持与创新驱动的区域协同发展作用,中国应加快金融新业态发展,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技术创新提供多样化直接融资渠道;促进产学研合作,大力扶持科技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适当的外资政策,引导外资进入高技术产业;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万众创新。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创新驱动 协同发展 空间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小荣 尹继志 刘洁 孙忠艳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金融协同度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2018年京津冀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维度对京津冀地区金融协同度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协同度发展趋势相似,均呈两段式发展;2015年以来,三地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协同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金融规模各子指标对协同程度的影响较为均匀;金融结构的子指标中,保险密度对结果影响最为显著;金融效率的子指标中:GDP/FDI、货币化率对结果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钮小静 武立栋 杨龙
传统区域物流的特征在于各个子系统的单元化运作,由于信息、资源交换不足,不利于区域物流的成本降低与整体发展。因此需要形成多元化的主体系统,实现对区域内的供需、信息、资源的整合。本文首先对区域物流中的多元整合体系结构与功能进行描述,然后对其结构与特征、实施条件与目标进行探讨,最后结合案例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钮小静 武立栋 杨龙
传统区域物流的特征在于各个子系统的单元化运作,由于信息、资源交换不足,不利于区域物流的成本降低与整体发展。因此需要形成多元化的主体系统,实现对区域内的供需、信息、资源的整合。本文首先对区域物流中的多元整合体系结构与功能进行描述,然后对其结构与特征、实施条件与目标进行探讨,最后结合案例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