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6)
2023(6854)
2022(5539)
2021(5180)
2020(4278)
2019(9387)
2018(9109)
2017(17465)
2016(8978)
2015(9550)
2014(8851)
2013(8722)
2012(7873)
2011(7033)
2010(7144)
2009(6396)
2008(6243)
2007(5815)
2006(5004)
2005(4286)
作者
(23331)
(19522)
(19343)
(18301)
(12169)
(9166)
(8631)
(7339)
(7268)
(6787)
(6452)
(6435)
(6237)
(6122)
(6055)
(5864)
(5825)
(5537)
(5449)
(5429)
(4869)
(4633)
(4600)
(4357)
(4318)
(4309)
(4268)
(4181)
(3873)
(3780)
学科
(38344)
经济(38330)
(33263)
管理(30604)
(30125)
企业(30125)
技术(16151)
方法(13296)
业经(11924)
技术管理(11803)
中国(11163)
数学(10671)
产业(10547)
数学方法(10506)
(10052)
地方(10003)
(8699)
(8457)
结构(6990)
农业(6621)
(6529)
理论(6445)
(6142)
银行(6129)
(5982)
(5905)
地方经济(5891)
(5833)
贸易(5826)
(5788)
机构
学院(120295)
大学(116846)
(53950)
经济(53077)
管理(50417)
理学(43777)
理学院(43361)
管理学(42814)
管理学院(42575)
研究(38925)
中国(28879)
(23546)
(23229)
科学(22123)
(18809)
财经(17913)
(17797)
中心(17558)
经济学(16425)
(16145)
研究所(16103)
业大(15578)
(15446)
(14825)
经济学院(14731)
(14689)
北京(14651)
(14430)
师范(14270)
商学(14233)
基金
项目(82629)
科学(67611)
研究(63135)
基金(59523)
(50923)
国家(50488)
科学基金(45151)
社会(42356)
社会科(40463)
社会科学(40453)
(35481)
基金项目(31678)
教育(28331)
(28025)
自然(27286)
自然科(26733)
自然科学(26728)
自然科学基金(26347)
(24457)
编号(24188)
资助(22362)
创新(21720)
(19941)
重点(18666)
成果(18654)
课题(17743)
国家社会(17703)
(17400)
(17251)
发展(16666)
期刊
(61317)
经济(61317)
研究(36424)
中国(27104)
管理(23263)
(17521)
科学(15637)
教育(14510)
(14392)
学报(14131)
技术(13007)
业经(11826)
大学(11702)
学学(11057)
经济研究(10737)
(10379)
金融(10379)
农业(9827)
科技(9469)
财经(8770)
技术经济(8126)
(7867)
问题(7490)
商业(7059)
(6480)
现代(6091)
(6072)
论坛(6072)
(5727)
经济管理(5665)
共检索到180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峰  
创新扩散指创新在某一部门内的扩散,创新群集则指一定时期内多产业部门同时出现的创新的集合。创新扩散通过创新自身和采用者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促使技术不断趋于成熟,使整个经济系统总量产生净增加;多部门中的创新群集以部门内部的创新扩散为基础,使产业优化升级产生质的飞跃。因此,推进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灵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具备创新扩散和群集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君康  陈全国  
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机理和互动关系的分析 ,提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的根本途径在于科技创新 ,并采取与之相应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曾铮  
在未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现有以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为主的技术供给模式的发展空间日趋狭小,要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并持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必须转向以创新为主的技术供给模式。一、未来十年我国产业发展的背景及趋势从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发展趋势三个维度考察未来十年我国产业发展的背景及趋势是正确认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1.未来十年我国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全球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二是全球产业竞争愈加激烈;三是各国纷纷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制高点;四是全球范围的能源和资源争夺战愈加激烈;五是全球产业发展面临较强的环境约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叔莲  王伟光  
The Report on the Outline of the Fif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hereafter called THE OUTLINE) points out: "Our national economy has reached a period in which, if not adjusted, it cannot develop anymore" ; "In the coming five years, we must cast emphasis upo...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冰  高福一  迟泓  张磊  
一、山东科技创新主要制约因素(一)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山东省虽然陆续出台了大量的有关推动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但与其他一些省份相比,政策设计缺乏系统性,操作性不强,含金量也不够高;即使很多领域都设立了专项资金,但在使用上普遍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没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章仁俊  
当今世界,知识以其各种形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世界经济正向知识经济转移,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直接动因。通常当影响产业结构的3方面因素(即要素的供给、市场的需求和环境的满足)互相作用并趋于一致时,就会促使产业结构朝更高阶段发展,而在这有序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寰  
在区域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构建以"学习型企业"为核心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多方推动,把"学习型企业"的学习能力转化为创新能力,并实现自主创新技术的扩散,继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鑫昊   李迪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引入中介效应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运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直接正向效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机制来看,科技创新作为中介在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显著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建议制定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数字经济潜力,以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银银  邓玲  
创新不仅涉及高R&D强度产业部门,也包含低R&D强度产业部门,在不同产业中创新的类型、来源、特征等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主导产业更替,这些新兴产业一般是高技术行业,其技术一般是"通用性技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促进制造业中低技术行业和服务业技术革新、生产方式变革。制造业中低技术行业和服务业并非被动接受新技术,在运用新技术的同时,结合行业本质,采用多种创新形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各国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的创新战略,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在开放环境下,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要素主要集中在产业低端层次上,容易造成创新动力不足,产业结构的固化。因此,我国必须结合我国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男  代茂兵  郭正权  
本文建立产业结构分解模型,将一国总体产业结构分解为国内、简单贸易和全球价值链(GVC)三个层面,并从产业的产出供给端和投入需求端两个视角刻画中国三个层面的产业结构在2000—2014年的动态演变趋势,进而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科技创新与各层面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产出供给端上的位置提升,但在投入需求端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高;中国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发生在产出供给端;在简单贸易和GVC层面,出口贸易创新不足限制了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产业结构水平不高也限制了出口贸易中科技含量的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晓菊  李营柯  
本文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00年以来的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创新与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虽存在较大差异,但整体来说科技创新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正向效应,科技创新能够有效地推动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硕  李普伶  邢永亮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制造、钢铁、石化等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实施的深入,深入挖掘和整合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化自主创新活动,通过优化技术结构、发挥不同技术之间的关联效应,加速主导产业的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出现,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世民  刘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春志  杨瑞桐  
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通过企业创新渠道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以2005—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银行集中度衡量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空间相关性;企业创新在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弱化大银行在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能够鼓励企业创新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结论为优化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等经济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琪  周璇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主要分析要素集聚下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非线性关联及其外溢效应。实证发现,使用技术、资本、劳动和创新要素集聚替代技术创新指标体系探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间非线性关联是可行的;省域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边际作用递减并最终收敛,省域人力资本、技术和创新要素集聚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效应呈递增的发散特征;物质资本要素集聚、技术要素集聚和创新要素集聚效应下的技术创新对省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影响,而相邻省市的人力资本要素集聚和劳动力要素集聚度的变化对本省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