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7)
- 2023(15761)
- 2022(12367)
- 2021(11396)
- 2020(8911)
- 2019(20099)
- 2018(19677)
- 2017(36979)
- 2016(19767)
- 2015(21854)
- 2014(21489)
- 2013(20508)
- 2012(18196)
- 2011(15997)
- 2010(15763)
- 2009(13807)
- 2008(13305)
- 2007(11426)
- 2006(9494)
- 2005(7957)
- 学科
- 济(72827)
- 经济(72756)
- 管理(59462)
- 业(52704)
- 企(42767)
- 企业(42767)
- 方法(31828)
- 数学(27516)
- 数学方法(27057)
- 农(25699)
- 业经(21710)
- 财(21053)
- 中国(20135)
- 农业(15824)
- 贸(14786)
- 贸易(14776)
- 环境(14731)
- 学(14473)
- 易(14455)
- 地方(14020)
- 理论(14018)
- 务(13332)
- 财务(13286)
- 财务管理(13249)
- 制(13209)
- 产业(12677)
- 企业财务(12518)
- 和(12078)
- 技术(11806)
- 划(11570)
- 机构
- 学院(259707)
- 大学(254427)
- 管理(103667)
- 济(100470)
- 经济(98308)
- 理学(89596)
- 理学院(88699)
- 管理学(87215)
- 管理学院(86689)
- 研究(77327)
- 中国(59405)
- 京(52073)
- 财(48277)
- 科学(46666)
- 江(39076)
- 中心(38664)
- 财经(38033)
- 业大(37100)
- 农(36861)
- 范(35220)
- 所(35123)
- 师范(34897)
- 经(34641)
- 北京(32214)
- 研究所(31754)
- 州(31602)
- 经济学(30717)
- 院(30430)
- 技术(29158)
- 财经大学(28341)
- 基金
- 项目(183988)
- 科学(145821)
- 研究(141676)
- 基金(131757)
- 家(113838)
- 国家(112828)
- 科学基金(98438)
- 社会(89955)
- 社会科(85179)
- 社会科学(85160)
- 省(73118)
- 基金项目(69356)
- 教育(65757)
- 自然(60790)
- 划(60353)
- 编号(59857)
- 自然科(59317)
- 自然科学(59307)
- 自然科学基金(58194)
- 资助(51217)
- 成果(47025)
- 重点(41454)
- 课题(40095)
- 发(40079)
- 部(39696)
- 创(39498)
- 国家社会(37910)
- 创新(36721)
- 项目编号(36697)
- 制(36145)
- 期刊
- 济(107294)
- 经济(107294)
- 研究(69743)
- 中国(50195)
- 财(39831)
- 管理(36741)
- 学报(36303)
- 教育(35267)
- 科学(33426)
- 农(33349)
- 大学(29500)
- 学学(27325)
- 技术(26195)
- 农业(23065)
- 业经(21853)
- 融(20051)
- 金融(20051)
- 图书(18011)
- 财经(17792)
- 经济研究(16460)
- 经(15312)
- 问题(14432)
- 书馆(12991)
- 图书馆(12991)
- 版(12647)
- 财会(12581)
- 业(12290)
- 理论(12166)
- 科技(12092)
- 职业(11973)
共检索到374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丽 彭杨贺 石道金
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对“两山”理念的呼应,其路径的探索是“两山”理念落地的关键。在明晰森林生态产品概念基础上,以排他性竞争性为线索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并厘清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产权界定、交易成本、供需对接、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所面临的关键难题。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契机,基于数字赋能视角提出破解关键难题的基本路径:加强顶层设计为价值实现提供引领;数字赋能森林资源确权;数字赋能林权抵(质)押贷款低交易成本和打破信息不对称壁垒;数字赋能林地流转低交易成本和供需有效对接。最后,以浙江龙泉市“益林富农”多跨场景应用为例,探讨了数字赋能推进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行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丽 彭杨贺 石道金
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对“两山”理念的呼应,其路径的探索是“两山”理念落地的关键。在明晰森林生态产品概念基础上,以排他性竞争性为线索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并厘清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产权界定、交易成本、供需对接、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所面临的关键难题。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契机,基于数字赋能视角提出破解关键难题的基本路径:加强顶层设计为价值实现提供引领;数字赋能森林资源确权;数字赋能林权抵(质)押贷款低交易成本和打破信息不对称壁垒;数字赋能林地流转低交易成本和供需有效对接。最后,以浙江龙泉市“益林富农”多跨场景应用为例,探讨了数字赋能推进准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行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贤宇 李清泽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是具有多重功能和多元价值的绿色宝库。森林“四库”视域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推动乡村“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民福祉需求有效协同、破解乡村“生态共富”发展关键性难题、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整体效能提升,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目前,中国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依然面临着林水多元价值挖掘阻力制约、森林经济价值有效转化阻碍、森林食品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森林碳汇发展水平滞后等现实困境,掣肘着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据此,提出了构筑“绿色水库”、发挥林水协同发展“乘数效应”,践行“两山”理念、创新森林生态资源多层次富民机制,树立“大食物观”、促进森林食品高质量多元化供给,聚焦“双碳”目标、推进森林碳汇内生性可持续发展等对策建议,以协同发力破解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题,助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迈上新台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喜峰 姜承昊
随着国家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试点名单出台,有必要对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的关键问题和推进路径进行研究。目前推进机制在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试点示范、强化智力支撑和推动敦促落实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推进机制中的试点区主要以生态产品供给区为主,缺少从供需双向层面精准对接试点;生态产品价值推进机制的试点示范探索中缺少以绿色新质生产力实质性提升的推进机制;生态产品价值的智力支持存在不足,以及生态产品价值理论滞后于试点示范地区现实需要。对此,未来应统筹生态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强化供需两侧的试点示范;以绿色新质生产力引领示范区建设;强化智力支撑与示范试点紧密结合;完善中国特色生态价值理论体系的构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冬雪 符越
数字经济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数字经济存在严重信息非对称、数字信任及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因而需要将区块链技术纳入“新基建”,以应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挑战。区块链技术对数字确权、助推数字信息流动与交易、解决数字经济“新基建”壁垒等具有一系列优势,由此提出在区块链技术赋能下传统产业数字转型模式基本思路与具体实施策略:加快区块链技术核心创新研发,构筑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数字经济产业;建立区块链技术监管体系,加快行业标准制定,打造区块链生态体系;注重高端人才培养,抢占区块链技术发展高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万江 陈悠 王亮
近年来,江苏省大力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探索,在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同时,显化了生态产品价值,但也面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够多元、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对江苏的相关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及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从规划引领、生态补偿、政策支撑等方面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助力保障等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希平 陈鑫峰 沈超 赵敏燕 马月伟 李小龙
通过系统调查与梳理国内外森林养生的开发利用情况,对森林养生的发展、养生保健功效、开发的主要形式与特点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结合国外开展森林养生所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森林养生基地的建设提出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健全有序的管理与标准体系、加强研究深化合作机制、完善整体规划与试点示范、提高理念宣传与公众引导、注重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等建议。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森林环境 养生保健 森林养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陆雨 徐彩瑶
【目的】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数字生态融合发展推动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其二者交互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数字经济发展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均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中介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可通过提升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达到总效应的11.76%;在二者交互作用下,数字生态融合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呈增强态势。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通过增加非农就业人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3个维度(数字化人才、数字化产业和数字化应用)均可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其中仅数字化产业可通过提升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以及二者交互项对浙西南地区及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地区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影响更大。【结论】在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数字经济与林业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实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步协调发展。培养和吸引数字化人才,推动数字化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数字技术支持农村居民林业生产效能,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针对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山区和农村地区,强化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让其充分发挥“数字红利”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与农村居民林业收入可持续协调增长的“后发力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旭峰 袁红姗 吴水荣 王邦磊 安静 郭占胜
研究以河南省西峡县为例,按照"资产—生产"评估框架开展森林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评估,并从自然财富、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价值分配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峡县森林资产总价值为140.16亿元,其中立木资产价值>林地资产价值>生态资产价值;生产总价值为192.04亿元,其中生态服务价值>产品价值>社会服务价值,而在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中,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固碳释氧价值>调节气温价值>保育土壤价值>净化环境价值>农业防护价值>景观游憩价值。综合分析,西峡县人均拥有森林自然财富31 655.80元;森林年生产价值相当于当年GDP的103.25%;森林年生产中34.38%为林业部门受益,65.62%为非林业领域受益;森林年生产价值中35.07%为当地受益,32.17%为省内受益,32.77%为全球受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旭峰 袁红姗 吴水荣 王邦磊 安静 郭占胜
研究以河南省西峡县为例,按照"资产—生产"评估框架开展森林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评估,并从自然财富、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价值分配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峡县森林资产总价值为140.16亿元,其中立木资产价值>林地资产价值>生态资产价值;生产总价值为192.04亿元,其中生态服务价值>产品价值>社会服务价值,而在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中,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固碳释氧价值>调节气温价值>保育土壤价值>净化环境价值>农业防护价值>景观游憩价值。综合分析,西峡县人均拥有森林自然财富31 655.80元;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松 薛爽
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为小微园区进行数字赋能,受到地方政府的普遍重视,但学术界对此缺乏整合性和实践性研究。结合小微园区数字赋能创新的实践,从全景式视角探讨小微园区强化数字赋能引发的企业价值提升。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构建数字园区和设立赋能中心成为驱动企业价值提升的力量,推动着小微园区管理模式的转变。以浙江示范区某数字园区为例,按信息技术、园区运营和用户交互构建多层级的总体架构,分析该园区通过构建数字财税赋能中心、人才共享中心、共享办公中心和商品交易平台等赋能手段,促进企业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和增加无形资产,提升小微园区和入园企业的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明
把握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关键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内化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激发全社会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福建森林生态银行借鉴银行运营模式,采取"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方式,对碎片化与分散化的林业资源进行收储、整合、优化,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通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下一步,应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健全生态资源资产价值量化评估机制,优化生态资源资产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森林生态银行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曦 刘欣婷 汤春玲 蔡珍贵 于浩淼
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基底,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通道,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抓手。运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2007—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218篇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厘清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研究发现:相关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初具规模,但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较少;研究主题主要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概念内涵和理念延展、机制和路径、生态建设与产业振兴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前沿和趋势聚焦于生态价值转化。未来将致力于加强团队间的交流和跨学科领域的学术合作,解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城乡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完善其机制与路径,为推动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推进城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曦 刘欣婷 汤春玲 蔡珍贵 于浩淼
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基底,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通道,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抓手。运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2007—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218篇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厘清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研究发现:相关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初具规模,但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较少;研究主题主要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概念内涵和理念延展、机制和路径、生态建设与产业振兴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前沿和趋势聚焦于生态价值转化。未来将致力于加强团队间的交流和跨学科领域的学术合作,解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城乡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完善其机制与路径,为推动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推进城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詹琉璐 杨建州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能够客观反映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森林生态的投入、产出情况。运用Super-NSBM模型测算全国范围内183个地级市样本2012—2021年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及其分阶段效率。研究发现:从时序变化上看,当前全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分阶段效率中森林经济价值实现效率远高于森林福利价值实现效率;从空间变化上看,全国区域间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差异较大,极化现象较为突出;从价值实现冗余度看,各地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方面有较大改进空间。对此,需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转化协作机制,因地制宜地调整森林生态产品生产要素投入结构。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价值实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