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0)
2023(6644)
2022(5326)
2021(5066)
2020(4115)
2019(9003)
2018(8732)
2017(17481)
2016(9017)
2015(9910)
2014(9656)
2013(9662)
2012(8844)
2011(8076)
2010(8498)
2009(8281)
2008(7092)
2007(6750)
2006(6214)
2005(5649)
作者
(23350)
(19893)
(19375)
(18546)
(12015)
(9575)
(8805)
(7744)
(7534)
(6861)
(6822)
(6513)
(6151)
(5998)
(5947)
(5942)
(5707)
(5579)
(5550)
(5390)
(4942)
(4833)
(4757)
(4720)
(4638)
(4544)
(4418)
(4205)
(4017)
(3990)
学科
(44579)
(39818)
经济(39674)
(35549)
农业(29876)
(24528)
金融(24527)
(21936)
银行(21935)
(21405)
中国(19241)
管理(18431)
(16547)
企业(16547)
业经(16534)
(13058)
方法(11878)
地方(11517)
中国金融(10893)
(10622)
农业经济(10206)
数学(8966)
(8934)
(8934)
农村(8930)
数学方法(8928)
(8392)
发展(7334)
(7323)
收入(7193)
机构
学院(122727)
大学(116017)
(57472)
经济(56391)
管理(47247)
研究(41208)
(40900)
中国(40716)
理学(40589)
理学院(40268)
管理学(39757)
管理学院(39557)
农业(30580)
(25943)
业大(23411)
中心(22762)
(22710)
科学(21992)
(20020)
财经(19730)
(19318)
(18451)
农业大学(18224)
(17971)
银行(17849)
研究所(17724)
经济学(17149)
(16899)
经济管理(16628)
(15891)
基金
项目(78586)
研究(63574)
科学(62524)
基金(56927)
(47701)
国家(47106)
社会(43903)
科学基金(40918)
社会科(40164)
社会科学(40151)
(32599)
基金项目(30430)
编号(28064)
教育(26592)
(25778)
(24937)
自然(22589)
成果(22323)
自然科(22058)
自然科学(22056)
自然科学基金(21693)
资助(21609)
(19089)
(17980)
国家社会(17858)
课题(17799)
(17494)
(17372)
(17206)
重点(17028)
期刊
(71379)
经济(71379)
(48395)
研究(36885)
农业(32099)
(31589)
金融(31589)
中国(30714)
(18663)
业经(18062)
学报(16666)
科学(16427)
大学(14419)
学学(14040)
农村(13847)
(13847)
(13792)
农业经济(13294)
管理(12504)
问题(10353)
教育(10317)
财经(9761)
技术(9030)
世界(8890)
农村经济(8704)
经济研究(8657)
经济问题(8276)
(8256)
(7867)
社会(7752)
共检索到199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宪浩  
新二元社会结构降低和谐社会构建质量,延缓和谐社会构建速度,加大和谐社会构建成本,应通过积极推动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才能尽快弱化消除这一新二元结构。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主要障碍有制度障碍经济障碍、公民素质障碍和文化障碍。实现农民工社会融入目标,需分阶段进行,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辉  
社会融入是一个伴随着人口迁移和社会变迁产生的复杂社会过程,其核心内涵体现在具有平等的参与机会、享受基本的社会福利、形成积极的社会关系和不断改善的发展能力。当前,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给予社会融入的平等参与机会,推动劳动就业政策转型,提高社会融入的经济能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营造有利于融入城市的良性社会氛围,提高城市适应能力,应成为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的重要政策方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宪浩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体现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提供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动力,弱化和谐社会的构建障碍,是真正彻底解决农民工问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措施。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最关键的是制度障碍,最根本的是经济障碍,从主观角度看有公民素质障碍,深层次的是文化障碍。推进农民工社会融入必须明确确立社会融入的战略任务,科学设定社会融入的战略目标,立即启动社会融入的重点工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晓英  
2007年11月15日,《城市问题》编委工作会议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在此次会议上,与会编委建议发挥《城市问题》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城市科学领域的优势,以《城市问题》为园地组织学术论坛、笔谈会或小型研讨会,就北京或其他区域城市发展中有争议的问题展开研讨与争鸣,从而反映城市问题研究方方面面的情况,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新年伊始,本刊邀请编委笔谈,现将部分编委之笔谈刊登于2008年第1期《城市问题》,以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辉武  
文化资本包括以行为方式、语言风格、品位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为形式的文化能力型文化资本和以文凭、职业证书等为形式的制度化文化资本。农民工文化资本的缺乏直接制约了其融入城市主体社会,同时,文化资本的缺乏影响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并导致市民对农民工的文化排斥,进一步阻碍其城市融入。因此,政府和农民工自身都应做出某种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文化资本,实现其城市融入,完成市民化过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宪浩  
城市二元社会结构延缓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速度,加大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成本,因而应通过积极推动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尽快消除城市二元社会结构。本文认为,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关键是制度障碍和经济障碍。实现农民工社会融入目标,需分三个阶段进行,即融入障碍消除阶段、融入机制完善阶段、融入文化培育阶段。而根据农民工社会融入三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应分别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邵彩玲  张洪杰  
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对资本的类型进行分析时,指出资本的三个主要形态是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并进一步指出这三种资本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可能性。农民工文化资本的不足、经济资本的贫乏、社会资本的欠缺对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影响很大。因此,应通过制度保障提升农民工的经济资本、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的文化资本、参与互动提升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彭宇  郭元凯  
本文在当前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及农民工作为城市重要人力资源的背景下,聚焦于农民工在城市社会融入过程中出现的"过客心态"这一现象,抓住其背后无法充分融入城市这一本质问题进行探究。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民工"过客心态"所表现出的城市归属感低,城市定居意愿不强,社会互动差,文娱活动单一以及社保参与力度小等五类现象。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进城以经济目的为主,受到城市居民排斥,社保制度不健全以及农民工生活能力不足等四方面导致"过客心态"的原因。提出逐渐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完善农民工各项社保具体政策,加强农民工社会能力培养以及对城市居民进行宣传引导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宇、郭元凯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第13期中撰文,总结和分析了农民工社会融入过程中"过客心态"所表现出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所谓"过客心态",简言之,就是一种不打算在某地作长期居住的心理态度。从农民工的角度来看,"过客心态"集中表现在"对所生活工作的城市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权利义务观念淡漠,缺乏对城市的热爱和责任感,进而与这个城市以及城市中的市民产生一种疏离感。"与此同时,"过客心态"进一步"使得他们不愿意积极主动的介入城市社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郭沛  
基于3 167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农民工社会网络、定居意愿对其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等城市心理融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级社会网络、次级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强度都与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水平显著正向相关,城市认同对身份认同起到间接影响;定居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城市心理融入水平,同时定居意愿与社会网络存在交互影响。在独居和半迁移模式中,初级社会网络、次级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强度都显著正向影响身份认同和城市认同水平;而对于全家迁移的农民工来说,社会网络强度没有显著影响身份认同和城市认同水平,表明全家迁移对农民工社会关系具有部分替代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云平  
基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的浪潮之下,新一代的农民工在对我国城乡的认同方面有别于第一代进城的农民工。这批农民工主要在城乡之间进行徘徊,在城市文化的逐渐熏陶下已经无法适应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而且对于乡村地区的情感认同以及心理上的依恋正逐渐减弱;受到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方面、生活习惯方面、社会资本方面、人力资本方面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还未完全构建对城市方面的认同感,导致其无法融入城市又难以融入农村。本文主要对农民工目前社会融入方面的情况和阻碍其社会融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出突破困境的相应措施,进而促进其社会融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益斌  肖璐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度"迁移"模块数据,识别已落户与未落户农民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构建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融入程度均不高,已落户农民工社会融入程度略高。具体而言,已落户农民工在公共服务、社会交往和政治参与方面融入较好,未落户农民工在经济整合、语言融入方面融入较好。研究发现,仅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难以完全解决以人为核心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益斌  肖璐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度"迁移"模块数据,识别已落户与未落户农民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构建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融入程度均不高,已落户农民工社会融入程度略高。具体而言,已落户农民工在公共服务、社会交往和政治参与方面融入较好,未落户农民工在经济整合、语言融入方面融入较好。研究发现,仅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难以完全解决以人为核心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佳鹏  
深入分析农民工具体务工与生活实践,发现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依托多重组织整合,其组织整合深嵌于产业形态、关系结构、精英连接及有效治理需求,因而具有深厚的经济基础、关系基础、人力资本及制度基础。不同于传统主流的"权利—冲突"视角,基于"功能—融合"角度,探讨在多重组织体系下农民工群体与当地村民及基层政府的主体互动样态,揭示农民工内部互助、社会交往扩展及其社区归属感培育的实践机制。从流入地基层治理而言,多重组织体系的形塑成为地方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降低与分散了农民工个体的协调成本,最终实现"以外管外"的治理秩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魏义方  
1.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健全农民工工资劳资协商机制。一是关注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建立仲裁申诉绿色通道。国务院在《关于解决农民工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对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要简化程序、加快审理,涉及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的要优先审理。根据实践中的经验,可以推行"农民工案件优先"原则,坚持快立、快审、快结,使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