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5)
- 2023(14025)
- 2022(11123)
- 2021(10146)
- 2020(8474)
- 2019(18795)
- 2018(18966)
- 2017(36402)
- 2016(19886)
- 2015(22238)
- 2014(22315)
- 2013(21858)
- 2012(19670)
- 2011(17516)
- 2010(17942)
- 2009(17249)
- 2008(17259)
- 2007(16144)
- 2006(14643)
- 2005(13691)
- 学科
- 业(91363)
- 济(82516)
- 经济(82370)
- 企(74050)
- 企业(74050)
- 管理(72702)
- 农(47003)
- 业经(32117)
- 农业(31312)
- 财(29867)
- 方法(28849)
- 中国(25978)
- 制(23834)
- 数学(20604)
- 数学方法(20414)
- 务(20274)
- 财务(20231)
- 财务管理(20204)
- 企业财务(19133)
- 体(17894)
- 技术(17584)
- 策(16813)
- 地方(16581)
- 划(15522)
- 和(14943)
- 理论(14620)
- 体制(14043)
- 银(13936)
- 银行(13915)
- 贸(13789)
- 机构
- 学院(283352)
- 大学(275830)
- 济(121284)
- 经济(118848)
- 管理(112755)
- 理学(95501)
- 理学院(94615)
- 管理学(93344)
- 研究(92857)
- 管理学院(92828)
- 中国(76401)
- 财(60268)
- 农(58386)
- 京(58199)
- 科学(51999)
- 江(47301)
- 所(46102)
- 财经(45411)
- 中心(44261)
- 农业(44199)
- 业大(43222)
- 经(40993)
- 研究所(40503)
- 州(36522)
- 北京(36227)
- 经济学(35563)
- 范(33704)
- 师范(33410)
- 院(32874)
- 财经大学(32709)
- 基金
- 项目(178540)
- 科学(142549)
- 研究(137442)
- 基金(129450)
- 家(110464)
- 国家(109294)
- 科学基金(95745)
- 社会(89944)
- 社会科(84793)
- 社会科学(84774)
- 省(71985)
- 基金项目(68772)
- 教育(61528)
- 自然(58623)
- 划(57589)
- 编号(57484)
- 自然科(57251)
- 自然科学(57239)
- 自然科学基金(56277)
- 资助(50438)
- 成果(46616)
- 制(40239)
- 部(39845)
- 创(39772)
- 发(39588)
- 重点(39366)
- 业(39243)
- 课题(39088)
- 国家社会(37070)
- 创新(36413)
- 期刊
- 济(152189)
- 经济(152189)
- 研究(87575)
- 中国(66912)
- 农(61387)
- 财(50378)
- 管理(45920)
- 农业(40896)
- 科学(39032)
- 学报(38097)
- 融(32499)
- 金融(32499)
- 大学(31355)
- 业经(30955)
- 学学(29647)
- 教育(29353)
- 技术(26875)
- 财经(22927)
- 经济研究(21654)
- 业(21356)
- 问题(20395)
- 经(19768)
- 农村(15612)
- 村(15612)
- 技术经济(15596)
- 世界(15370)
- 农业经济(14696)
- 版(14599)
- 现代(14521)
- 经济问题(13640)
共检索到453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涛
一、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紧密结合,探索建立有效政府推动实施的制度体系。第一,坚持中央统筹,顶层设计。坚强的中央领导核心,是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证城镇化人本方向,破除"四大鸿沟"产生的制度障碍,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从更高层面破解制度背后的利益问题,确保一张蓝图插到底。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高少慧
从宏观体制层面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从制度供求非均衡状态向制度供求均衡状态渐进式转变的动态过程,而户籍制度、农地产权和公共福利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供求转变的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微观契约模型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际上是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和作为制度需求者的农业转移人口签订一份"入户城市"契约的交易费用最小化过程。随后的实证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入户积分资格、农地流转情况、子女入学条件等均提高了其市民化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凡文 都一丹 宫园园 徐玉梅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既有推进作用,也有不利影响。本文从征地范围、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安置方式以及相关农村土地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征地制度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提出了改革完善现行征地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定菊 吴建荣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我国开展城镇化建设工作中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本文简述了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遇到的困难,提出各种制度创新措施,并阐述了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逻辑。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制度创新 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定菊 吴建荣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我国开展城镇化建设工作中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本文简述了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遇到的困难,提出各种制度创新措施,并阐述了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逻辑。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制度创新 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沫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市民化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仍面临着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地方政府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和激励效应不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不足和城市融入水平较低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市民化过程中仍存在地方政府市民化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权益改革不协同、农村人力资本增长速度滞后于城市产业升级速度、城乡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冲突四个方面的主要矛盾。为有效解决当前市民化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主要矛盾,需要坚持“目标确立、分类施策、逐步推进、城乡联动”的基本思路,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供给,提高地方政府财力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权益流转与退出机制,重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技能培训,增加城市的包容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三林
据调查,全国农民工在省内转移就业的比重已超过70%,中西部地区也接近60%,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同时,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愿意在省内长期居住,农业转移人口省内就近市民化已具有坚实的基础。"十三五"及未来更长一个时期,应把省内就近转移和市民化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引导出省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就业和创业,引导新增农业转移人口在省内就近就业,鼓励乡内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使全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大多数在省内就业并实现市民化。在政策层面,要增强省域城市体系的连通性,提升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落实好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就近市民化 路径 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玲杰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现阶段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文章在剖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新形势、新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度性障碍、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市民化进程滞后和调控策略选择等突出难题,提出了以坚持民生为本、突出就业导向、善用底线思维、加快制度创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等为核心内容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策略,进而从创新城市融入机制、创新协调推进机制、创新支持保障机制等入手,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机制。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推进策略 机制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红 王新军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是我国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原则,能否充分调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各方的积极参与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功推进的关键。以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机制理论为基础,从激励手段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强化制度、行为保持制度、行为归化制度五个角度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进行探讨,尝试构建有利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的激励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求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来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快速、有序推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涛 马辉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包括体制补助(或上解)、年终结算补助或上解、专项补助、税收返还及公式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在增强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缩小地区差距、合理调节和引导地方财政活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基层政权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离透明、规范、科学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范围模糊。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没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丙辰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认真贯彻党中央城镇化工作部署,努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当前城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三农工作的重头戏。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城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冬梅 袁欣
"农业转移人口"这一称谓出现已有相当长的时间,而真正为人们所认知的却是中共"十八大"中所提出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虽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开始不久,其时代的特性却已经使之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对当前学术界对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对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社会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有序推进 市民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司翼 高飞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了需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二元体制障碍外,还需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成本和社会成本问题,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琳琳
在我国,城镇化不仅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承载着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在我国2012年城镇人口达到7.1亿的情况下,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应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着力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用于解决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军 谢飞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由此,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有效解决。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