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2)
2023(5144)
2022(4274)
2021(3989)
2020(3280)
2019(7427)
2018(7369)
2017(14487)
2016(7767)
2015(8616)
2014(8526)
2013(8763)
2012(8253)
2011(7625)
2010(7786)
2009(7219)
2008(7130)
2007(6534)
2006(6058)
2005(5380)
作者
(21707)
(19078)
(18671)
(17449)
(11658)
(9183)
(8306)
(7431)
(7181)
(6584)
(6515)
(6243)
(5992)
(5838)
(5826)
(5525)
(5524)
(5355)
(5334)
(5173)
(4787)
(4708)
(4630)
(4544)
(4339)
(4280)
(4224)
(4011)
(3863)
(3793)
学科
(44044)
(39678)
经济(39627)
(35187)
农业(29390)
管理(15541)
(14598)
企业(14598)
业经(14481)
方法(11195)
中国(10841)
地方(10191)
农业经济(9967)
数学(9518)
数学方法(9453)
(9179)
(8874)
农村(8868)
(8214)
发展(7746)
(7739)
(7293)
土地(7030)
(6860)
贸易(6856)
(6717)
(6659)
劳动(6659)
(6619)
收入(6357)
机构
学院(115315)
大学(109495)
(55609)
经济(54743)
管理(46642)
(41464)
研究(41295)
理学(40554)
理学院(40213)
管理学(39715)
管理学院(39530)
中国(33450)
农业(31178)
业大(23992)
科学(23675)
(22502)
(20770)
(20597)
中心(20144)
研究所(18798)
农业大学(18786)
(18119)
经济管理(16716)
财经(16109)
经济学(15721)
(15423)
(15016)
(14829)
(14436)
(14415)
基金
项目(76013)
科学(60688)
研究(59332)
基金(55384)
(47528)
国家(46839)
科学基金(40526)
社会(39566)
社会科(37059)
社会科学(37050)
(31905)
基金项目(30074)
(25781)
编号(25383)
教育(24530)
(24291)
自然(23920)
自然科(23344)
自然科学(23341)
自然科学基金(22938)
资助(20995)
(19625)
成果(19302)
(18360)
(17548)
(16563)
发展(16554)
国家社会(16509)
重点(16508)
(16307)
期刊
(71283)
经济(71283)
(48726)
农业(33207)
研究(31982)
中国(26503)
业经(18776)
科学(16750)
学报(16201)
(15233)
管理(13919)
大学(13602)
农业经济(13364)
学学(13239)
(13220)
金融(13220)
农村(12976)
(12976)
(12542)
问题(10525)
技术(9921)
世界(9773)
农村经济(8782)
经济问题(8382)
教育(8263)
经济研究(8179)
(7465)
资源(7022)
财经(6907)
社会(6905)
共检索到177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德富  邹进泰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湖北省三农问题研究会、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社科农经网络大会暨湖北省第三届三农论坛",于2011年孟夏时节在神奇美丽的恩施州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各省社会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忠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和青海省农牧厅联合主办的"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牧业建设论坛暨第六届全国社科农经网络大会"于2010年7月12~14日在西宁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牧业建设"。来自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及部分高校、党校从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的专家学者50余人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徽财政郭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是安徽省6个省级示范区之一。示范区建设突出"秀美庐江,生态粮仓"特色,以农业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鸣骥  
一、深刻认识进一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的重大意义(一)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有利于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农业综合开发既宣传了党对农业和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又为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特别是修渠引水、打井灌溉、筑路植树、科技示范等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2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要按照"资金安排要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项目布局要向粮食主产区聚焦"的要求,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重点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大力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松林  
黑龙江省海伦市积极探索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多种途径,利用土地规模经营高标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推进现代化大农业的矛盾,加快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进程,提高了农业开发项目建设水平,增加了土地产出效益。(一)创新模式,实现土地有序流转。一是整体转包模式。对农民的土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戴勇  
一、以市场导向开发代替资源导向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在家庭联产承包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一定范围内对农产品价格体制、购销体制等,进行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农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但是由于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地方仍未摆脱传统产品经济的束缚,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基本上停留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产品经济格局上,推行以资(源)定产,以产定销的“资源导向开发”模式。这种模式限制了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造成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相对滞后、市场发育慢、农化结构不合理、产销脱节等等。导致1989年-1991年连续三年农业增产而出现全国性农产品“卖难”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贵敏  何兆斌  樊继红  庞俊永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初步形成,农民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现阶段我国农业劳动力和化肥投入处于低效率状态,而农田基础设施、耕地、农业机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宝瑞  
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万宝瑞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已实施9年。9年来,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大改善了开发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全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作出了重大贡献。农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连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8年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以后,我们把农业开发作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从综合治理改造农业生产条件入手,依靠先进科学技术,以治水改土为重点,实行土、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增产粮棉为主要目标,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到91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荣来  
本文探讨了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科学含义,指出,把农业综合开发仅仅理解为对未被利用及利用不充分的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和把农副产品加工及其综合利用列入农业综合开发的研究内容都是欠妥当的。现阶段,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研究应以开发潜力的评价研究、开发模式的优化选择研究和类型区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结构的选择研究为重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臻  卜伟  
2016年5月28日,第三届产业安全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国内专家学者在本次论坛发表了精彩演讲。主要内容及国家经济安全、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产业转移、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易恒  王金亮  熊小洋  戴开潮  
湖南省武冈市是个传统农业大市,辖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现有耕地65.6万亩,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核心产区之一、邵阳市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建设100万亩粮食主产区核心县(市)。为有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武冈市以整合资金规模开发为手段,以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主导产业集约区为目标,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平台,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统一奖罚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