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8)
- 2023(11674)
- 2022(8961)
- 2021(8146)
- 2020(6550)
- 2019(14400)
- 2018(14415)
- 2017(27427)
- 2016(14776)
- 2015(16487)
- 2014(16577)
- 2013(16147)
- 2012(14376)
- 2011(12621)
- 2010(13075)
- 2009(12374)
- 2008(12550)
- 2007(11766)
- 2006(10687)
- 2005(9926)
- 学科
- 业(80322)
- 济(66992)
- 经济(66903)
- 企(63368)
- 企业(63368)
- 管理(53663)
- 农(48766)
- 农业(32635)
- 业经(31087)
- 方法(22400)
- 财(21703)
- 中国(20133)
- 务(16103)
- 财务(16073)
- 财务管理(16060)
- 技术(15670)
- 制(15559)
- 企业财务(15158)
- 数学(14892)
- 数学方法(14833)
- 策(14626)
- 地方(14403)
- 体(12980)
- 发(12826)
- 农业经济(12464)
- 划(12353)
- 理论(12176)
- 和(12154)
- 发展(11158)
- 展(11146)
- 机构
- 学院(214141)
- 大学(202476)
- 济(92335)
- 经济(90617)
- 管理(87161)
- 理学(74094)
- 理学院(73496)
- 管理学(72636)
- 管理学院(72264)
- 研究(66302)
- 中国(55487)
- 农(49702)
- 财(42118)
- 京(41846)
- 农业(37155)
- 科学(36969)
- 江(35945)
- 业大(34369)
- 财经(32140)
- 中心(32054)
- 所(31884)
- 经(29076)
- 研究所(28178)
- 州(27811)
- 经济学(26353)
- 经济管理(26280)
- 范(25536)
- 北京(25519)
- 师范(25340)
- 经济学院(23846)
- 基金
- 项目(134892)
- 科学(108304)
- 研究(106631)
- 基金(96840)
- 家(81664)
- 国家(80670)
- 科学基金(71548)
- 社会(70583)
- 社会科(66403)
- 社会科学(66387)
- 省(56592)
- 基金项目(51892)
- 教育(46830)
- 编号(45688)
- 划(43635)
- 自然(42367)
- 自然科(41400)
- 自然科学(41393)
- 自然科学基金(40714)
- 资助(36295)
- 成果(35460)
- 业(33920)
- 发(31590)
- 创(31275)
- 课题(30491)
- 部(29558)
- 农(29441)
- 重点(29353)
- 制(29075)
- 国家社会(28853)
- 期刊
- 济(120012)
- 经济(120012)
- 研究(61707)
- 农(56142)
- 中国(49431)
- 农业(37887)
- 财(34964)
- 管理(34721)
- 科学(28783)
- 业经(28283)
- 学报(27297)
- 融(23326)
- 金融(23326)
- 大学(23083)
- 教育(21998)
- 学学(21952)
- 技术(21829)
- 业(19048)
- 问题(16286)
- 经济研究(16159)
- 财经(15892)
- 农业经济(14968)
- 农村(14771)
- 村(14771)
- 经(13814)
- 技术经济(12964)
- 世界(12744)
- 版(12174)
- 现代(11688)
- 经济问题(11510)
共检索到336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农业强国建设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互为内涵、互为促进的关系,农业现代化具有客观认定特点,农业强国概念具有主观认同特征。建设农业强国是一个比农业现代化要求更高、更全面的发展行动。从国际经验看,凡是进入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经济体,其农业农村都实现了现代化,但只有少数国家发展为农业强国。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条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我国迈上中高收入阶段后,特别是2015年以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外生拉力强度开始变弱,农村内生动力系统性支撑也表现不足。为此,论文提出围绕三个提高、强化外生拉力、激活内生动力,构建一批优先发展的机制,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莹 陶祉凝 刘帅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这既是我国连续第二十年聚焦“三农”议题,也是向全党全国再次释放强农重农的强烈信号,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冲锋号角,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步。本文首先梳理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对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采用的稳定粮食生产、实行统分结合、发展高效生态、传承农耕文明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阐述了建设农业强国在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的重要性,农业强国时不我待。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强国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贺立龙 陈姝兴
<正>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1)) 2023年全国政治经济学界以及整个经济学界围绕农业强国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不懈地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2年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基础上,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产品贸易逆差 农业科技进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府培生
根据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结合苏州农村的实际,198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以改革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中心内容的农业现代化试验。到1993年底为止,全市劳均经营粮田15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单位已发展到2800多个,经营耕地25万亩,有50多个村的责任田和4个村的粮田全部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多种经营生产迅速向“基地化”发展,目前全市已有上规模、上档次的各级各种种养基地1800多个,专业大户5万多户,种养面积20万多亩,提供的副食品占全社会总量的1/3以上。实线结果表明,我市推进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策是及时的、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祥荣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跃上新台阶杜祥荣一、淄博农业已基本具备了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条件山东省淄博市是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近来年全市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1亿元,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达到10.1%、...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海启
[目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实施大数据战略要求。[方法]文章认为数字农业是实现这两大战略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数字农业将沿着数字技术产业化和农业产业数字化两条主线发展。[结果]数字技术产业化是用信息把小农户和大市场连接起来、用网络把乡村和城市连接起来开展全产业链条的信息服务,将形成市场主导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产业数字化是把农业全过程数字化,提升农业生产的空间应变能力和生产要素的匹配使用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向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方式发展,将形成政府推动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魏后凯 崔凯 芦千文 胡凌啸 苏岚岚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城乡融合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基于“三化一融”视角来分析研判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国在2027-2030年间可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设定目标值,2033年左右可基本实现“三化一融”设定目标值,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重要基础。2012-2021年中国“三化一融”的系统协调程度不断提高,但农民现代化成为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进程的突出短板。在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是:锚定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和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两阶段目标,按照“守底线、补短板、寻突破、促提升”的思路抓好“独立项”,根据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之间的联系做好“交叉项”,将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以用好“串联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点是谋划解决中长期农业农村工作中难以化解的突出矛盾、关键难题和体制障碍,包括:协调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目标冲突,化解小农户与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矛盾,破解推进城乡融合所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难题,以及推动乡村闲置资源要素盘活利用机制改革等。针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农业农村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为突破口,坚持“三化一融”协同推进,把农民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性、协调性、前瞻性和内生性,实现城乡融合基础上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更高水平、更优结构、更佳质量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城乡融合 农业强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忆邵
本文论述了基础设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並提出了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锡文
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每年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2018年的新年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容非常丰富、非常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就乡村振兴谈两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第一是为什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季泽
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工作,对于顺利实现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审计机关要发挥保障"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使审计工作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理清"三农"审计的工作思路,加大对我国"三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在深入分析"三农"审计面临的资金管理、多部门权力失控、经济转型等风险基础上,提出以"三农"政策执行、资金项目、经济责任为三个抓手,强化"三农"审计,推动"三农"工作与"十二五"规划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三农” 审计 “十二五”规划 政策执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永穆 孟林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我们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把“精准推进”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着力点,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新时代新征程上,精准推进农业现代化仍面临许多困难挑战,必须锚定这些突出难点,以“精准思维”破解之。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精准推进 内涵 困境 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雪 毛世平
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有利于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力支撑。因此,本文选取与中国国情相似的日本为例,分析其自1955年至今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四个演进阶段,研究发现日本致力于做好前瞻布局,坚持"城乡等值"理念,培育农产品特色品牌,以数据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且日本的成功经验与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内涵形成有效契合。采用比较研究法,归纳了中日两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异同,以及中日两国在建设目标、面临的人力短板问题、推进农村绿色发展方面存在的共同点。但与日本相比,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性不足且主体单一,区域间不协调且忽视后期管护,政策规划及财政投资存在短板。基于日本经验及中国国情,本文提出强化智能设施应用,加快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地建设村庄,创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机制,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助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昉
各国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通常遵循一些一般性的规律,需要完成一些相同的任务,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一些类似的做法。对此进行归纳提炼从而得出若干特征化事实,是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特征的有益描述。这种归纳也有助于揭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核心地位、提高的方式和途径。本文把农业劳动生产率作为推进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通过国际经验的比较,以劳动生产率达到的高度来定义农业强国。进一步地,在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揭示了中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特殊挑战,并从改善劳动力配置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等方面,着眼于破解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局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劳动生产率 特征化事实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伟斌 毛迎春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定,这是深入推进"三农"工作、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农业农村充分发展、城乡均衡和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2017年12月15—17日,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