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9)
2023(3136)
2022(2522)
2021(2476)
2020(2011)
2019(4361)
2018(4399)
2017(9139)
2016(4935)
2015(5348)
2014(5292)
2013(5447)
2012(4987)
2011(4606)
2010(4711)
2009(4496)
2008(4270)
2007(4173)
2006(3828)
2005(3299)
作者
(13274)
(11981)
(11348)
(10778)
(6861)
(5708)
(4986)
(4563)
(4368)
(4031)
(3974)
(3694)
(3569)
(3509)
(3507)
(3455)
(3332)
(3321)
(3184)
(3072)
(2973)
(2970)
(2881)
(2844)
(2769)
(2670)
(2663)
(2429)
(2397)
(2387)
学科
(42990)
农业(28591)
(24951)
经济(24930)
(24753)
业经(10989)
农业经济(9537)
(8769)
农村(8765)
(7068)
管理(6861)
土地(6586)
(6429)
劳动(6429)
发展(6268)
农业劳动(6266)
(6266)
地方(6109)
人口(6062)
收入(6037)
中国(5947)
方法(5753)
(5745)
动力(5726)
劳动力(5708)
农业人口(5666)
分配(5602)
数学(5481)
数学方法(5466)
建设(5339)
机构
学院(71718)
大学(64516)
(37002)
(34868)
经济(34354)
管理(28476)
农业(27737)
理学(25104)
理学院(24947)
管理学(24662)
管理学院(24562)
研究(24058)
中国(20471)
业大(19220)
农业大学(16677)
科学(14074)
(12971)
(12501)
中心(12471)
(12405)
(12385)
经济管理(12364)
(11597)
研究所(11041)
(10463)
(10336)
发展(9701)
(9690)
财经(9526)
科学院(9257)
基金
项目(47351)
研究(38214)
科学(37442)
基金(33960)
(28967)
国家(28574)
社会(25294)
科学基金(24390)
(23886)
社会科(23479)
社会科学(23474)
(20600)
基金项目(18640)
编号(17798)
(15051)
教育(14873)
自然(13729)
自然科(13370)
自然科学(13369)
自然科学基金(13128)
成果(13066)
(12390)
(12341)
资助(12328)
(10918)
(10750)
(10746)
农业(10668)
发展(10628)
国家社会(10474)
期刊
(46404)
经济(46404)
(45437)
农业(30793)
研究(18533)
中国(16672)
业经(15662)
(13188)
农业经济(12959)
农村(12479)
(12479)
学报(11085)
科学(10873)
(9779)
金融(9779)
大学(9557)
学学(9512)
农村经济(8460)
问题(7737)
(7178)
世界(6990)
经济问题(6757)
(6089)
社会(5737)
社会科(5454)
社会科学(5454)
技术(5403)
业大(4920)
管理(4883)
农业大学(4811)
共检索到109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伟艳  方天堃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走向市场化进程中为克服新的矛盾和问题,由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出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它综合地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诸多优越性,为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改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科技含量低的现状,促进专业化分工、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破解农民增收难等深层次矛盾,提供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也是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光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之源,是农村发展之本,是社会稳定之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辽宁,就要抓好农民增收。前几年辽宁出现了农业效益下降,农民增收趋缓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全省应适应新形势,抓住机遇,拓展渠道,突出重点,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全面提高,实现大发展,促进大增收。为此全省应突出抓好十大增收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文虎  李思清  李瑞  
当前,受国际形势变化、极端天气冲击、地质灾害多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在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形势下,亟须找准普惠金融支持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切入点、关键点和着力点。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面临的难点
关键词: 农民增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1.按照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方向,积极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要积极推进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发展,把推进城镇化的过程,有效转变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通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效带动国内需求扩张和需求结构升级,开拓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按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方向,加快农业组织制度创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支持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安广实  
一、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问题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1.财政对农业投入数量过少,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000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财政支出的5%左右;其后,在"二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有所增加,达到10%左右;再后,是"文化大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本文假设中国经济发展到 2 0 2 0年时人均GDP达 30 0 0美元 ,农民人均收入 60 0 0元人民币。为达成这个目标 ,中国政府应采取可持续的、统筹兼顾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国民待遇 ,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向农民倾斜 ,同时转变政府职能 ,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艳萍  王爱萍  王艳娟  陈海芹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增收又是农民问题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主要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进一步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坚持工业反哺农业道路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肖冰   刘佳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机遇。本文在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增收之间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尽管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存在各种挑战,但通过推进金融科技普及与应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开展金融教育和培训,可以进一步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定溶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条件下,促进农民增收要有新思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重在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更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