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
- 2023(138)
- 2022(90)
- 2021(88)
- 2020(69)
- 2019(218)
- 2018(201)
- 2017(240)
- 2016(165)
- 2015(149)
- 2014(170)
- 2013(138)
- 2012(138)
- 2011(167)
- 2010(164)
- 2009(117)
- 2008(97)
- 2007(91)
- 2006(105)
- 2005(90)
- 学科
- 教育(849)
- 中国(613)
- 教学(253)
- 理论(216)
- 革(205)
- 改革(204)
- 发(198)
- 发展(197)
- 展(188)
- 教育改革(181)
- 学(160)
- 研究(135)
- 高等(125)
- 学法(115)
- 教学法(115)
- 学校(114)
- 教育学(103)
- 生(102)
- 学理(101)
- 学理论(101)
- 思想(101)
- 管理(99)
- 机化(98)
- 算机(98)
- 计算(98)
- 计算机(98)
- 计算机化(98)
- 政治(94)
- 德育(87)
- 思想政治(87)
- 机构
- 大学(1812)
- 教育(1419)
- 学院(1386)
- 研究(841)
- 范(819)
- 师范(818)
- 师范大学(704)
- 京(533)
- 教育学(531)
- 职业(513)
- 技术(447)
- 科学(405)
- 北京(403)
- 院(383)
- 职业技术(369)
- 所(364)
- 江(353)
- 教育学院(349)
- 研究所(325)
- 研究院(321)
- 中国(300)
- 中心(287)
- 技术学院(282)
- 教育科(268)
- 教育科学(268)
- 州(241)
- 部(220)
- 京师(219)
- 管理(199)
- 浙(185)
共检索到3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教育科学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顾明远鲍东明主编曾晓洁张瑞芳副主编定价:72.00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谋划未来和平发展的重要倡议。紧紧抓住教育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2015年以来,《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把"一带一路"教育研究作为最重要的选题加以策划和组织,形成了一批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倡议共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为推动区域教育的开放、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契机,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唇齿相依,教育交流源远流长,教育合作前景广阔。中国与相关国家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由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就开辟了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成为古代社会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推动了相关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近代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区域教育研究 专题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应心 李宁
国际交流合作已被列为高校的第五大职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实施,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国际化办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地处三四线城市,无论教学科研实力,还是社会知名度和地域吸引力,与部属及老牌本科院校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在招收和培养国际留学生方面更是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根据自身优势,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和平台,勇于主动与外方高校联姻,打造出办学特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同样可以培养出具有强专业、外语精、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恕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为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比较教育研究开拓了新视野、提出了新任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如何推进"民心相通"、助力"互联互通"?为此,4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座谈会,参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本刊本期集中发表专家发言,以飨读者。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教育研究作为本刊重点选题,欢迎作者积极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刊将优先刊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佳 刘宝存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空间得到延展,教育开放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和内涵,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作为"一带一路"合作的内容与途径,教育对外开放不仅意味着要继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同时也为我国教育发展优秀经验共享世界提供了平台,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服务沿线国家的教育与社会发展,进而达到共生共赢的目的。与此同时,我们需谨慎应对各类风险,在研判和分析机遇与挑战的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忠昌 李晓娟
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共建"一带一路"赋予了新时代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新的要义,要求西部地区职业教育以内部协同发展为基础、以东西协同发展为引擎、以经济协同发展为核心、以国际协同发展为使命,旨在促使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格局、共同化发展的时代格局、联动化发展的跨界格局和国际化发展的多边格局,进而提出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塑课程建设逻辑及搭建资源流通平台等有效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为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比较教育研究开拓了新视野、提出了新任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如何推进"民心相通"、助力"互联互通"?为此,4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座谈会,参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本刊本期集中发表专家发言,以飨读者。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教育研究作为本刊重点选题,欢迎作者积极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刊将优先刊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赟宇 孙静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教育承担着独特的历史使命。新形势下要求职业教育顺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开展境外合作办学,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尚存在层面较低、政策依赖度高、缺乏校企深度融合和长期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项目建设实践,提出联合中方企业、中方院校和外方院校,采用"校校企合作"共建国际学院的模式,能够满足三方发展需要,提升办学合作水平,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与长期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合作共赢的办学思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石琳 董洪杰 姚成雨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澜湄合作国家交流日益加强。当前面向国际中文教育区域化、数字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需求,以数字化赋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成为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澜湄合作国“中文+职业技能”数字化教育的政策环境与具体实践,探讨各成员国的政策选择与经验模式。为实现澜湄合作国“中文+职业技能”数字化教育高质量发展,今后须以数字化转型发展为引擎,搭建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和平台;以国别化市场需求为引领,创建中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范式;以本土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共建“政—企—行一校”多方合作新模式;以多元化专业协作为支撑,构建产教结合与“双师”培养新格局,为推进“中文教育共同体”建设谋局拓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罗弦
东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区域,地处重要的战略位置,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内部的一体化更是增加了其影响潜力。高等教育合作是深化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双方增信释疑,沟通政策,储备人才,拉动经济。依据"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双方高等教育合作需从扩大涉及面、完善参与结构、增加合作深度入手,同时加大语言人才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便利人才流动。
关键词:
高等教育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 东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越优 阚阅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以利于促进"民心相通"。高等教育的合作需分析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科技发展实力,并据此描绘出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和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国家图像。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高的沿线国家具备合作的优势与条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低的沿线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需突破的重点国家,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给予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各有优劣势的沿线国家需分类开展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益琴
"一带一路"给高职教育国际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加强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顶层设计、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师资建设等的国际化水平,切实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与此同时,政府、学校、企业应密切协作,协同发力,建立机制,为职业教育资源输出提供保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职院校 教育资源输出 国际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新泉 张伟杰
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工程教育的重要评价体系。目前,国内研究多聚焦在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学改革方面,对国家经济战略给该模式带来的挑战关注较少。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在分析沿线国家经济状况、语言种类和文化背景基础上,阐明我国工程认证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借鉴华盛顿协会成员国认证发展的经验,从多元文化培养、队伍建设、学科交叉创新和文化育人培养等四个方面为我国工程专业人才发展提供了思路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已成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贯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主旨演讲精神,职业教育在助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令人瞩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田浩然 王敬尧
面向“一带一路”,中国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更高水平的开放,同各国实现更全方位、更具深度的互通互鉴。基于2024年QS大学排行和世界银行数据考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大学布局情况发现,QS总榜上全世界约1500所高水平大学中有572所属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到总榜学校数量1/3以上,其中部分大学和优势学科进入世界顶尖行列。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可以分为“高水平—大规模”“高水平—小规模”“低水平—大规模”和“低水平一小规模”四种类型。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中国可采取不同的高等教育开放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大学排名 高水平大学 对外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