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
- 2023(1335)
- 2022(845)
- 2021(650)
- 2020(423)
- 2019(959)
- 2018(872)
- 2017(1696)
- 2016(958)
- 2015(1025)
- 2014(997)
- 2013(1072)
- 2012(951)
- 2011(895)
- 2010(912)
- 2009(734)
- 2008(665)
- 2007(633)
- 2006(570)
- 2005(506)
- 学科
- 济(3935)
- 经济(3928)
- 中国(2049)
- 管理(2025)
- 农(1997)
- 业(1909)
- 农业(1488)
- 业经(1424)
- 地方(1422)
- 财(1381)
- 制(1212)
- 企(1181)
- 企业(1181)
- 发(964)
- 体(881)
- 收入(861)
- 发展(851)
- 展(844)
- 银(809)
- 银行(809)
- 融(803)
- 行(803)
- 金融(800)
- 农业经济(758)
- 人民(736)
- 财政(729)
- 教育(694)
- 生活(686)
- 建设(683)
- 体制(677)
- 机构
- 大学(10278)
- 学院(10215)
- 研究(5180)
- 济(4627)
- 经济(4531)
- 中国(3949)
- 管理(3317)
- 财(2945)
- 科学(2675)
- 理学(2622)
- 理学院(2583)
- 管理学(2527)
- 管理学院(2508)
- 所(2404)
- 中心(2301)
- 京(2292)
- 省(2213)
- 农(2145)
- 江(2143)
- 院(2109)
- 研究所(2108)
- 发(1733)
- 范(1729)
- 师范(1717)
- 研究院(1657)
- 部(1642)
- 财经(1602)
- 北京(1546)
- 教育(1543)
- 农业(1541)
共检索到21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辉 叶海键 胡伟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明晰其内涵定义,纠正认识偏差,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文章认为,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在农民农村,要以农民农村为共同富裕的主要抓手,突出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拓展、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农村的带动与融合,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服务效率低下和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难题。同时,要重视初次分配效率基础上的公平性、再次分配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性,以及"先富带后富"的制度设计和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改革深化。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民农村 重点 难题
[期刊] 求索
[作者]
罗明忠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其内涵不断丰富。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地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进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在收入分配、发展机会、公共服务、精神文明等方面还存有短板。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通过赋权、强能、并轨与融合,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伯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范畴是什么?需要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该文提出,共同富裕范畴,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经济范畴。主要理由是:共同富裕范畴涵盖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轴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要求。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扶贫脱贫的重大举措,是共同富裕理论的伟大实践。共同富裕范畴和理论,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核心。以此为指导,设想分五大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第二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三篇,微观经济运行,是共同富裕在微观领域的实现。第四篇,宏观经济运行,是共同富裕在宏观领域的实现。第五篇,国际经济关系和对外开放既是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范围内共建共享,促进世界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一兵
机会平等对能否实现共同富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利用机会集概念来检验机会不平等的程度,阐述了机会集的定义及估计方法,并采用非参数核函数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用MonteCarlo模拟隔代收入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机会集。通过检验这些机会集的特征,表明父亲收入的高低对子女机会及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旨在减少机会不平等的措施。
关键词:
机会集 核函数 收入流动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磊
什么是共同富裕?人们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很清楚了,不需要讨论。我认为未必。共同富裕这个概念的核心词是什么?是"富裕"。没有富裕,"共同"的内容就不知所云。所以,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共同贫穷。那么,富裕的基础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说,富裕的基础只能是人类的劳动,是劳动者的实践和创造,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句话,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慎教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小平同志在78年12月率先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在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其他的人共同发展,以较快的速度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实践证明,小平同志这个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过去共同富裕的着眼点是放在单一公有制和防止两极分化上,不准先富。反对冒富,实行平均主义和贫富拉平政策,吉尼系数之低(0.16)居世界之最。这种“同步均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伯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范畴是什么?需要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该文提出,共同富裕范畴,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经济范畴。主要理由是:共同富裕范畴涵盖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轴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要求。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扶贫脱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婷 田佳禾
2022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实现2035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开局之年。“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进一步擘画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蓝图,为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署名文章,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所面临的五大重点问题做了概括。~((1))在文章中,总书记强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鲜明宣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解上各有不同。共同富裕不是全社会过一样富裕的生活,而是全社会没有人过贫困的生活。只要低收入者也能走离贫困线,就是公共富裕的社会。为了消灭贫困,除发展生产提高全民收入外,还要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上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助。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走离贫困线 发展生产 社会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理 黎妮 马欣怡
分析胡焕庸线两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提出改进措施,有利于实施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本文以胡焕庸线两侧的48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8个方面18个代表性指标的864个数据序列,采用断点回归的技术方法,检验了胡焕庸线两侧地区的发展差异。结论显示,在人口密度、经济产出、金融支持、财政支出、教育和医疗等方面,胡焕庸线两侧地区的断点效应非常明显,存在显著的发展不均衡。建议政府加大金融和财政的支持力度、增加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大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快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及适当地引导人口迁移等方式,降低胡焕庸线两侧的发展不平衡,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与共同富裕。
关键词:
破解胡焕庸线魔咒 均衡发展 共同富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指引下,理论界对共同富裕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大批成果,在共同富裕的重大理论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代表,全国一些地区、单位,率先在破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和创新共同富裕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国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还面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挑战: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缩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元源 秦武 吴亮 陈意锒 李龙真
选取2012—2021年31个省份相关数据,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分别构建省域共同富裕政策强度和共同富裕水平量化评价体系,并通过ArcGIS刻画两者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省域共同富裕政策对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破除区域协调发展壁垒、实现整体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空间格局上,省域共同富裕政策强度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2)随时间推移,省域间共同富裕政策强度差距不断缩小,共同富裕水平“高—高”集聚地区不断扩大,“低—低”集聚地区不断缩减。(3)当地共同富裕政策通过府际政策学习和涓滴效应产生空间溢出影响区域共同富裕水平。(4)地理区位、制度阶段、经济效率和资源错配4种因素对共同富裕政策的空间效应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对构建区域政策协调发展机制助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共同富裕是城乡全体居民共建共享富裕,是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有差别的共富,也是需要循序渐进实现的共富。目前在中国推进城乡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依然在农村农民,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即使是农村地区,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收入差异也大,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水平依然明显低于城镇。鉴于中国当前发展实际,在推进共同富裕任务最重最艰巨的农村地区,既要抓住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动力,又要推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低扩中,也要提升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绍东 邹赛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推进共同富裕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也形成了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粗放型低水平增长模式,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劳资差距、行业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共同富裕面临着严重障碍。从生产分工深化、市场规模扩张、分配结构优化以及消费需求提升四者之间的互动增强机制出发,提炼概括了“马克思—斯密—杨格定理”,提出要把发展的着力点转向“国内大循环”,通过国内市场扩张促进分工深化,把粗放型低水平增长模式转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将通过技术劳动报酬提升效应、实体经济资源集聚效应、产业区域布局优化效应以及城乡资源双向流动效应等四种效应,有效缩小劳资、行业、区域和城乡的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谢地 贺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消灭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中国也跨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基于这一背景,进一步厘清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和约束条件,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基本规定性,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实际提出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应予回答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经济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