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7)
2023(7002)
2022(6139)
2021(5680)
2020(4867)
2019(11577)
2018(11685)
2017(22701)
2016(12917)
2015(15084)
2014(15877)
2013(15860)
2012(15051)
2011(13680)
2010(14198)
2009(13153)
2008(13550)
2007(12791)
2006(11176)
2005(10344)
作者
(39443)
(33075)
(32863)
(31864)
(21039)
(16059)
(15307)
(12936)
(12342)
(12174)
(11255)
(11146)
(10582)
(10519)
(10510)
(10403)
(10354)
(9716)
(9698)
(9618)
(8393)
(8320)
(8180)
(7661)
(7571)
(7500)
(7413)
(7409)
(6830)
(6800)
学科
(54506)
经济(54440)
管理(35825)
(34456)
(26873)
企业(26873)
方法(24693)
数学(21560)
数学方法(21265)
(17616)
(15985)
中国(15183)
(12490)
(11889)
地方(11864)
农业(11456)
业经(11395)
(10828)
贸易(10821)
(10469)
(9622)
银行(9599)
(9381)
理论(9358)
财务(9350)
财务管理(9308)
(9063)
(8767)
企业财务(8681)
(8460)
机构
学院(191592)
大学(190536)
(76193)
经济(74242)
管理(68984)
研究(65139)
理学(57407)
理学院(56714)
管理学(55573)
管理学院(55215)
中国(51557)
(41363)
科学(40553)
(38614)
(35545)
(34963)
(32889)
中心(31276)
研究所(31076)
财经(29009)
业大(28626)
农业(27760)
北京(26827)
(26314)
(26089)
师范(26065)
(25843)
经济学(23111)
(22977)
(22721)
基金
项目(113864)
科学(86710)
研究(85565)
基金(78265)
(67457)
国家(66812)
科学基金(55493)
社会(50492)
社会科(47522)
社会科学(47504)
(46202)
基金项目(41062)
教育(40679)
(38455)
编号(37669)
自然(34971)
自然科(34052)
自然科学(34039)
自然科学基金(33398)
资助(33266)
成果(32473)
课题(26684)
重点(25929)
(25121)
(24997)
(22906)
(22500)
项目编号(22018)
科研(21883)
大学(21805)
期刊
(92517)
经济(92517)
研究(59761)
中国(42456)
(32799)
(32652)
学报(30020)
科学(26034)
教育(25933)
管理(24147)
大学(22027)
农业(21266)
学学(20340)
(20118)
金融(20118)
技术(18660)
业经(15918)
财经(14511)
经济研究(13900)
问题(12876)
(12474)
图书(11188)
(11116)
(10400)
技术经济(10245)
理论(10226)
(9918)
统计(9437)
商业(9309)
财会(9276)
共检索到303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海舰  杜爽  
共同富裕是全民富裕、全面富裕、渐进富裕、共建富裕,推进共同富裕等不得、急不得。推进共同富裕要构建协调配套的三大分配体系,辩证认识五大关系,包括增量与存量、显性与隐性、总量与结构、均值与方差、可量化与不可量化的关系。推进共同富裕要立足十大政策取向:既在缩小收入差距上做文章,更在缩小财富差距上做文章;既在缩小显性差距上做文章,更在缩小隐性差距上做文章;既在缩小私人产品差距上做文章,更在缩小公共产品差距上做文章;既在补齐短板上做文章,更在筑高底板上做文章;既在物质富裕上做文章,更在精神富裕上做文章;既在"分好蛋糕"上做文章,更在"做大蛋糕"上做文章;既在动态国内比较上做文章,更在动态国际比较上做文章;既在共同富裕上做文章,更在部分先富上做文章;既在共同富裕上做文章,更在阶层流动上做文章;既在共同富裕上做文章,更在共同幸福上做文章。推进共同富裕要重点辨析五大理论问题:收入财富差距与市场化程度的关系、收入财富差距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收入财富差距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穷人与富人的关系、共同富裕的求解范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哲   苗青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使共同富裕有了更加全面、丰富的新内涵。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探析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历史演进及实践路径,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春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重点目标就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使社会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其中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是“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强调的群体。以上群体中的绝大多数,都需要依靠职业教育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但是职业教育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思想还未融入办学理念等。而解决办法应围绕重视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思想纳入职校办学理念等几方面进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原则和目标、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解其时代意涵,把握其现实情态,从而找准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需要从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上进行探析。从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首先阐明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邓小平把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运用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新时期从改革战略、发展理念、任务目标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共同富裕理论。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共同富裕的推进还处于相对富裕而非绝对富裕、部分富裕而非整体富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要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婷  田佳禾  
2022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实现2035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开局之年。“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进一步擘画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蓝图,为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署名文章,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所面临的五大重点问题做了概括。~((1))在文章中,总书记强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鲜明宣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文静   任洲鸿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离不开人才支撑。马克思对“智育”与社会财富再生产的考察,为理解人才资源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智育”与劳动者的结合能够推动生产资料改进和物质财富增加,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精神生活富裕。数字经济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更加依赖以人力资源与知识要素有机结合为特征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对社会财富积累和分配机制的优化作用正是人才红利的本质体现。大数据技术体系与弹性网络组织重塑了知识要素的创造和整合模式,优化了人才资源的培育方式与价值创造能力。数字人才与数字生产资料相结合能够引领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促进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和物质财富积累。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性质保障了数字人才的主体性地位,逐步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为人才红利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辉  叶海键  胡伟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明晰其内涵定义,纠正认识偏差,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文章认为,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在农民农村,要以农民农村为共同富裕的主要抓手,突出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拓展、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农村的带动与融合,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服务效率低下和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难题。同时,要重视初次分配效率基础上的公平性、再次分配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性,以及"先富带后富"的制度设计和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改革深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侯为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标。当前我国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同于过去的"先富带后富"策略,而是具有新的内涵:一是提出共同富裕发展要求的出发点不同,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不同,三是共同富裕目标所蕴含的物质内容不同,四是衡量共同富裕的标准不同。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仅要构建收入分配的橄榄型格局,也要注重财产分配的合理化和相对均等化,还要注重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同步提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正确看待三次分配之间的关系,区分主从关系、原生和衍生因素间的关系;要正确看待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确立政府在分配公平中的重要调节地位,在完善所有制结构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进一步促进公平分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刚  
共同富裕既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单单重视物质富裕的富裕,其强调协调均衡、公正统一。乡村振兴要求乡村文化、政治、经济、生态、社会全面振兴,归根结底是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都是服务于人民幸福的现实需要。当前,乡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短板弱项问题突出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应当重视乡村公路运输、网络通信、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全力破解阻碍乡村发展的短板弱项问题,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泽红  郭劲廷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发展数字经济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逻辑一致性。首先,共同富裕应依靠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以数字技术创新为起点,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方式的革新伴随着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价值链分工的深化进一步构筑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其次,数字化流通过程以数字平台为节点,推动生产组织方式从个别企业的断续生产演化到工业互联网产业网链的连续生产,在加速商品价值实现的同时降低了流通费用,有力推动经济迈向高水平循环,增益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但数字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平台垄断、数字鸿沟等新问题,对推进共同富裕带来不利影响,要因势利导,以最大化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整体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中南  包倩文  高德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带领全体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但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阶段,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和社保基金入市在公有制的运行机制上实现了突破,使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形式与制度逻辑相一致,是新时代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之一。既有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使全体人民共享国有企业利润和发展红利,又能够在不损失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社会公平,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构建更合理的财富分配格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泽红   李雪艳  
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是新时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更是推进贫困治理与共同富裕实践的思想引导。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的生成有其内在逻辑,它承继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之思想,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汲纳于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探索之经验,淬砺于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之实践。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以攻坚志气、科学精神与宗旨意识的有机融合为核心架构,内涵丰富、意蕴淹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弘扬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它既是全体人民为谋求共同富裕而奋斗的思想引领,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还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檀秀侠  粟郁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极其特殊而重大的意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富裕,需要形成四大机制:财富三次分配机制、财富增长的发展机制、财富平衡的治理机制、价值共识构建与引领机制,它们分别提供内生力、支持力、协调力和引领力,从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从建立健全四大机制入手,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富裕的路径为:推动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释放增收潜能;助推产业融合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财富稳定增长;构建整体性粤港澳大湾区治理框架,平衡贫富差距;增收减支双向并举,大力培育社会中间阶层;构建价值共识,深耕共同富裕精神土壤。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晓雪   孙迎光  
劳动正义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深刻阐释劳动正义的内涵,把握劳动正义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探索以劳动正义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途径,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价值支撑与实践遵循。从主体维度、实践维度和历史维度三个层面对劳动正义的要义特征进行阐释,指出劳动正义以人民至上为价值旨向,以共建共享为根本原则,以渐进发展为基本方法。劳动正义契合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核,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基石、实践保障和内在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新征程上,要以彰显人民中心地位凝聚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以建构和谐劳动关系夯实共同富裕的实践根基,以辩证扬弃资本逻辑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质进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佳炎  
追求增值是企业的共性,增值的目的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中国国有企业的个性。番禺外贸国有企业根据行业的实际,在改革中实行员工参股、工会集体持股、改组兼并、多元化经营等重大举措,实现了资本积聚与积累,促使资本裂变;在此同时,大力提高员工素质,探索培养知产者的方法,并加大力度建立与完善员工监督机制,保证资产持续增值,以达到在新世纪携手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