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6)
2023(4016)
2022(3265)
2021(2969)
2020(2234)
2019(4869)
2018(4453)
2017(8736)
2016(4744)
2015(4999)
2014(4695)
2013(4428)
2012(4140)
2011(3813)
2010(3885)
2009(3364)
2008(3366)
2007(2973)
2006(2703)
2005(2468)
作者
(12416)
(10584)
(10213)
(9791)
(6301)
(4879)
(4832)
(4122)
(3944)
(3614)
(3503)
(3500)
(3308)
(3249)
(3203)
(3193)
(3150)
(3000)
(2899)
(2835)
(2532)
(2495)
(2444)
(2318)
(2292)
(2218)
(2186)
(2143)
(2040)
(2039)
学科
(23325)
经济(23311)
管理(12324)
地方(11039)
(9687)
(7903)
企业(7903)
地方经济(7242)
方法(6254)
中国(5915)
(5423)
数学(5387)
数学方法(5361)
业经(4785)
环境(4458)
(4419)
(3992)
(3724)
(3590)
农业(3553)
公司(3245)
(3239)
(3146)
贸易(3145)
(3137)
体制(3003)
(2971)
(2963)
金融(2962)
(2938)
机构
学院(61693)
大学(61584)
(25675)
经济(25174)
研究(23739)
管理(23213)
理学(20003)
理学院(19666)
管理学(19390)
管理学院(19265)
中国(17455)
(16748)
科学(14233)
(11405)
(11304)
北京(11142)
中心(10620)
研究所(10357)
(9471)
师范(9426)
(9272)
(8740)
财经(8612)
业大(8167)
(8063)
师范大学(7918)
(7865)
经济学(7781)
科学院(7197)
研究院(7115)
基金
项目(45178)
科学(36742)
研究(34470)
基金(32695)
(28493)
国家(28269)
科学基金(24633)
社会(23346)
社会科(22160)
社会科学(22154)
基金项目(17395)
(16738)
(15400)
教育(14845)
自然(14587)
自然科(14191)
自然科学(14189)
自然科学基金(13900)
编号(13796)
资助(11932)
(11254)
成果(10941)
重点(10711)
课题(9980)
国家社会(9917)
(9635)
(9491)
发展(9445)
(9310)
创新(8973)
期刊
(30562)
经济(30562)
研究(19321)
中国(13874)
科学(9126)
学报(8950)
管理(8318)
(7994)
教育(7676)
(7335)
大学(7088)
学学(6531)
经济研究(5243)
农业(5200)
业经(4994)
(4923)
金融(4923)
技术(4779)
资源(4360)
问题(4037)
财经(3912)
(3538)
(3460)
(3390)
科技(3074)
商业(3058)
(3035)
国际(3017)
现代(2998)
(2722)
共检索到93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喆  
目前,京津冀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为突出、雾霾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三地各城市之间污染相互影响显著,大气污染变化呈现明显同步性。环保部公布的2013年度全国空气最差城市排名中,后10名的城市里河北省占到了7个。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回顾京津冀大气污染形成的历史背景,分析其成因,有助于从体制机制入手提高治理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继华  何海岩  
跨区域治理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本文根据我国区域合作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跨区域治理的核心是探索建立一个促进区域发展的制度体系,其中行政体制改革是跨区域治理的重点,为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跨区域治理提供了路径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江涛  蔡梦晗  王宪明  
构建京津冀跨区域城市生态系统,是推动三地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提出构建建设由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构成的京津冀跨区域城市生态系统的系列建议,希望能够有效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裕民  李彦军  倪稞  
文章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流动特征的分析,认为长期以来京津作为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充分享受了对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吸纳的聚集效应,但是由于行政分割,生产要素的扩散作用却被弱化,没有起到中心城市的作用。文章认为,构建京津冀城市圈区域与城乡协调的发展格局,核心任务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并提出"四步走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京津冀城市群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口流动管理机制;以"三个集中"谋求聚集经济效应;为广大乡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振华  郭怀英  
智慧区域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通过智慧区域建设对京津冀在环保、交通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作用的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智慧区域建设中面临着不平衡性及"信息孤岛"问题,应通过PPP模式、信息共享和授权制度以及加速智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智慧区域建设,使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新的增长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伞锋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会,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既破解了三地发展的瓶径,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找到了切入点。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涉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方面,对于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涛  温雪梅  
传统行政区下的环境治理模式无法有效解决具有强外部效应的区域公共环境问题,跨行政区的府际合作是区域环境治理的必然选择。以具有典型区域环境治理特征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为例,从政府网站选取了98项与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正式政策文本和126项政府行动文本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政策演变、政策行动和主体关系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区域环境治理的政策体系呈现分层简单多元化特征,激励性制度的使用多于约束性制度,共同策略不足、权威性协调组织缺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本文针对京津冀如何形成有效的跨域污染联合治理机制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跨域合作污染治理的特征函数及模糊合作博弈的参与度函数。其次结合京津冀实际环境数据,利用模糊博弈Shapley值法获得合作省市成本分摊方案。最后分析了年平均浓度,年空气质量未达标天数及环境污染治理力对成本分摊值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在评价期内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预算越大,计算的模糊博弈参与度越小,且平均浓度及污染天数与成本分摊值成正比例关系,环境污染治理力与成本分摊值成反比例关系。同时应鼓励合作省市前期治污的有效投资,在前期投资越大治污效果越好,且后期成本分摊值就越小。据此本文建立的联合治污经济利益协调机制能对参与者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促使跨域联合治污有效实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本文针对京津冀如何形成有效的跨域污染联合治理机制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跨域合作污染治理的特征函数及模糊合作博弈的参与度函数。其次结合京津冀实际环境数据,利用模糊博弈Shapley值法获得合作省市成本分摊方案。最后分析了年平均浓度,年空气质量未达标天数及环境污染治理力对成本分摊值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在评价期内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预算越大,计算的模糊博弈参与度越小,且平均浓度及污染天数与成本分摊值成正比例关系,环境污染治理力与成本分摊值成反比例关系。同时应鼓励合作省市前期治污的有效投资,在前期投资越大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新峰  袁宗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层面所暴露的问题,亟需掌握着区域内主要资源和权力的政府组织调整策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束缚,协同治理区域公共问题。从政府层面破题,以大气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的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在系统分析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路径:在体制层面,实现由"属地管理"到"区域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机制层面,实现由"运动式"协同治理到"常态化"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政策工具层面,实现由"单一型"工具到"复合型"政策工具的转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祝尔娟  邬晓霞  
2011年12月3-4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2011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凯悦莱温泉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京津冀三地高校院所以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参加了论坛。现将主要观点及政策建议综述如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于晶晶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需要多元环境治理模式支持,多元环境治理体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性手段在推动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统一的多元环境治理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的理论基础和内涵特征为京津冀区域多元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针对当前京津冀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差、可操作性欠缺、治理成本高等问题,应厘清国家、公众和环境开发利用者等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一高效的京津冀多元环境治理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耿云  
20世纪末期以来,新区域主义理论逐渐成为全球化背景下跨域合作治理研究的显学。新区域主义理论关注权力与资源的依赖关系、行动规则的构建与网络协作的达成,主张面向空间、功能和部门等纬度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间的协调机制。从新区域主义的理论视角审视京津冀区域合作治理的现实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京津冀区域的治理模式仍处于构建阶段,面临着缺乏区域认同、协调方向单一、社会力量参与有限、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注重顶层设计,从国家首都地区战略的高度构建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打造决策——协调——执行相衔接的综合治理体系,并加强法制保障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莹炜  
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首都都市区合作与协同发展迄今已经走过25年的时间,其协同治理体系在长期实践中日臻完善。本文认为,柏林—勃兰登堡首都区域的治理机制具有如下特点:一方面具有政府性质的区域性治理机构和灵活、多层次的治理机制是都市区治理体系运转的重要保障,在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非政府性质的、公众广泛参与的目的性联盟、论坛、区域协调与对话机制也逐渐成为区域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德国首都都市区与我国京津冀地区具有极为相似的结构性特征,发展基础和发展模式选择也有极强的互通性质,其协同治理经验对京津冀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