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3)
2023(8619)
2022(7208)
2021(6418)
2020(5000)
2019(11589)
2018(11280)
2017(21361)
2016(11318)
2015(12600)
2014(12515)
2013(12242)
2012(11679)
2011(10794)
2010(11242)
2009(10122)
2008(10129)
2007(9140)
2006(8520)
2005(7983)
作者
(32871)
(27474)
(27428)
(25824)
(17526)
(13149)
(12421)
(10719)
(10551)
(9881)
(9387)
(9143)
(8923)
(8785)
(8664)
(8519)
(8219)
(7977)
(7821)
(7785)
(7049)
(6837)
(6710)
(6311)
(6220)
(6151)
(6122)
(6104)
(5499)
(5432)
学科
(54898)
经济(54858)
(31487)
管理(30396)
(23947)
企业(23947)
地方(21403)
中国(19743)
(16406)
业经(13988)
方法(13804)
地方经济(11914)
农业(11501)
数学(11290)
数学方法(11156)
(10999)
(10052)
银行(10043)
(9949)
金融(9948)
(9896)
(9809)
(9717)
贸易(9703)
(9242)
环境(9232)
(8847)
(8814)
技术(8732)
发展(8163)
机构
学院(161230)
大学(158129)
(67925)
经济(66354)
研究(62205)
管理(59333)
理学(49403)
理学院(48668)
管理学(47923)
管理学院(47589)
中国(47537)
(38259)
科学(36895)
(31511)
(30636)
研究所(28183)
中心(27402)
(26220)
(25802)
北京(25411)
(24712)
师范(24509)
(22954)
财经(22868)
业大(21697)
(21484)
(20551)
师范大学(19698)
农业(19608)
经济学(19506)
基金
项目(101920)
科学(81055)
研究(77214)
基金(71855)
(62031)
国家(61456)
科学基金(52909)
社会(49479)
社会科(47039)
社会科学(47031)
(40822)
基金项目(37921)
(34783)
教育(34583)
自然(32426)
自然科(31678)
自然科学(31675)
编号(31667)
自然科学基金(31070)
(28806)
资助(28518)
成果(25999)
课题(23815)
发展(23676)
重点(23372)
(23256)
(21597)
(21369)
创新(20162)
国家社会(19870)
期刊
(87780)
经济(87780)
研究(54498)
中国(41308)
(25492)
管理(24990)
科学(22418)
教育(22342)
(21539)
学报(21255)
(18331)
金融(18331)
农业(17512)
大学(16586)
业经(16241)
学学(15179)
技术(15008)
经济研究(13675)
问题(11514)
财经(10853)
(9412)
(9257)
(9174)
(9054)
现代(8718)
商业(8652)
国际(8572)
图书(8466)
(8300)
论坛(8300)
共检索到268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后凯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京津冀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协同潜能。为更好地推进这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增进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孙久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市郊区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强等专家学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伞锋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会,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既破解了三地发展的瓶径,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找到了切入点。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涉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方面,对于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中和  
京津冀经济圈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交通一体化是推进区域产业整合的重要方式。京津冀地缘相接,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需要以交通一体化和现代物流发展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案例一创新审批方式,助力北京企业在滨海新区落地生根天津滨海新区出台"见证发证"审批方式,通过内容互认、资质互认,进一步减少审批材料,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助力北京企业在滨海新区落地生根。一、实施历程2020年8月,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印发《滨海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企业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及《滨海新区适用"见证发证"审批方式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对于北京迁入滨海新区的企业、研究所等机构以及北京公司在滨海新区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机遇,以"一盘棋"思想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天津实施,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尔娟  
从京津冀发展现实来看,北京"大城市病"的实质是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过多的功能,只有功能疏解才是明智之举。北京城市功能疏解对区域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布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是北京实现产业升级和阶段跃升的最好时机。北京应从五个方面发挥对区域的核心引领带动作用:一是在"瘦身"中"强体",即通过功能疏解,突破发展瓶颈,更好地发挥首都核心功能;二是在区域合作中"增能",即提升北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三是在"输出"中"带动",即通过产业技术的扩散转移,促进京津冀产业整合、布局优化、链接融合;四是构建科技与产业对接平台,探索资源整合、资本运营新模式,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引领作用;五是通过疏解部分行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傅巧灵  韩莉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后,京津冀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阶段。京津两地地理位置优越,处在政治中心地带,经济扶持力度大,因此经济发展尤为迅速。相比较而言,周边的河北省由于地势、资源、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经济相对落后,成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塌陷区和长期贫困问题的凸显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振华  郭怀英  
智慧区域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通过智慧区域建设对京津冀在环保、交通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作用的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智慧区域建设中面临着不平衡性及"信息孤岛"问题,应通过PPP模式、信息共享和授权制度以及加速智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智慧区域建设,使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新的增长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津  
2015年6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方向、思路和重点。7月初,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北京市财政局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推进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和保障构建国际一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狄建明  郭荔  张丹阳  
2018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在天津举行,本届活动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总遵循,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神,主题为"职教改革四十年,产教融合育工匠"。天津坚持"国家窗口、示范引领",确定"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产教融合、五业联动;协同发展、助力帮扶;一带一路、服务支撑;先进文化、孕育工匠;筑底强基、师资先行"6大板块开展20项重点活动,充分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继红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是财力在地区之间的横向转移,能够均衡地区之间财政能力,提高公共物品外部性的内在化水平。京津冀三地GDP、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泰尔指数虽逐年减小,但仍体现出地区差,目前在京津冀三地构建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仍面临各地政府合作不足、各级政府事权不明确、财政基础数据不充分等问题。应借鉴国外经验,总结对口支援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探索符合京津冀实际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近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协同发展基础厚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全面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靖旭  万翠英  
京津冀作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采用EViews统计软件对京津冀地区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结论对区域人口老龄化及经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解决京津冀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促使经济的相互协调和平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学磊  
新时代,京津冀空间功能协同、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和市场协同构成了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维度。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具有提升京津冀空间功能承载力、增强产业协同度、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市场协同度等功能,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京津冀数字产业协同度不高、数据要素利用不充分、数字人才区域分布与培养体系不合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度有限等现实问题,制约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质效的提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释放数据要素活力,构建数字人才协同引培机制,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一体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树伟  黄艳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国土空间优化是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京津冀地区应按照“一主两副、双圈耦合、四轴多点、南粮北绿”的国土空间布局总体框架,减少国土资源错配,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强国土资源跨区域配置效能,以完善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形态,培育壮大新增长极,推动中小城市承载能力提升,促进区域利益统筹协调。为此,城市化地区要通过城市群和都市圈并重发展、提升中小城市功能、提升河北要素承载力和发展水平来高效集聚人口;农产品主产区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提升农业科技化和规模化水平、走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道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重点生态功能区则要通过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创新生态补偿模式来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和区域治理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