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0)
- 2023(10905)
- 2022(9108)
- 2021(8298)
- 2020(6585)
- 2019(14936)
- 2018(14523)
- 2017(28198)
- 2016(15293)
- 2015(16676)
- 2014(16880)
- 2013(16730)
- 2012(16049)
- 2011(14732)
- 2010(15312)
- 2009(13850)
- 2008(13697)
- 2007(12502)
- 2006(11431)
- 2005(10624)
- 学科
- 济(70822)
- 经济(70760)
- 业(42085)
- 管理(41501)
- 企(31905)
- 企业(31905)
- 中国(23115)
- 地方(22775)
- 农(21795)
- 方法(21389)
- 数学(18121)
- 数学方法(17881)
- 业经(17718)
- 财(15462)
- 农业(14672)
- 制(14169)
- 银(13568)
- 银行(13554)
- 行(13228)
- 融(13104)
- 金融(13104)
- 学(12975)
- 地方经济(12935)
- 贸(12686)
- 贸易(12673)
- 易(12226)
- 产业(12197)
- 发(11962)
- 策(11663)
- 技术(11541)
- 机构
- 学院(218225)
- 大学(213577)
- 济(95301)
- 经济(93235)
- 研究(82493)
- 管理(80536)
- 理学(67492)
- 理学院(66680)
- 管理学(65651)
- 管理学院(65217)
- 中国(63589)
- 科学(48430)
- 京(46370)
- 财(45387)
- 所(42367)
- 农(37884)
- 研究所(37870)
- 中心(37302)
- 江(36014)
- 财经(33804)
- 经(30572)
- 范(30498)
- 师范(30212)
- 业大(30031)
- 北京(29995)
- 院(29917)
- 农业(29192)
- 州(28929)
- 经济学(28781)
- 省(26943)
- 基金
- 项目(137696)
- 科学(109272)
- 研究(103991)
- 基金(97963)
- 家(84918)
- 国家(84142)
- 科学基金(71748)
- 社会(66460)
- 社会科(63169)
- 社会科学(63159)
- 省(55631)
- 基金项目(50413)
- 教育(46606)
- 划(46228)
- 自然(44045)
- 自然科(42998)
- 自然科学(42988)
- 自然科学基金(42229)
- 编号(41971)
- 资助(40296)
- 发(36534)
- 成果(35092)
- 重点(31477)
- 课题(31013)
- 部(29986)
- 发展(29958)
- 展(29449)
- 创(29074)
- 性(27914)
- 国家社会(27273)
- 期刊
- 济(117079)
- 经济(117079)
- 研究(72071)
- 中国(51622)
- 农(36813)
- 财(33386)
- 管理(32519)
- 学报(30539)
- 科学(30072)
- 融(28065)
- 金融(28065)
- 教育(27773)
- 农业(25045)
- 大学(23436)
- 学学(22031)
- 业经(21044)
- 技术(19362)
- 经济研究(19103)
- 财经(16629)
- 问题(15153)
- 经(14509)
- 业(12760)
- 贸(12243)
- 商业(11004)
- 技术经济(11004)
- 国际(10988)
- 世界(10727)
- 现代(10477)
- 科技(10394)
- 坛(10344)
共检索到355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妍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包容性的产业发展支撑。人本性、生态性、平等性和共享性是产业包容性发展的本质内涵,但当前产业发展中出现背离包容性理念的现象。为推进产业包容性发展,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产业发展理念、构建生态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营造机会平等的产业发展氛围和完善共享的产业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明
实现包容性发展既是一项长远战略目标,也是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近中期,财政政策支持包容性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完善政策,增加投入,明确方向,抓住重点,解决突出矛盾,切实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逐步实现包容性发展的目标。现据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一、充分发挥财政调节职能,推动社会收入分配从失衡向公平迈进(一)完善税收政策。一是改革个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洋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消费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时尚、健康的旅游产业发展更加迅速。而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倡导平等经济的发展理念,在包容性增长视角下,乡村旅游将获得极大的发展推力,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和乡村旅游发展内在机理、本质特征上进行理论创新,阐述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促进乡村旅游减贫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乡村旅游 发展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磊 潘美丽
微型金融作为向弱势群体和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的理念,倡导弱势群体共享金融资源,参与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包容性增长。论文以2011年各省份的截面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探究了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为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微型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华平 刘风芹 沈婷婷
包容性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普惠共享和以人为本。同时,包容性发展更强调实现区域和产业部门间的协调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区域包容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产业组织模式。一个地区的集群式产业转移路径和模式是由其综合比较优势演化路径所决定的。由于不同地区的要素条件、资源禀赋及各种制度环境的差异,其演化路径也会有所不同。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推进集群式产业转移与升级的同时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家智 王文涛 李尚真
包容性金融模式是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包容性金融指标集中评价"金融发展的普惠性"。但是,经济金融化加剧金融投机行为,助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并且金融发展不应排斥金融创新性。因此,包容性金融发展应涵盖"金融发展的普惠性"、"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的创新性"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并随包容性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强,但该效应的发挥主要通过金融发展的普惠性来实现。政府应重点加强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并加快中西部市场化建设,探索"政府诱导、市场参与"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锦娟
本文系统梳理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运用熵值法构建了包容性金融发展评价指标,并结合产业升级指标建立了VAR模型,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关联过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动态关联关系,其中,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程度较高,与产业效率之间影响程度较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克勇 孟维福
采用2006-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影响机制、非线性特性和空间溢出特性视角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显示,消费升级是包容性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机制。门槛模型显示,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及其子维度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存在非线性关系,但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非线性关系。空间模型显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本地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于提升邻近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作用要大于提升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据此,要加快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体系,并发挥包容性金融发展对消费升级的正向作用,通过消费升级这一传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发展 消费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家智 王文涛 李尚真
包容性金融模式是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包容性金融指标集中评价"金融发展的普惠性"。但是,经济金融化加剧金融投机行为,助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并且金融发展不应排斥金融创新性。因此,包容性金融发展应涵盖"金融发展的普惠性"、"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的创新性"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并随包容性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强,但该效应的发挥主要通过金融发展的普惠性来实现。政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玲
在联合国各成员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进程中,不同经济体实现经济增长分享、社会融合凝聚以及生态平衡和资源节约的过程,构成了包容性发展的各种具体形式。中国的和谐社会构建便是其中的一种。和谐社会理念包含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公平正义。兼容市场经济自由(效率)与社会均衡(公平)的根本条件是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实现其基本权利。若要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经济转型中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必须从消除社会排斥和推进初次分配制度的改革做起。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社会公平 分配制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锋学 官欣荣
"包容性发展"理念为推进广州国企改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价值导向。本文在分析广州国企改制困境后,提出了以该理念推进改制的若干建议:包括鼓励以民营资本;PE参与国企产权重组;注重扶植中小企业融资上市等。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国企改制 产权重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闫海洲 张明珅
世界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提供了思路,也为金融改革提供了方向。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金融性包容发展的概念和意义,继而从收入平等、私人部门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等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不包容性,最后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监管等角度提出了建立包容性金融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金融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洪利 梁礼广
我国城乡二元金融非均衡发展态势显著,本文在引入金融民主化理念的基础上,基于该理论视角,结合近些年来的统计数据,分别从收入、银行信贷、保险覆盖等方面定量分析我国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资源分布的差异。并针对具体的差异情况,尝试以金融民主化的理论思维为遏制城乡金融差异的进一步扩大、实现城乡金融包容性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民主化 城乡金融 农村金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本文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可持续性、创新性和经济金融协同性5个维度构建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2005—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金融包容性发展指数,并实证研究金融包容性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作用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全国和东部地区显著为正,而在中、西部地区显著为负,主要原因是金融包容性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存在基于自身水平、政府干预和市场化程度的门槛效应;金融包容性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主要通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使用效用和可持续性来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