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2)
- 2023(13732)
- 2022(11657)
- 2021(11127)
- 2020(9302)
- 2019(21132)
- 2018(20812)
- 2017(38898)
- 2016(20823)
- 2015(23215)
- 2014(23193)
- 2013(22190)
- 2012(20485)
- 2011(18233)
- 2010(18402)
- 2009(16643)
- 2008(16158)
- 2007(14720)
- 2006(12790)
- 2005(10977)
- 学科
- 济(80353)
- 经济(80243)
- 业(59393)
- 管理(57272)
- 企(44343)
- 企业(44343)
- 农(36054)
- 方法(35377)
- 数学(30684)
- 数学方法(30145)
- 农业(24631)
- 中国(23132)
- 财(23093)
- 业经(21234)
- 制(17863)
- 地方(17290)
- 学(15491)
- 银(14268)
- 银行(14248)
- 理论(14011)
- 行(13474)
- 贸(13148)
- 贸易(13134)
- 务(13110)
- 财务(13059)
- 财务管理(13000)
- 易(12782)
- 融(12773)
- 金融(12770)
- 企业财务(12261)
- 机构
- 学院(281347)
- 大学(278705)
- 济(109862)
- 管理(109844)
- 经济(107331)
- 理学(94172)
- 理学院(93163)
- 管理学(91241)
- 管理学院(90699)
- 研究(89031)
- 中国(70985)
- 京(57880)
- 科学(54024)
- 财(53043)
- 农(50299)
- 中心(45240)
- 江(44794)
- 所(42736)
- 业大(42284)
- 财经(41175)
- 研究所(38344)
- 范(38263)
- 师范(37877)
- 农业(37729)
- 经(37460)
- 北京(35478)
- 州(35055)
- 经济学(33227)
- 院(32374)
- 技术(31043)
- 基金
- 项目(190951)
- 科学(150628)
- 研究(143472)
- 基金(138063)
- 家(120148)
- 国家(118712)
- 科学基金(102706)
- 社会(91108)
- 社会科(85946)
- 社会科学(85922)
- 省(75512)
- 基金项目(72917)
- 教育(66767)
- 自然(64857)
- 自然科(63385)
- 自然科学(63367)
- 划(62234)
- 自然科学基金(62182)
- 编号(60688)
- 资助(55560)
- 成果(49641)
- 重点(42443)
- 部(41714)
- 发(40559)
- 课题(40381)
- 创(39812)
- 国家社会(38069)
- 创新(37044)
- 项目编号(36680)
- 科研(36514)
- 期刊
- 济(126493)
- 经济(126493)
- 研究(79349)
- 中国(62290)
- 农(51007)
- 学报(44059)
- 财(43415)
- 科学(40252)
- 管理(39757)
- 教育(35772)
- 大学(35165)
- 农业(33469)
- 学学(32795)
- 融(28424)
- 金融(28424)
- 技术(27055)
- 业经(24049)
- 财经(19842)
- 图书(17898)
- 经济研究(17722)
- 经(17169)
- 问题(16432)
- 版(16112)
- 业(15755)
- 理论(13769)
- 统计(13460)
- 技术经济(12949)
- 科技(12701)
- 实践(12677)
- 践(12677)
共检索到428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泽峰 左停 林秋香
随着中国政府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防止返贫、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遵循返贫问题的事前干预逻辑,本研究针对现有防返贫预警工具的不足,基于六个国家级脱贫县建档立卡户数据,借助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探索并尝试性构建了一种返贫预警模型,为返贫预警工具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植民 杜轩
在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新时代背景下,脱贫人口返贫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的重要风险因素。以“收入能力+债务承担能力-最低生活标准支出-突发风险所致支出”形成的收支缺口作为返贫风险信号,从返贫对象监测及识别、返贫风险预警、配套支撑3个方面构建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其中:返贫对象监测层面以收支缺口作为标准,从动力、风险、经济、社会4个维度筛选多维有效指标构建返贫对象识别指标体系;返贫风险预警层面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返贫风险预警机制模型,从技术上对监测对象进行鉴定和识别,并发出预警;配套支撑层面则从计算机体系与数据库体系构建、技术创新和返贫风险应对协调机制3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慧莲 王若男 韩旭东 郑风田
基于全国中西部5省419份建档立卡贫困户微观调查数据,测算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摆脱贫困的信心,同时运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资本和对扶贫政策的认知、评价两个方面选取变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部分受访者对脱贫致富比较有信心,仅有8.96%的受访者比较没信心,10.17%的受访者非常没信心,对脱贫致富没信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等、靠、要"的主体。户主的健康状况良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更大;合理的人情往来支出有助于增加脱贫致富的信心,但是超出合理限度之后的人情往来支出越多,贫困户对脱贫致富越没有信心;对国家扶贫政策了解程度高的贫困户脱贫信心更大;认为扶贫资源分配公平的贫困户脱贫信心更大;对政策实施效果满意度高的贫困户脱贫信心更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停 苏青松
防止脱贫人口规模性返贫是过渡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衔接的底线要求。基于返贫风险发生的内在逻辑,从收入水平和收入波动两大维度来考察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建档立卡户微观数据和实地调研发现:2014—2020年样本县脱贫人口总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这主要有赖于工资性收入的大幅增加;不同收入组间的差距在拉大,内部流动性很强,增加了收入水平的不稳定性;受生命历程、市场因素、外部冲击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部分脱贫人口依然面临较大的返贫风险;从"水平-波动"双维度估算,样本县稳定脱贫人群约占36.49%,暂时性困难人群约占23.51%,边缘人群约占24.58%,易返贫人群约占15.42%。过渡期预防返贫应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体系、预警机制和大数据平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实施针对四类脱贫人群的精准防贫策略,从提升收入水平和减小下行波动两方面拓展防贫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停 苏青松
防止脱贫人口规模性返贫是过渡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衔接的底线要求。基于返贫风险发生的内在逻辑,从收入水平和收入波动两大维度来考察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建档立卡户微观数据和实地调研发现:2014—2020年样本县脱贫人口总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这主要有赖于工资性收入的大幅增加;不同收入组间的差距在拉大,内部流动性很强,增加了收入水平的不稳定性;受生命历程、市场因素、外部冲击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部分脱贫人口依然面临较大的返贫风险;从"水平-波动"双维度估算,样本县稳定脱贫人群约占36.49%,暂时性困难人群约占23.51%,边缘人群约占24.58%,易返贫人群约占15.42%。过渡期预防返贫应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体系、预警机制和大数据平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实施针对四类脱贫人群的精准防贫策略,从提升收入水平和减小下行波动两方面拓展防贫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婵娟
近年来,农村地区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返贫问题相伴相生,影响了我国脱贫质量。本文基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聚焦脱贫户返贫的影响因素,剖析脱贫户主要返贫风险主要集中于疾病、自主发展能力、自然灾害、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研究认为:应加强农村地区医疗救助",智志双扶"注重培育文化能力,推进防灾救灾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等多渠道构建可持续长效脱贫体系。
关键词:
脱贫户 返贫 稳定脱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国庆 刘钇 时朋飞
有效识别返贫风险并及时预警是阻断脱贫人口返贫的前提。采用生计脆弱性分析框架构建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体系,并对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结果发现:脱贫户的返贫风险主要集中在人力风险和金融风险,是兼有一定程度的自然、物质、社会风险的高度复合形态;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应结合警度与警源,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脱贫户,持续测度其生计状况,评估政策有效性,优化改进方案。因此,民族地区政府面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脱贫户,政策制定需要因户制宜;五大返贫风险需应对及时,靶向精确;应着力于改善区位条件,挖掘资源优势,为脱贫户提供多样化的生计策略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国庆 刘钇 时朋飞
有效识别返贫风险并及时预警是阻断脱贫人口返贫的前提。采用生计脆弱性分析框架构建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体系,并对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结果发现:脱贫户的返贫风险主要集中在人力风险和金融风险,是兼有一定程度的自然、物质、社会风险的高度复合形态;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应结合警度与警源,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脱贫户,持续测度其生计状况,评估政策有效性,优化改进方案。因此,民族地区政府面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脱贫户,政策制定需要因户制宜;五大返贫风险需应对及时,靶向精确;应着力于改善区位条件,挖掘资源优势,为脱贫户提供多样化的生计策略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志武 卜晋玲 盛麒凝
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虽然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由于脱贫质量不够稳定等因素使得脱贫人口存在着返贫风险,严重阻碍了我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因此,本文有效识别返贫风险类型,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下返贫防控的长效机制,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脱贫户 返贫风险 返贫防控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雯嘉 吴茂祯
贫困一直是制约我国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利用2000—2020年间的县级面板数据,探究贫困县“戴帽”及“摘帽”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戴帽摘帽过程中不同脱贫机制的作用程度,并进一步探究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变化的影响。为检验贫困县的进入和退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展开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在脱贫攻坚的初期,由于贫困县自身的经济实力较弱存在帮扶效果不佳的表现;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政策扶持有效并显著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2)异质性检验表明,贫困县“摘帽”政策对第二批设立、处于秦岭—淮河以南、“摘帽”时间较晚、处于连片特困区的贫困县的经济促进作用低于整体水平;(3)机制分析表明,贫困治理过程中农业扶贫和特色产业扶贫机制均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扶贫机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随着贫困县的退出教育扶贫的作用愈加显现;(4)“摘帽”政策显著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并为后续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衔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志雄 王娟 丁士军 张银银
在精准脱贫考核评估过程中,脱贫认同是衡量贫困户是否真正脱贫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已脱贫农户的脱贫认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家庭人均收入、脱贫程序规范性、家庭发展能力、脱贫公平感和脱贫成效满意度均对已脱贫户的脱贫认同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县、村、户不同层面的脱贫考核评估中,应重视脱贫认同这一主观性指标;在脱贫客观标准上,应重视家庭发展能力考核指标的构建,对发展后劲不足但收入暂时达到脱贫线的农户不应强制脱贫,对"硬伤户"的剔除标准应充分考虑农户自身发展能力问题,还应特别关注"因病致贫"农户的长期发展能力问题;精准脱贫不仅要通过鼓励农户参与以体现互动性公平,更要理顺精准管理的体制机制,以体现脱贫考核的过程公平。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脱贫认同 贫困户 参与式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雁
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消灭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问题,但相对贫困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脱贫地区也依然存在发展基础薄弱、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相关问题,同时脱贫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所以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不仅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对切实改变脱贫地区的现状,推进脱贫地区的全面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脱贫地区 乡村振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军杰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空间上是高度重叠的,从空间再生产出发可以更好地厘清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连续性与发展性,为两者之间的衔接与跨越补充了空间维度。以茶卡村的空间再生产实践为例,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空间再生产改变了茶卡村的空间形态,其空间再生产的宰制力量也发生了由行政权力向资本的转换,村民行动作为乡村振兴空间再生产的一股重要力量逐步显现。空间再生产是新的空间宰制力量的再平衡,也是空间冲突与调适的再建构过程,具有集体性的行为意向和价值追求。深化政策衔接,构建基于空间正义的政策体系;优化产业结构,融入更大的空间社会网络;强化集体行动,构建村民主体的空间共同体,最终实现脱贫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空间再生产的根本性转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薇 刘昕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工程,为脱贫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变革机遇和时代契机。以25个被纳入数字乡村试点的国家级脱贫县(市、旗)为研究样本,运用TOE框架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析数字设施支撑、数字技术赋能、数字政府引导、数字创新驱动、同侪竞争压力和公民需求激励6个前因条件对脱贫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1)单个因素不构成脱贫地区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但数字创新驱动和同侪竞争压力作为核心条件发挥着普适的作用;2)存在三种脱贫地区高经济发展水平的组态路径:技术主导型、创新-压力倒逼型和组织-环境共生型;3)潜在替代关系分析表明,在特定条件下,数字设施支撑和数字技术赋能可以通过等效替代助推脱贫地区经济发展;4)区域差异分析表明,中部脱贫地区呈现2种二阶等价组态,强调数字设施支撑力量,而西部脱贫地区侧重于组织和环境维度的驱动作用。研究揭示了数字乡村建设与脱贫地区经济发展的复杂因果关系,并为脱贫地区实施差异化的数字乡村战略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思瑶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商扶贫在助力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涌现出了大量的典型案例,实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实践中如何阻断脱贫人口二次返贫,则不能仅仅考虑将发展电商作为一次性的辅助措施,也不能片面地去追逐如直播电商等新闻热点,而需要结合长效策略,重新构造脱贫地区的发展空间,将脱贫策略体系化,嵌入到农村发展空间中。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评述乡村电商领域优秀著作的基础上,针对如何阻断我国脱贫人口二次返贫,给出再造其发展空间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的推动和政策落地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