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3)
2023(9824)
2022(7694)
2021(6952)
2020(5654)
2019(12412)
2018(12249)
2017(23340)
2016(12354)
2015(13645)
2014(13523)
2013(13603)
2012(12364)
2011(10959)
2010(11392)
2009(10893)
2008(10940)
2007(10258)
2006(9264)
2005(8418)
作者
(34033)
(29031)
(28784)
(26844)
(18147)
(13797)
(12784)
(11107)
(10862)
(10440)
(9842)
(9608)
(9261)
(9041)
(8783)
(8539)
(8356)
(8327)
(8244)
(8189)
(7234)
(7064)
(7001)
(6828)
(6719)
(6500)
(6451)
(6343)
(5863)
(5729)
学科
(77616)
(60850)
企业(60850)
(59261)
经济(59186)
(48979)
管理(48657)
农业(32779)
业经(29621)
(21342)
方法(20468)
中国(15725)
(15399)
财务(15383)
财务管理(15375)
技术(14744)
企业财务(14504)
(13882)
(13859)
数学(13447)
数学方法(13411)
农业经济(12691)
地方(12441)
(11547)
(11496)
(10894)
(10691)
企业经济(10336)
理论(9937)
经营(9794)
机构
学院(183384)
大学(171045)
(81096)
经济(79661)
管理(77956)
理学(66618)
理学院(66124)
管理学(65477)
管理学院(65156)
研究(54236)
中国(46472)
(45802)
(36711)
(34579)
农业(34046)
(30863)
业大(30579)
科学(29503)
财经(27893)
中心(26971)
(25564)
(25187)
经济管理(24303)
(23675)
经济学(22683)
研究所(22427)
商学(21000)
商学院(20838)
北京(20798)
农业大学(20778)
基金
项目(115749)
科学(93391)
研究(92289)
基金(83681)
(70036)
国家(69112)
科学基金(61943)
社会(61893)
社会科(58145)
社会科学(58130)
(49097)
基金项目(45178)
教育(39554)
编号(39548)
(37057)
自然(36446)
自然科(35616)
自然科学(35610)
自然科学基金(35044)
(31600)
资助(31141)
成果(30022)
(27964)
(27600)
(27253)
(25971)
课题(25789)
(25567)
国家社会(25271)
创新(24781)
期刊
(106998)
经济(106998)
(53398)
研究(51354)
中国(41770)
农业(36086)
(30840)
管理(30352)
业经(26892)
科学(24156)
学报(21853)
(19431)
金融(19431)
大学(19068)
技术(18631)
学学(18376)
(17586)
教育(15192)
农业经济(14928)
农村(14611)
(14611)
问题(14320)
经济研究(13665)
财经(13619)
技术经济(11956)
(11836)
世界(11375)
(10769)
经济问题(10556)
现代(10294)
共检索到286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亚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我国新时代新征程的“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农业强国的提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政策导向。农业强国建设需要通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来落实,并且对“五大振兴”提出内在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五大振兴”,要立足国情农情,完善城乡人口互动体制机制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农业科技能力和强化现代科技支撑,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升我国全球农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青平   王敬斌   蔡炜炜  
乡村产业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和必然前提,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城乡要素循环、推进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但当前乡村产业振兴仍面临产业融合发展失衡、要素与科技支撑乏力、经营体系急需优化和市场作用发挥失灵等问题。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从促进产业融合与转型、加强要素流动与科技装备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四个方面发力,同时处理好乡村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农民增收、城乡融合和国内外循环四方面的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建国  
创新收入保险有效打破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破解了市场供求等多方原因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目标。农业是强国之基,立国之本。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产险)通过产品、技术、服务创新,在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完善乡村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方面发挥大型国有保险公司的社会担当,在助力服务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聂尚君  崔健  
立足新时代、面对新要求,农业保险更需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真正成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我国农业保险自2007年中央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保障范围不断加大,保障效果持续加强。具体来看,我国农业保险承保种类基本覆盖农、林、牧、渔等全部领域,承保的农作物品种已超过280种,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承保覆盖率已经超过65%。2016至2020年这5年间,累计为全国农业产业提供了保额为12.2万亿元的风险保障,惠及农户8.02亿户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祝红梅  
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金融部门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支持,提供多元化、系统性服务党的二十大作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部署,这不仅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加强农业强国金融供给等九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鸿凯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可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目标的质变提升、发展路径的转型升级、发展内生动力的强化升级和发展水平的持续升级。但目前我国农业强国建设中仍面临政策支持度与适用性不足、制度创新与农业发展创新间存在一定滞后性、政府主导下的监管防控与信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困境。因此,未来应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明确农业强国目标追求;加强科技要素在农业农村的嵌入力度与范围,优化农业强国的路径设计;优化金融服务农村的能力水平,助力农业农村自主性研发创新;创新政府监管模式和引导方式手段,进一步盘活农村生产要素与资源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锡文  
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每年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2018年的新年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容非常丰富、非常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就乡村振兴谈两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第一是为什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辛翔飞  王济民  
农业产业振兴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保障我国农业安全、食物安全、就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尖锐、基础支撑条件薄弱、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困难和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国内消费升级,为农业产业振兴带来极为重要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实现农业产业振兴应充分抓住历史机遇,尊重农业产业发展规律,着力推动相关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地生效,切实增强农业产业内在发展动力,提高农业产业风险保障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它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贯彻实施的层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农业科技创新主要依靠农业科研人才的推动,因此需要积极筑巢引凤,扩大农业科研人才团队规模,提升农业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创新农业科研人才培养的投入和保障体系,健全农业科研人才的评价机制,不断优化我国对农业科研人才的扶持政策和基础环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辉   乔露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农业强国与乡村产业振兴通过保障食物安全供给、农业全链竞争力提升、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形成了互相依托、相辅相成的联动机制。农业强国建设视域下的乡村产业振兴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乡村发展实践表明,乡村产业振兴仍然面临农业基础不稳固、城乡产业融合程度低、乡村产业生态化程度低、小农户与现代化衔接力度不足的现实难题,要积极推进科技强农、组织联农、城市带农、绿色兴农等实践路径。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波  
乡村振兴必有农业项目下乡,但其成败与乡土知识配合状况有关。项目农业需重视地方情境,能让农民掌握某种知识技能。农民既有乡土知识会融入项目,项目又使之产生新的乡土知识,才有持续的动力。如此,项目农业才不是孤立的项目,而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惠民工程。反之,项目农业可能侵蚀乡土知识,出现非预期后果。将社会文化基础调查作为项目农业立项的必需环节,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克服此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提到保险的地方有8处。相关专家对此作出解读,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从而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农业保险今后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扩大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的品种以及提高保障水平。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上,农业保险市场迎来了发展机遇。根据咨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博敏  戴嵘  杜建军  
文章基于我国1690个县(市、区)2013—2018年的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等方法分析了农业产业集聚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产业集聚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产业集聚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在控制内生性、空间效应及更换农业产业集聚度量指标后结论依然稳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是我国农业产业集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机制。因此,各地区应以资源禀赋优势为基础,引导形成农业产业高水平集聚,以此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农业收入、促进农业投资,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的高速发展。当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均在不断提升农业保险在其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中的地位。而我国农业保险仍然存在农作物覆盖面较低、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产品创新性有待加强等问题。对此,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包括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窦微  
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引也是关键内容,尤其在数字技术向农业领域加速渗透的当下,更需结合中国实际,按照《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要求并借鉴全球经验,驱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跨越,通过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和乡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