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0)
2023(2628)
2022(2251)
2021(2077)
2020(1713)
2019(4001)
2018(3968)
2017(7808)
2016(3822)
2015(4495)
2014(4554)
2013(4473)
2012(4149)
2011(3797)
2010(4045)
2009(3632)
2008(3629)
2007(3169)
2006(2827)
2005(2463)
作者
(10272)
(8862)
(8591)
(8084)
(5658)
(4135)
(4110)
(3535)
(3269)
(3043)
(2926)
(2862)
(2850)
(2802)
(2737)
(2675)
(2647)
(2633)
(2590)
(2539)
(2240)
(2187)
(2146)
(1987)
(1940)
(1892)
(1877)
(1849)
(1801)
(1734)
学科
(18183)
经济(18169)
(15950)
贸易(15936)
(15469)
管理(8977)
(8053)
方法(6846)
关系(6517)
(6482)
企业(6482)
(5553)
数学(5403)
数学方法(5329)
(5093)
出口(5092)
出口贸易(5092)
(4857)
中国(4498)
地方(4237)
(4132)
(3910)
国际(3905)
贸易关系(3598)
对外(3517)
各国(3402)
业经(3356)
概况(3259)
进出(3171)
进出口(3171)
机构
学院(53809)
大学(53740)
(28008)
经济(27498)
研究(20500)
管理(19365)
理学(16408)
理学院(16258)
管理学(16031)
管理学院(15940)
中国(15171)
(11027)
(10724)
科学(9909)
(9759)
(9669)
中心(9291)
研究所(8697)
(8597)
经济学(8532)
(8479)
财经(8288)
(7901)
经济学院(7794)
(7511)
国际(7150)
业大(6851)
北京(6672)
(6605)
(6585)
基金
项目(34208)
研究(27301)
科学(26653)
基金(24735)
(21298)
国家(21144)
科学基金(17410)
社会(17329)
社会科(16485)
社会科学(16480)
(12593)
基金项目(12530)
教育(12488)
编号(11600)
(10714)
资助(10193)
自然(10050)
成果(9837)
自然科(9820)
自然科学(9818)
自然科学基金(9648)
(8279)
课题(7867)
(7847)
重点(7744)
国家社会(7443)
教育部(7346)
(7318)
(7281)
中国(7261)
期刊
(30978)
经济(30978)
研究(17863)
中国(12366)
(10805)
国际(10215)
(8356)
(7618)
管理(7332)
教育(6839)
学报(6761)
经济研究(6207)
科学(5868)
(5776)
金融(5776)
大学(5762)
农业(5674)
(5653)
贸易(5653)
问题(5635)
业经(5580)
学学(5292)
国际贸易(4935)
世界(4851)
技术(4694)
经贸(4125)
财经(3709)
商业(3684)
(3288)
(3109)
共检索到91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晓强  
2014年10月2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经中心)举办第65期"经济每月谈",发布关于中美双边投资和贸易协定(BITT)谈判研究成果。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张晓强认为,推进中美BITT谈判,时机成熟,意义重大。BITT将涵盖中美经贸中的主要关键领域,应是一个基于中美发展实际,面向未来的高水平协定。中美两国应共同努力推动开启中美BITT谈判。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档案学研究如何向更深层次发展周晓英在《档案学通讯》1995年第1期撰文说,要促进档案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应解决以下问题,1.加强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首先要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实事求是地研究档案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其次要深入探讨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萍  师范铮  
长期以来,中美贸易严重失衡成为两国经贸关系中各种摩擦的一个主要根源,也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一大焦点。从中美贸易失衡原因的系统分析中可以看出,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外商对华FDI、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现阶段特有的加工贸易方式以及中美消费投资结构差异等因素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应从扩大内需、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协调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平衡发展等方面应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志刚  
改革呼唤更深层次的突破黄志刚从1978年到今天,我国的经济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从总体来看,我们改革的步伐还停留在我们目标的渐近线上,而渐近性是永远也无法同目标曲线交合的。这就是说,虽然我们的改革越来越成熟、进步,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近,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治权  
拓宽合作领域1998年是中美经贸关系继续发展的一年。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去年中美贸易总额54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中国对美出口379.8亿美元,增长16.1%;进口169.6亿美元,增长4.0%;中方贸易顺差210.2亿美元。美国继续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中国则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两国间的技术贸易也正步入一个新的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自美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磊  
反倾销源于西方、始于20世纪 初。对中国反倾销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1979年欧共体对中国糖精钠立案反倾销,紧接着1980年美国对中国薄荷醇立案反倾销,不难看出、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就遇到了反倾销问题。在随后2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以市场经济为方向的改革给中国整个经济带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魏革军:改革的初衷往往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施三年来,您怎样看待进一步深化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的效果呢?今年3月26日,浙江省温州金融改革领导小组发布了"温州金改新十二条",您怎样评价"新十二条"的核心内容?徐立毅: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到目前为止,会议确定的12项任务中,除个人境外直投涉及资本项目开放外,其余11项任务都得到了比较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立  
本文运用归纳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理论分析工具,介绍了国际上银保合作的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阻碍我国银保合作向深层次发展的诸多因素,并指出我国银保合作必将从分业合作逐步转向为银保一体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德连  
本文认为,在推进国有外贸企业改革中,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不可缺少的。在法人治理结构中,股东、董事、经理之间具有制度化的组织运作机制,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委托代理制度,即按照公司制运作,要求正确处理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构建股东、董事、经理之间的有效的约束机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蕊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和东盟的老成员,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建成自贸区。自贸区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其中货物贸易是核心内容,除涉及WTO允许例外的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左思明  
2017年4月,继特朗普上台后中美两国元首首次举行双边会谈。其会议就此前双方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交流,相继建立外交、经济、社会等多领域的对话机制。旨在改善中美间的经贸环境,优化双方经贸合作方式。此次会晤的圆满落幕给双边合作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结合中美经贸的发展现状下,肯定了会议已达成的成果并对未来两国的合作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丽军  周世俭  
中国和美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三十年来,中美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空前的成果。200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3000多亿美元,是两国建交时的120多倍。多年以来,美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美之间的经贸发展对两国关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中美建交30年之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将有助于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左思明  
2017年4月,继特朗普上台后中美两国元首首次举行双边会谈。其会议就此前双方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交流,相继建立外交、经济、社会等多领域的对话机制。旨在改善中美间的经贸环境,优化双方经贸合作方式。此次会晤的圆满落幕给双边合作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结合中美经贸的发展现状下,肯定了会议已达成的成果并对未来两国的合作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爱军  
近年来,在美国国内存在一系列影响中美经贸合作的片面认识和消极因素,如认为"中国贸易只惠己"、"中国对美出口剥夺了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就业机会"、"中国对美国企业关闭市场"、"人民币汇率导致美中贸易逆差"等。从美国国内政治角度看,这些消极因素的产生和存在有其政治博弈的根源;从国际政治角度看,有其遏制中国的意图。应正确分析影响中美经贸合作的消极因素,以便理性应对,推动中美经贸合作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