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2)
2023(5831)
2022(4776)
2021(4396)
2020(3650)
2019(8157)
2018(7818)
2017(15314)
2016(8096)
2015(9099)
2014(9012)
2013(8788)
2012(8239)
2011(7426)
2010(8124)
2009(7792)
2008(6889)
2007(6586)
2006(6104)
2005(5877)
作者
(21107)
(17236)
(17071)
(16421)
(10993)
(8290)
(7930)
(6658)
(6488)
(6393)
(5842)
(5783)
(5750)
(5505)
(5490)
(5451)
(5182)
(5096)
(4982)
(4851)
(4553)
(4198)
(4128)
(4055)
(3942)
(3926)
(3910)
(3906)
(3492)
(3428)
学科
(31912)
经济(31876)
(27269)
(25147)
金融(25147)
管理(24873)
(23952)
企业(23952)
(23234)
银行(23232)
(22648)
中国(18219)
(12605)
中国金融(10980)
(10651)
地方(10506)
(9979)
业经(9227)
(8439)
方法(8404)
(7397)
财务(7371)
财务管理(7359)
农业(7113)
企业财务(7031)
数学(6788)
数学方法(6668)
制度(6663)
(6663)
(6625)
机构
学院(106137)
大学(103921)
(46292)
经济(45040)
管理(39914)
中国(35943)
研究(35918)
理学(32596)
理学院(32294)
管理学(31895)
管理学院(31678)
(24738)
(21399)
中心(19527)
(19247)
(18745)
银行(18615)
财经(18225)
(17572)
科学(17328)
(16642)
(16275)
(15871)
(15820)
金融(15556)
人民(15248)
研究所(14504)
(14422)
经济学(14038)
北京(13918)
基金
项目(61231)
研究(50182)
科学(48496)
基金(43350)
(35647)
国家(35262)
社会(31756)
科学基金(30790)
社会科(30259)
社会科学(30254)
(24739)
教育(23368)
基金项目(21855)
编号(21812)
(19980)
成果(19298)
资助(18105)
自然(17505)
自然科(17138)
自然科学(17136)
自然科学基金(16858)
课题(15768)
(14479)
(14084)
重点(13858)
(13649)
项目编号(13617)
(13602)
(13541)
(12784)
期刊
(57081)
经济(57081)
研究(37363)
(31162)
金融(31162)
中国(27871)
(19660)
管理(17112)
教育(15753)
(14914)
科学(11153)
学报(10741)
技术(9671)
业经(9562)
财经(9353)
大学(9157)
农业(8485)
经济研究(8286)
学学(8251)
(8003)
国际(7232)
问题(7004)
(6702)
(6549)
论坛(6549)
理论(6431)
图书(6230)
实践(5870)
(5870)
农村(5707)
共检索到188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元龙  田野  
加强中日金融合作,对推进双方经济金融发展、地区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中日金融合作在东盟"10+3"等多边区域合作的框架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有待进一步扩展。深化中日金融合作应把握"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创新思路,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三大基本原则。具体看来,中日两国可继续推进多边框架下的金融合作、加强两国货币金融政策协调、深化两国金融市场的合作、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真正实现互利双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丽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的目标有机结合,实践证明,金融、尤其是区域金融合作对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能有效提升其后发优势。本文立足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现实,分析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推动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的战略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祝小兵  
本文从中国视角来研究东亚金融合作问题,分析了中国与东亚国家的经济联系现状以及中国在东亚金融合作当中的作用,提出了中国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总体原则。文章对中国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各阶段性战略目标和措施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提出了实现东亚金融合作的分阶段目标和实施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仕军  
"十二五"期间,广西国际金融合作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此,要认真总结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并制定完善相关保障措施。一、总结回顾"十二五"期间全区国际金融合作工作"十二五"期间,广西国际金融合作工作以主权贷款项目管理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深化贷款项目资金、财务和债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并继续推进区域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资金创新高。"十二五"期间,广西在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方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陶永诚  赵振华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金融合作互动发展的视角,对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基础与现状进行分析,以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金融合作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从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概括了跨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杭州都市圈金融合作发展的思路和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国平  
中日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早在50年代,中日两国金融界就有了人员交往,60年代,中日两国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开始在贸易结算业务上进行合作.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了邦交正常化,奠定了两国经济金融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使两国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以中国银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乾亘  
今天,中国追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取得成功,财政、金融、企业的改革乃是关键所在。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国培  郑航滨  张立  
台湾作为高度对外依赖的小型经济体,要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与祖国大陆经济联系。从长期看,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将经历从对立到经济趋同再走向一体化的过程。本文认为,两岸金融合作将呈现阶段性特征,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约束条件和拓展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佩真  贺培  
关于香港回归后两地经济金融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思考王佩真贺培香港回归中国后,在“一国两制”的总方针下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1997年以后,香港是否还可维持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内地与香港的金融货币制度之间将保持何种关系?中英两国政府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长江,韩慧博,赵岩  
中韩的金融合作是伴随着东亚金融合作的进程进行的。双方的金融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切实可行性,发展与深化金融合作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双方应当从实际出发,以解决主要问题为主线,有步骤地、协调地开始和扩大不同领域的金融合作,以保持和扩大现有的双赢局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书恒  王现增  
在竞争的前提下,加强国内金融业的合作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合作达到规避风险共享资源和优势互补,实现互利或双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忠峰  
加快金融和文化两大产业的深入对接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客观要求,也是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内在要求。一、我国文化产业与金融合作现状及问题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文化金融改革创新,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鼓励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引导文化产业向着成熟的、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2010年以来,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等各方积极探索实践,协力推进文化金融合作,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截至2013年末,文化产业本外币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刚  邢继俊  
在借鉴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多边科技合作的基础上,根据中日韩三国的独特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提出了关于中日韩科技合作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耿明英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与不断推进,必将带动沿线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市场经济要素的相互开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构建区域内多边金融市场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快构建这一体系的必要性,同时认为中欧金融合作是构建区域内多边金融市场体系的主要推动力;其次提出应以中欧金融合作为契机,加快构建区域内多边金融市场体系的理论框架;最后给出了加快中欧金融合作以促进区域内多边金融市场发展的策略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煜宇  温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组织结构与服务体系并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的组织与操作层面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应当走出误区,树立产业金融意识,按产业发展规律推进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从而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