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4)
- 2023(14826)
- 2022(12579)
- 2021(12243)
- 2020(9974)
- 2019(23344)
- 2018(22827)
- 2017(42850)
- 2016(23409)
- 2015(26334)
- 2014(25904)
- 2013(24794)
- 2012(22815)
- 2011(20542)
- 2010(20634)
- 2009(18345)
- 2008(17553)
- 2007(15219)
- 2006(13388)
- 2005(11999)
- 学科
- 济(91393)
- 经济(91303)
- 管理(62167)
- 业(58856)
- 企(47877)
- 企业(47877)
- 方法(39322)
- 数学(35011)
- 数学方法(34498)
- 中国(31898)
- 农(25656)
- 财(22935)
- 教育(21484)
- 贸(19687)
- 贸易(19673)
- 易(19214)
- 业经(18808)
- 地方(17393)
- 制(17295)
- 农业(16639)
- 理论(16209)
- 学(15870)
- 策(15451)
- 技术(14993)
- 银(13946)
- 银行(13936)
- 行(13438)
- 融(13175)
- 金融(13174)
- 环境(13057)
- 机构
- 大学(313400)
- 学院(309055)
- 济(134602)
- 经济(132070)
- 管理(119600)
- 研究(109389)
- 理学(103442)
- 理学院(102322)
- 管理学(100671)
- 管理学院(100039)
- 中国(79394)
- 京(66216)
- 财(61396)
- 科学(58938)
- 所(51194)
- 中心(49384)
- 财经(48366)
- 范(48334)
- 师范(48056)
- 研究所(46352)
- 江(45262)
- 经(44410)
- 北京(42548)
- 经济学(41779)
- 农(40704)
- 院(39794)
- 师范大学(39345)
- 业大(37958)
- 经济学院(37597)
- 教育(37444)
- 基金
- 项目(205948)
- 科学(167144)
- 研究(161736)
- 基金(151325)
- 家(129326)
- 国家(128190)
- 科学基金(111684)
- 社会(104494)
- 社会科(99048)
- 社会科学(99028)
- 教育(80821)
- 基金项目(78275)
- 省(77525)
- 自然(68448)
- 划(67558)
- 自然科(66945)
- 自然科学(66930)
- 编号(66530)
- 自然科学基金(65772)
- 资助(61516)
- 成果(56303)
- 部(49379)
- 课题(48139)
- 重点(47235)
- 发(45890)
- 教育部(44105)
- 国家社会(43702)
- 创(43679)
- 人文(41837)
- 性(41370)
- 期刊
- 济(143421)
- 经济(143421)
- 研究(103723)
- 中国(68355)
- 教育(61617)
- 财(46004)
- 管理(45689)
- 科学(38843)
- 学报(37067)
- 农(36751)
- 大学(31622)
- 技术(31306)
- 融(28832)
- 金融(28832)
- 学学(28064)
- 农业(25524)
- 经济研究(24351)
- 财经(23819)
- 业经(22234)
- 经(20669)
- 问题(18588)
- 贸(18455)
- 国际(16800)
- 职业(16345)
- 世界(15886)
- 坛(15102)
- 论坛(15102)
- 技术经济(14437)
- 业(14196)
- 图书(13565)
共检索到473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罗弦
东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区域,地处重要的战略位置,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内部的一体化更是增加了其影响潜力。高等教育合作是深化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双方增信释疑,沟通政策,储备人才,拉动经济。依据"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双方高等教育合作需从扩大涉及面、完善参与结构、增加合作深度入手,同时加大语言人才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便利人才流动。
关键词:
高等教育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 东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东盟 产能合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东盟 产能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绍娇 林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在国家、政府、民间层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及成效。但依然存在合作办学规模欠佳的问题表征,其他表征还包括双边职业教育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国际化程度低、质量保障体系亟待完善。深究其问题根源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教育体系和政策差异、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对此,需构建四级教育经费资助体系,引进多方教育资本;增加教育互信,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推进中国—东盟高等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构筑双边质量保障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越优 阚阅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以利于促进"民心相通"。高等教育的合作需分析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科技发展实力,并据此描绘出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和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国家图像。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高的沿线国家具备合作的优势与条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低的沿线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需突破的重点国家,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给予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各有优劣势的沿线国家需分类开展合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苗龙 汪春雨 胡海晨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安全。能源供给需求缺口持续扩大、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进展缓慢、能源进口来源集中程度提高等因素使得中国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禀赋优异,为能源高质量国际合作提供了重大契机,也为解决中国能源供给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新时代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精准聚焦、协同发力,政府应持续发挥顶层设计作用,企业应积极发挥合作主体作用,金融机构应主动发挥助推支撑作用,社会组织应善于发挥纽带桥梁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田浩然 王敬尧
面向“一带一路”,中国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更高水平的开放,同各国实现更全方位、更具深度的互通互鉴。基于2024年QS大学排行和世界银行数据考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大学布局情况发现,QS总榜上全世界约1500所高水平大学中有572所属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到总榜学校数量1/3以上,其中部分大学和优势学科进入世界顶尖行列。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可以分为“高水平—大规模”“高水平—小规模”“低水平—大规模”和“低水平一小规模”四种类型。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中国可采取不同的高等教育开放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大学排名 高水平大学 对外开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嗜成 万月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主要是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产能合作是发挥中国与东盟各自的比较优势,而非简单的落后产能的转移。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目标是构造一个地区的价值链,让更多的国家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园区是产能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带动当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一种有效地产能合作模式,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能合作蕴含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仁淑
东盟是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对象。虽然两国对东盟的投资都具有市场寻求型特点,但日本对东盟投资早,产业集约化程度较高,投资呈现波浪式的发展历程,其资源寻求型特点较显著;中国对东盟投资增长迅猛,其效率寻求型投资特色鲜明,却存在着投资地区分布、相互投资等方面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日对东盟的高铁建设、湄公河流域的投资及融资方式呈现出新特点,其资源寻求型投资比重逐渐增加。日本传统的投资模式和效应对中国向东盟扩大投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应对东盟十国实施差异化投资战略,构建在相互信赖基础上的合作共赢的投资环境,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鹏飞
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启对话以来,双方始终保持频繁的经贸往来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经贸往来深度合作,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背景下,中国-东盟贸易量强势增长,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且贸易结构不断演进,深刻影响着双方经贸战略关系。本文对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对"一带一路"引领下双方贸易结构演进趋势展开分析;最后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提出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策略建议,以期能够建立高效便利的贸易体系,促进双边贸易长久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冯晓玲 泮宁
2023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10周年。构建蓝色伙伴关系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参与全球治理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蓝色伙伴关系在产业合作基础,合作交流领域以及合作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同时,双方也面临内部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南海冲突不断、生态问题凸显、高端产业拓展不足等诸多挑战。鉴于此,中方应在扎实推进“以经促政”的基础上,坚持“双轨思路”,在产业投入、海陆统筹、贸易通道建设等方面稳中求进,促进区域经济包容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不断走向深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霞 柯琦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中国-东盟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也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时面临许多困境。结合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研究认为推进中国-东盟跨境物流体系建设、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中国-东盟跨境电商绿色通道及大力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是促进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仁淑
东盟是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对象。虽然两国对东盟的投资都具有市场寻求型特点,但日本对东盟投资早,产业集约化程度较高,投资呈现波浪式的发展历程,其资源寻求型特点较显著;中国对东盟投资增长迅猛,其效率寻求型投资特色鲜明,却存在着投资地区分布、相互投资等方面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日对东盟的高铁建设、湄公河流域的投资及融资方式呈现出新特点,其资源寻求型投资比重逐渐增加。日本传统的投资模式和效应对中国向东盟扩大投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应对东盟十国实施差异化投资战略,构建在相互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杰 张贾雅雯 余吉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与周边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旨在契合国家的共同需求,加强双边贸易合作,互利共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下、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助力实现"中国梦"的重大举措。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铁路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华 邱文琪 梁冰洁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沿线79个国家与中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想通五个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变化趋势和现状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越高的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越多。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发现各国经济水平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高等教育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中国需推动精英化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促进低收入国家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并与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开展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