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6)
- 2023(12784)
- 2022(10540)
- 2021(9625)
- 2020(7685)
- 2019(17403)
- 2018(17260)
- 2017(31681)
- 2016(17225)
- 2015(19604)
- 2014(19723)
- 2013(19437)
- 2012(18806)
- 2011(17647)
- 2010(17828)
- 2009(16445)
- 2008(16034)
- 2007(14462)
- 2006(13333)
- 2005(12474)
- 学科
- 济(94520)
- 经济(94428)
- 管理(43744)
- 业(38150)
- 中国(30191)
- 方法(28223)
- 企(27885)
- 企业(27885)
- 地方(26451)
- 数学(24644)
- 数学方法(24486)
- 农(22701)
- 业经(18965)
- 学(18404)
- 贸(16508)
- 贸易(16494)
- 制(16294)
- 地方经济(16163)
- 易(15936)
- 融(15494)
- 金融(15487)
- 环境(15391)
- 银(15334)
- 银行(15308)
- 财(15306)
- 农业(15132)
- 行(15054)
- 发(14427)
- 体(12718)
- 和(11888)
- 机构
- 学院(253908)
- 大学(253038)
- 济(118913)
- 经济(116682)
- 研究(102968)
- 管理(87798)
- 中国(79212)
- 理学(72945)
- 理学院(72013)
- 管理学(70953)
- 管理学院(70475)
- 科学(59307)
- 京(56246)
- 所(53281)
- 财(52804)
- 研究所(48016)
- 中心(44445)
- 农(43728)
- 财经(40316)
- 江(39697)
- 经济学(38306)
- 院(37110)
- 北京(36969)
- 经(36622)
- 范(35231)
- 师范(34860)
- 业大(34304)
- 经济学院(34154)
- 农业(33904)
- 州(31502)
- 基金
- 项目(159735)
- 科学(125179)
- 研究(119782)
- 基金(114322)
- 家(100327)
- 国家(99491)
- 科学基金(83097)
- 社会(78263)
- 社会科(74263)
- 社会科学(74249)
- 省(61759)
- 基金项目(58591)
- 教育(53734)
- 划(52107)
- 自然(48907)
- 自然科(47757)
- 自然科学(47739)
- 资助(47267)
- 编号(47057)
- 自然科学基金(46879)
- 发(41277)
- 成果(39921)
- 重点(36871)
- 部(35625)
- 课题(35180)
- 发展(34010)
- 国家社会(33717)
- 展(33484)
- 创(32779)
- 中国(31393)
- 期刊
- 济(146531)
- 经济(146531)
- 研究(87206)
- 中国(62359)
- 农(42169)
- 学报(39501)
- 财(38515)
- 科学(36921)
- 管理(35859)
- 教育(31069)
- 大学(29977)
- 农业(28916)
- 融(28529)
- 金融(28529)
- 学学(28163)
- 经济研究(25189)
- 技术(23282)
- 业经(22119)
- 财经(21283)
- 问题(19072)
- 经(18696)
- 贸(16759)
- 世界(16225)
- 业(15854)
- 国际(15606)
- 技术经济(13645)
- 统计(12441)
- 经济问题(12092)
- 坛(11858)
- 论坛(11858)
共检索到420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泽涛
推进经济绿色发展,建设绿色文明社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经济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回归和必然选择。十三五期间,中国确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发展范式的转换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它不仅需要末端治理,还需要源头清理;不仅要制度激励,还需要文化引导。在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就构建以绿色技术体系建设和运用为基础、拓展产业绿色化发展空间为支撑、绿色文化为引导、绿色制度为保障、绿色文明为目标的中国经济绿色化发展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峰 孙涛 姚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平宇 刘昊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从速度经济追求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绿色发展经济体系在目标、内容与动力方面构成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绿色发展经济体系包括形成实体、金融、科技、人才四位要素协同的绿色产业体系,以及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公众多元主体联动效应的制度体系。可以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社会生产活动环节推动绿色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婕
在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国经济绿色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提高了环境约束力,增强了产业绿色发展的责任意识。基于以往绿色发展研究成果,界定了企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并从绿色发展绩效、经济绩效、社会责任绩效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制造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资料,通过量化后对企业绿色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发现,传统"三高"行业和处在绿色产品研发前沿的行业更加重视绿色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 绿色发展 绩效评价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龚辉文 李平 赖勤学 张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税制绿化进程有了新的突破。然而,绿色发展不仅仅需要环境保护税,更要在税制改革和政策设计中,全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绿化税制作为税收政策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根据社会承受能力和技术发展,分步推进税制的绿化进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常波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后进行的创新。目前,世界各国已普遍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发展无疑对扩大社会投资提出了旺盛需求。本文拟对新形势下完善绿色投资体系、提高我国循环经济投资效率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龙和南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南昌在绿色产业、绿色园区、绿色金融、绿色建筑、城市生态治理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生态城市品牌观念已深入人心,但目前南昌绿色发展的多项指标在全省仍处于靠后地位。因此,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下,南昌推进绿色发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南昌在推进绿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南昌要加强绿色发展宣传和教育、强化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的支撑、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绿色金融、普及绿色建筑、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 南昌 思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马昀 王思程 刘宇婷 叶敏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培育绿色金融机构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探索期、过渡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近期来看,需要把握的重点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和构造微观经济基础。
关键词:
金融发展战略 绿色金融 金融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海啸 康振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更是在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一方面,中国经济学成为众星捧月,各国学术界都对中国经济学寄予厚望,希望能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探索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有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之说;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局势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学有责任和使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指导。文章正是立足于探索中国经济学的一般规律与其历史使命两个方面去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与体系构建。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发展方向 体系构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周
绿色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取向,通过绿色发展规划、标准、技术和体制、机制,可使社会经济活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绿色发展转型,不仅是产业的绿色转型和能源、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的绿色转型,而且是各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定位进行的各具特色的绿色转型。绿色发展转型的关键是编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将绿色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确立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并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制度安排、政策措施等方面提供保障。绿色发展转型,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把绿色创新和绿色发展中好的经验和政策措施凝练为法律法规,通过生态法治促进绿色发展转型。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 经济学与绿色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志刚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和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也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一。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绿色发展客观上需要绿色金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不足以支撑我国完成绿色发展的任务。如何提高绿色金融发展的质量和层次,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志刚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和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也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一。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绿色发展客观上需要绿色金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不足以支撑我国完成绿色发展的任务。如何提高绿色金融发展的质量和层次,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钧惠
中国经济的增长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绿色金融支持体系,对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绿色金融 信贷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伟 李香英 王智勇
文章在构建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对2009—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和收敛模型分析其时空演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全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整体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且区域间差异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的σ收敛特征不明显,但有效支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机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力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调整优化,有助于持续稳定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伟 李香英 王智勇
文章在构建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对2009—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和收敛模型分析其时空演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全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整体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且区域间差异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水平的σ收敛特征不明显,但有效支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机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力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调整优化,有助于持续稳定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