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
2023(721)
2022(555)
2021(495)
2020(471)
2019(991)
2018(973)
2017(1886)
2016(999)
2015(1125)
2014(1239)
2013(1075)
2012(1005)
2011(823)
2010(903)
2009(824)
2008(790)
2007(708)
2006(670)
2005(573)
作者
(2611)
(2154)
(2141)
(2048)
(1325)
(1049)
(1007)
(840)
(819)
(800)
(758)
(730)
(695)
(689)
(684)
(677)
(628)
(613)
(581)
(573)
(564)
(539)
(522)
(499)
(497)
(481)
(469)
(465)
(462)
(448)
学科
(2639)
经济(2607)
(2365)
保险(2351)
管理(2145)
(2063)
(1950)
税收(1859)
(1851)
各种(1577)
类型(1570)
种类(1564)
各种类型(1563)
中国(1500)
(1345)
(1290)
方法(1095)
(1093)
企业(1093)
(1068)
(1064)
老年(1061)
数学(996)
数学方法(969)
社会(906)
财政(899)
农村(790)
(790)
制度(763)
(763)
机构
学院(12109)
大学(12102)
管理(4665)
(4505)
经济(4381)
研究(4341)
理学(3910)
理学院(3863)
管理学(3771)
管理学院(3746)
中国(3726)
(3582)
(2395)
财经(2379)
科学(2350)
中心(2142)
(2140)
(2038)
(2024)
(1914)
研究所(1810)
财经大学(1744)
(1733)
业大(1637)
社会(1590)
北京(1545)
(1491)
农业(1457)
经济学(1398)
(1364)
基金
项目(8084)
研究(6337)
科学(6267)
基金(5739)
(4818)
国家(4739)
社会(4276)
科学基金(4068)
社会科(3846)
社会科学(3844)
(3251)
基金项目(2885)
教育(2799)
编号(2740)
(2627)
资助(2440)
成果(2434)
自然(2244)
自然科(2199)
自然科学(2198)
自然科学基金(2151)
课题(1935)
(1791)
(1789)
重点(1781)
(1771)
国家社会(1718)
项目编号(1687)
(1678)
(1596)
期刊
(5749)
经济(5749)
研究(4869)
中国(3524)
(2689)
(1967)
学报(1878)
(1761)
金融(1761)
教育(1663)
科学(1616)
管理(1518)
大学(1501)
学学(1450)
(1424)
(1384)
农业(1287)
税务(1273)
经济研究(1088)
技术(1083)
财经(1067)
(911)
财政(911)
(898)
业经(709)
职业(687)
统计(621)
(593)
问题(580)
参考(556)
共检索到20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万鹏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障体制、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仍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在涉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产品吸引力、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应抓紧总结评估政策试点效果,完善个人养老保障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涉税政策,增加养老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长期健康发展,助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翌秋  李航  
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实质是国家给予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个人税收优惠的政策支持,实施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有利于繁荣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健全和完善现代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也有助于家庭和社会在老龄化背景下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层次和保障水平。本文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国十条"中对当前我国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总体要求,阐述我国当前开展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必要性,深入剖析美国、加拿大、德国三个典型国家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方案设计,并比较其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我国开展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可行模式,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玲  
中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退休制度,造成了多轨制的养老制度安排。在多轨制的养老安排下,不同身份的个人在缴费义务和养老金给付水平上的差别日益显著。同时,它使得基于部门、行业、职业、年龄和性别差异而形成的相关群体缺少利益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晨曦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生的经济效应,将影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个人参保决策行为。建立一般均衡的世代交叠模型,从资本产出、要素价格、个人福利三个角度分析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资本劳动比、产出劳动比、工资水平、两期消费和一生效用水平的提高,同时有利于降低利率水平,但对个人效用水平的改善程度存在群体差异。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对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人员的效用水平改善程度大于对仅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人员效用水平的改善程度。若个人缩减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虽可提高其工作期消费,却降低了退休期消费和一生效用水平,并非理性的决策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永  高彦  廖朴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促进养老保险发展、提高国民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政策后,政府为应对税收收入下降,可采用降低财政支出、发行政府债券、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三种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运用宏观经济均衡的OLG模型,研究上述三种不同财政政策措施对经济均衡及个人、企业最优缴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财政政策措施都能提高居民退休期消费和居民效用;发行政府债券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居民的退休期消费,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对居民退休期消费的正向影响较小;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会大幅降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最优个人缴费率并小幅提高最优企业缴费率,发行政府债券对缴费率的影响正好相反。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有关部门需要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和推广做好财政政策及配套政策的研究和储备,确保预期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考虑对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组合进行调整,实现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永  高彦  廖朴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促进养老保险发展、提高国民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政策后,政府为应对税收收入下降,可采用降低财政支出、发行政府债券、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三种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运用宏观经济均衡的OLG模型,研究上述三种不同财政政策措施对经济均衡及个人、企业最优缴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财政政策措施都能提高居民退休期消费和居民效用;发行政府债券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居民的退休期消费,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晓晟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晟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的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改革方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因其国际实施的普遍性、对个人投保的激励性和对保险企业的盈利刺激性,成为解决我国个人养老问题的当下选择。养老金计划的发展离不开完备有效的监管。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时,尽量能做到各类政策并驾齐驱,多管齐下。其中,规范和完善资本市场是发展个人养老金计划的重中之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新亮   郭文光   李倩   王琦  
劳动力供给的持续下降和传统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给基本养老保险带来了更大的运行压力。在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两种养老制度具有完全不同的给付方式,二者对员工退休意愿的差异化作用及对养老金可持续性的影响将直接关系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世代交叠模型(OLG)理论框架,分析了在不同的养老金给付方式下员工的退休决策,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总体上,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使员工产生了显著的提前退休意愿,参加企业年金使员工产生了显著的延迟退休意愿,但同时参加两项养老保险的员工退休意愿不显著。受企业年金异质性作用的主导,参加两类养老保险项目对不同特征员工退休意愿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女性、无职称、无资格认证和非高等学历人员,企业年金的延迟退休效应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企业员工退休时间越晚,个人基本养老保险财富金额会越少,同时继续工作还会损害健康,耗费更高的医疗成本,致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员工会产生提前退休意愿;企业年金财富随退休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积累,当延迟退休所带来的企业年金财富收益引致养老金总体财富增加时,员工就会产生延迟退休意愿。因此,政府通过优化企业年金减少延迟退休阻力的方案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文章的结论为中国通过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延迟退休制度、提升养老金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博  
我国补充保险存在发展水平滞后、结构分布失衡、运营模式不成熟和可持续风险集聚等方面问题,成为我国社保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短板"。为加快推动社保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补充保险的有效供给能力,应坚持供需双向同时发力,完善顶层设计改革,明晰制度结构框架,健全税收优惠和投资管理政策,精简降低"五险一金"费率,调动社会建立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博  
我国补充保险存在发展水平滞后、结构分布失衡、运营模式不成熟和可持续风险集聚等方面问题,成为我国社保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短板"。为加快推动社保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补充保险的有效供给能力,应坚持供需双向同时发力,完善顶层设计改革,明晰制度结构框架,健全税收优惠和投资管理政策,精简降低"五险一金"费率,调动社会建立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秉文  
今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具有战略意义。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业保险发展突飞猛进,各地在积极贯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军  张海川  
本文通过对家庭养老的历史渊源进行探索,明确了家庭养老文化的核心内涵,指出了文化核心的长期稳定性、文化形式的变化性和文化内容的扩展性和包容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化(多元化)将是家庭养老的未来形式,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互为补充、相互完善,并对如何探索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柯甫榕  涂东阳  钱敏  
在我国,试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政策环境越来越明朗,现实必要性也愈加突出在2012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针对保险监管年度工作重点,表示要突出抓好三件事,推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包含其中。今年6月28~30日,保监会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