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1)
2023(4379)
2022(3676)
2021(3397)
2020(2799)
2019(6101)
2018(5821)
2017(11213)
2016(6336)
2015(6943)
2014(7173)
2013(7006)
2012(6595)
2011(6245)
2010(6549)
2009(6041)
2008(5897)
2007(5552)
2006(5197)
2005(4871)
作者
(18350)
(15446)
(15433)
(14758)
(9699)
(7608)
(6980)
(5912)
(5709)
(5575)
(5556)
(5288)
(5249)
(5008)
(4817)
(4753)
(4741)
(4693)
(4645)
(4554)
(4025)
(3810)
(3671)
(3601)
(3587)
(3558)
(3499)
(3376)
(3172)
(3140)
学科
(32364)
经济(32336)
管理(14351)
地方(12940)
(11284)
(8677)
方法(8344)
(7983)
企业(7983)
中国(7932)
地方经济(7710)
业经(6524)
农业(6382)
数学(6042)
(6004)
数学方法(5942)
(5727)
(4947)
理论(4882)
环境(4670)
(4501)
金融(4499)
(4211)
银行(4207)
(4171)
关系(4163)
(4118)
(4108)
(3954)
教育(3854)
机构
学院(89394)
大学(87675)
研究(34556)
(33362)
经济(32373)
管理(31443)
中国(26196)
理学(25725)
理学院(25313)
管理学(24817)
管理学院(24632)
科学(21649)
(19178)
(17458)
(16744)
(16655)
师范(16541)
(16384)
中心(16250)
研究所(15678)
(14691)
师范大学(13481)
(13417)
(12810)
(12493)
北京(12474)
财经(11814)
业大(11337)
农业(11028)
(10507)
基金
项目(56705)
科学(45237)
研究(43161)
基金(39911)
(34832)
国家(34518)
科学基金(29224)
社会(27522)
社会科(26069)
社会科学(26066)
(23706)
基金项目(21556)
教育(19734)
(19592)
编号(17898)
自然(17873)
自然科(17379)
自然科学(17374)
自然科学基金(17045)
资助(16311)
成果(15004)
(14536)
课题(13395)
重点(13208)
发展(11911)
(11793)
(11739)
(11219)
国家社会(11185)
(11112)
期刊
(46497)
经济(46497)
研究(27857)
中国(21601)
(14263)
教育(14093)
科学(12823)
学报(11968)
(11061)
管理(10877)
(9744)
金融(9744)
农业(9548)
大学(8911)
业经(8197)
学学(8021)
技术(7543)
(6887)
(6485)
旅游(6485)
(6485)
问题(6081)
资源(5919)
经济研究(5774)
图书(5632)
(5347)
论坛(5347)
学刊(5228)
旅游学(5219)
游学(5219)
共检索到149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英武  
东北亚区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旅游业发展迅猛,然而一直未能形成全方位的区域合作,更多地表现在单纯利益驱使下的双边层面上。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政治缺信、体制差异、历史纠葛等多种特殊不易逾越的沟壑;也存在区域内缺乏有效的合作机构,协调能力并不突出的问题;加之许多地区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接待能力差,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服务没有标准化,质低价高,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制约了东北亚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东北亚区域内互为市场、互为目的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地域优势越来越突出。因此,应当采取建立协调机制,制定旅游开发战略;减少障碍,使旅游活动更加便捷;完善软硬件设施,制订统一的服务标准;开发跨国旅游项目,推广特色旅游等项措施,全力推进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魁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合作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并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也出现了新态势,因此,提出构建东北亚区域旅游共同体,推动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日显重要。建议打造一条龙式的旅游路线,推动东北亚区域旅游产品的一体化;制定统一的旅游服务标准,促进区域旅游标准一体化;以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为突破口,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刚  
本文以目前东北亚区域的国际旅游交流的实际层面和所处水平为焦点,在分析其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同时,探讨未来在这一区域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的模式。本文还就如何振兴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圈和构筑东北亚区域六国旅游合作框架进行初步的论证,并对其将来所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和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韩映  
近年来,东北亚区域国际经贸合作问题已引起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学者以及官方机构的广泛关注。这反映了该地区相关各国要求进一步加强本区域国际经贸合作,以求得经济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也表明大力发展东北亚区域国际经贸合作的可行性正在增强。本文拟从东北亚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探讨这一地区国际经贸合作的有关问题。一、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范围、地位和作用东北亚首先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从纯粹地缘位置,它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从区域经济联系的角度来划分,则还应包括中国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间或也包括上海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铭辉  张中元  
作为一个整体,东北亚地区至今仍未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合作区域。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缓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有望迎来新机遇,但区域内各国仍需要进一步打造合作氛围和条件。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共同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的交通线,并打通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中的北冰洋航线间的连接,实现东北亚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的高水平发展。同时,东北亚区域合作也面临着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中国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倡导者和参与者,需要进一步规划合作路径和打造合作重点,推动东北亚地区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共建产业合作走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叶连松  
一、在制定我国北方参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战略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区域经济集团发展趋势的加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科技交流和贸易往来逐年增多。我国北方沿海正处在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在这一大趋势面前,我国将采取怎样的对策,作为北方沿海省份的河北省又将怎样动作,已经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立  
进入21世纪,资源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而资源竞争的重心则是能源的竞争。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东北亚各国对能源需求逐年增加,各国间的能源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安全再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动因、必然性、局限性以及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可寻找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刚  
文章以目前东北亚区域的国际观光旅游交流的实际现状和所处水平为聚焦点,在分析其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问题点的同时,探讨未来在这一区域的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观光旅游合作模式。本论文还将就如何振兴东北亚区域国际观光旅游圈和构筑东北亚区域六国旅游合作框架进行初步的论证,并对其将来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关的阐述和展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随着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东北亚地区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方面已具备了很多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种形势,在东北亚地区,应加强城市的建设与开发,促进城市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以此为纽带,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近来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已从构想阶段进入实质阶段,从而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课题,对此加以充分研究,必将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李晓  
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进入一个需要有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性时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走向深入、迈上一个新层次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以“成长三角”(Growth Triangle)模式开展实质性的跨国经济合作,将是90年代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最佳选择,是将其推向更高阶段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放  
历经坎坷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虽已展现雏形,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图们江地区开发也是进展缓慢,与合作的有利因素相比,不利因素仍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吉林省必须从现实出发,围绕对外经贸战略进行重新思考,以推行"全面合理化"为手段,脚踏实地的推进"质量立省"战略的实施,为今后参与可能出现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积蓄力量和奠定基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林晓牧  
旅游业的先导作用、文化效应和经济效应决定了它在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中的的地位。大连旅游业在东北亚地区中的发展基础较好,且具有雄厚的发展潜力,进一步积极发展大连的旅游业,并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行对接,将会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顺利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弛  
自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向东北亚延伸面临着有利的历史机遇,而重启新一轮东北亚区域合作正是顺应时势的应有之义。不过,在大国竞争加剧和传统地区主义理论范式"失灵"的情况下,东北亚区域合作应遵循一种"新复合地区主义"的路径。与"旧复合地区主义"不同,在中美大国竞争和"一带一路"合作模式兴起的背景下催生出的"新复合地区主义",强调大国制度制衡和地区主义、开放性与规范性、求"同"与求"通"三个方面的混合。因此,在"新复合地区主义"的思路下,中国应通过以"一带一路"倡议来引领包容性区域制度建设,以六方会谈和中日韩FTA为抓手来提升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以建设东北亚经济走廊为主轴来实现区域内互联互通等三方面举措,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东北亚拓展,为区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毗邻,经济各有优势、自然资源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如何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加快东北经济结构调整,拓展东北经济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竹  全益  
东亚区域合作的基本特征是以东盟为轴心构建的轮轴—辐条体系,呈现"南热北冷"的局面,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潜力远没有充分发挥。而中国东北的振兴有赖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深化。为此,推动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加快中国东北地区市场制度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对接,有利于中国东北的加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