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2)
2023(11187)
2022(9186)
2021(8221)
2020(6481)
2019(14803)
2018(14300)
2017(26626)
2016(14101)
2015(15869)
2014(16012)
2013(15726)
2012(14959)
2011(13751)
2010(14401)
2009(13375)
2008(12585)
2007(11438)
2006(10520)
2005(9975)
作者
(40049)
(32881)
(32657)
(30934)
(21114)
(15843)
(15013)
(12832)
(12513)
(12132)
(11262)
(11245)
(10719)
(10610)
(10469)
(10415)
(9598)
(9597)
(9596)
(9278)
(8520)
(8005)
(7983)
(7773)
(7524)
(7503)
(7471)
(7410)
(6812)
(6532)
学科
(63372)
经济(63315)
管理(36300)
(36126)
中国(29174)
(27594)
金融(27593)
(27520)
企业(27520)
(25169)
银行(25159)
地方(24905)
(24591)
(19107)
业经(16757)
方法(16690)
(15145)
(14679)
数学(13782)
数学方法(13632)
农业(13348)
(13151)
贸易(13133)
(12685)
地方经济(12250)
(11965)
中国金融(11237)
环境(10116)
理论(9925)
(9885)
机构
学院(193395)
大学(190002)
(83060)
经济(80991)
研究(73967)
管理(67846)
中国(63493)
理学(55201)
理学院(54500)
管理学(53746)
管理学院(53359)
(41993)
科学(41393)
(40623)
(37104)
中心(35642)
研究所(32874)
(32269)
(30645)
财经(29881)
(28260)
师范(27991)
北京(27578)
(27043)
(26950)
(26926)
经济学(25554)
业大(24066)
(23901)
农业(23220)
基金
项目(118379)
研究(93558)
科学(92318)
基金(81504)
(69432)
国家(68736)
社会(58597)
科学基金(58304)
社会科(55603)
社会科学(55591)
(48119)
教育(42260)
基金项目(41938)
(40014)
编号(39332)
成果(33552)
自然(33456)
资助(32987)
(32819)
自然科(32650)
自然科学(32646)
自然科学基金(32022)
课题(29801)
重点(27483)
发展(27221)
(26736)
(25463)
(25089)
(24616)
(24193)
期刊
(105285)
经济(105285)
研究(68613)
中国(53873)
(38536)
金融(38536)
(30580)
教育(30088)
(29959)
管理(28262)
学报(24892)
科学(24134)
农业(20321)
大学(19771)
技术(18948)
学学(18004)
业经(17962)
经济研究(16849)
财经(14766)
问题(13531)
国际(13284)
(12808)
(12107)
图书(11022)
(10821)
(10424)
论坛(10424)
世界(10382)
(9700)
理论(9381)
共检索到339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苏宁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而推动"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则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作为重要的国家经济金融发展战略,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长三角"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是本文重点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作者从"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现状、"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两项国家战略的结合、"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效互动的重要意义、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等方面做了深入阐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温德经  
繁荣的文化是当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突出特质,而文化产业也是其支柱性产业。上海应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高度,积极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和路径并予以制度性的保障,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天柱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注重金融中心与地域金融、金融资源流动的相关性,从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特征和优势出发,积极探索长三角地区作为金融腹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要重视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撑,从而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加快长三角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苏宁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的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第一,要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第二,以金融创新促进长三角地区资金跨行政区流动*第三,促进区域对外贸易投资活动和区域内外汇资金流动便利化*第四,促进区域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整合*第五,构建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潘英丽  
本文从沪港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目标出发,分析了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各自功能定位、发展战略以及相互之间协调发展的机理。在人民币资本项下完全可兑换之前,上海的战略定位是建成综合功能健全、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国内金融中心,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面临重大的战略转型,即从目前主要为内地经济提供涉外金融服务转向为东南亚国家提供离岸金融服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望  
本文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初步分析研究了上海与中西部金融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存在合作联动发展的机遇与潜力,对如何促进中西部金融发展并为上海创造更广阔的发展腹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雪静  
本文就金融市场发展环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市场发展路径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资本市场现状与发展等热点问题综述了与会代表的意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仲海  张学森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是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长远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要具有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量能、产业结构高度服务化等条件基础。上海经过上百年历史的积淀和持续发展,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要的基础和条件。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也要突出上海经济和城市的特色。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鹏辉  
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排名稳步上升。上海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体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7%。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上海市委提出了"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要加快推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在市场体系、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工作。其中尤以法制环境建设为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就以法制环境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目标聚焦如何尽快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点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以WTO规范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的文件《金融服务协议》为脉络,以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经验为借鉴,以操作性强、规范高效为原则,提出一套适应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立法需求和司法、执法策略,以促进和保障上海早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明志  
文章指出上海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的全球影响力也不断上升,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仅具备诸多优势也面临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应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支持和市场力量的推动创新作用,进一步调动境内外参与者的积极性,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内对外服务功能,尽快提高金融业国际化程度,扩大金融业的国际影响,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我国形成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服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洪波  罗芳  
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的协同性表现十分明显。文章通过对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比较,发现它们都各拥有大城市群,同时伦敦、纽约和东京又分别是这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由此提出了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协同共进的观点,并在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佐证。在现阶段,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长三角城市群的支撑和促进,而后者也将最先受益于前者带来的金融资本等优势,大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的金融一体化来加快长三角城市群的完善和成熟,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殷剑峰  
"十一五"期间,我国金融体系依然没有改变以传统银行业为主导、以生产者为导向的结构特征,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这种状况制约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限制了我国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地位。上海是我国金融市场相对集聚的金融中心,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国金融结构、使我国金融发展匹配于国际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当前需要抓住机遇,在国内推动"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以改变行政主导、多头分散的金融管理体制,同时循序渐进地推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