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2)
- 2023(8624)
- 2022(7060)
- 2021(6554)
- 2020(5341)
- 2019(11782)
- 2018(11804)
- 2017(21235)
- 2016(11506)
- 2015(13019)
- 2014(13188)
- 2013(12321)
- 2012(11232)
- 2011(10194)
- 2010(10264)
- 2009(9367)
- 2008(9157)
- 2007(8614)
- 2006(7260)
- 2005(6372)
- 学科
- 济(41707)
- 经济(41664)
- 管理(36755)
- 业(35564)
- 企(32696)
- 企业(32696)
- 技术(16861)
- 中国(14518)
- 方法(13828)
- 业经(13568)
- 技术管理(11824)
- 农(11444)
- 地方(11223)
- 理论(11183)
- 产业(10985)
- 教育(10512)
- 制(9893)
- 数学(9722)
- 财(9647)
- 数学方法(9635)
- 学(8952)
- 体(8650)
- 和(7654)
- 农业(7457)
- 银(7101)
- 银行(7082)
- 行(6846)
- 融(6700)
- 教学(6697)
- 金融(6693)
- 机构
- 大学(156625)
- 学院(155998)
- 济(59802)
- 管理(59655)
- 经济(58424)
- 研究(52325)
- 理学(51165)
- 理学院(50570)
- 管理学(49745)
- 管理学院(49416)
- 中国(36680)
- 京(33215)
- 科学(31260)
- 财(27474)
- 江(25885)
- 所(25004)
- 范(23519)
- 农(23368)
- 中心(23365)
- 师范(23272)
- 研究所(22664)
- 业大(21800)
- 财经(21018)
- 北京(20825)
- 州(20227)
- 院(19866)
- 技术(19442)
- 经(18896)
- 师范大学(18258)
- 农业(18060)
- 基金
- 项目(105181)
- 科学(84024)
- 研究(83120)
- 基金(72456)
- 家(62194)
- 国家(61564)
- 科学基金(53342)
- 社会(52551)
- 社会科(49725)
- 社会科学(49719)
- 省(45489)
- 教育(39465)
- 基金项目(38311)
- 划(36977)
- 编号(34364)
- 自然(31568)
- 自然科(30860)
- 自然科学(30849)
- 自然科学基金(30355)
- 成果(29138)
- 创(28389)
- 资助(26858)
- 课题(25974)
- 创新(25311)
- 发(24503)
- 重点(23949)
- 部(22229)
- 项目编号(21608)
- 年(21307)
- 大学(20961)
共检索到244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李俊杰 郑凌云
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构成出发,重点探讨了创新文化的构成、作用机理,指出"大学-产业"互动关系与区域创新文化紧密相关,并以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互动为案例剖析了"大学-产业"互动与创新文化培育的国际经验。最后,文章就推动我国"大学-产业"互动,培育创新文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俞彬彬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公司)作为我国民机产业的核心企业和骨干央企,肩负着自主发展我国民用航空产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和整体拉动我国科技水平提升的重要使命,确立了"把大型客机项目建设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和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把中国商飞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航空企业"的战略目标。创新是中国商飞公司与生俱来的基因,它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与民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莉
创新系统理论将技术创新与文化体系相融合,构建一种创新文化体系,它是整个文化体系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系统。开发区文化体系中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政府以及具有创新粘结功能的中介机构。这四个创新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合作,由此产生创造型协同作用,从而形成完整的开发区创新文化体系。开发区的创新文化体系使各种创新要素集中化,使创新主体角色转移顺利实现,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最合适的生存与发展条件。
关键词:
开发区 创新系统 文化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向全国提出了大力发展社会创新文化的任务。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旨的现代大学,更应在创新文化建设上且行且思,有不俗的大作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四平
党的十七大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需要我们努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作为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和知识创新的高地,大学理应是建设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首善之区。如何认识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发挥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对大学自身科学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面对的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锡荣 胡小娟 柯俊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框架,在CNKI中对创新文化相关论文进行了文献编码分析,据此构建出由个体创新精神、团队创新精神和社会创新氛围所构成的创新文化概念体系。其中,个体创新是人们对自己所从事创新活动的态度,具体包括冒险精神、求新求变精神、个体精神、怀疑精神四要素;团队创新精神是人们对于联合创新和复杂创新的态度,具体包括奋斗精神、合作精神、开放精神三要素;社会创新氛围是人们对待他人从事创新活动的态度,具体包括尚贤文化、包容文化、诚信文化、平等文化四要素。
关键词:
创新文化 创新精神 创新氛围 编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承学
企业创新文化体系如同系统一样,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并对企业成长发展具有影响作用的有机整体。其所包含的创新观念、思维意识、制度规范、行为模式等因素可归纳整理为四大要素:企业发展观念创新、企业决策战略创新、企业机制治理创新和企业执行模式创新。这四大要素通过逻辑关联作用,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成长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杰
科技创新呼唤创新文化先行,创新文化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加以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现实文化的土壤里不断成长的。构建科技创新文化就是在承传传统基础上,又要立足于现实,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 构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天伟
创新文化决定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创新能力的根源。求异也是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做法。创新文化不是短期形成的,不能急功近利。大学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大学多年来形成的核心学术价值取向。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是创新与文化的交集,它是特定的群体或社会普遍认同、崇尚并参与下形成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显章
当前,中国正在加速向创新型国家转型,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国家的基础与内涵。大学是国家创新事业的重要生力军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高地,应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营造创新文化,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创新成果的积累,并肩负起积极的引领社会发展的任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责无旁贷。大学之知识传承、知识发展、知识运用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大学必须担负起对国家发展进步负责的使命。大学强则国家兴,科技经济时代更是如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然而无论是观念创新还是理论创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都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激发、滋养和支撑。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以知识创新为立身之本的大学,其创新性和创新力的大小更取决于创新文化的存否,创新文化是决定大学兴衰的文化之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在《科学时报》8月21指出,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大学文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进一步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当前的大学文化,虽然从文字表述上看大都有求实、创新等词汇,但从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学校风气、体制与校园环境氛围看,与真正的创新文化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精神理念与价值判断上的重物质轻精神、重共性轻个性:在教育理念上重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春秋
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其基本特征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总之,就是与众不同,是一所大学的独有的个性和价值,是学校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是被社会认可的基本标志。国内外的著名大学,无一不是因特色而出名,因出名而更具竞争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大学存在、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万龙
本文讨论了推进中国科技书法创新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提出了推进和发展中国科技书法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永辉
集群创新文化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集群间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集群创新文化包括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